唐代 :白居易
谢杨东川寄衣服
赠昙禅师 梦中作
邯郸冬至夜思家
微之宅残牡丹
偶吟自慰兼呈梦得(予与梦得甲子同,今俱七十)
洛中偶作
五年职翰林,四年涖浔阳。一年巴郡守,半年南宫郎。
二年直纶閤,三年刺史堂。凡此十五载,有诗千馀章。
境兴周万象,土风备四方。独无洛中作,能不心悢悢。
今为青宫长,始来游此乡。裴回伊涧上,睥睨嵩少傍。
遇物辄一咏,一咏倾一觞。笔下成释憾,卷中同补亡。
往往顾自哂,眼昏须鬓苍。不知老将至,犹自放诗狂。
鸟窠和尚赞
卢侍御与崔评事为予于黄鹤楼置宴宴罢同望
惜花
简简吟
县西郊秋寄赠马造
西省对花忆忠州东坡新花树,因寄题东楼
遇物感兴因示子弟
望月有感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对酒五首 其二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
柘枝妓
不能忘情吟
夜惜禁中桃花因怀钱员外
秦吉了-哀冤民也
百日假满,少傅官停,自喜言怀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941篇诗文
逍遥咏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 和寄问刘白
早春忆游思黯南庄,因寄长句
诏授同州刺史爱不赴任因咏所怀
八月三日夜作
闻微之江陵卧病,以大通中散、碧腴垂云膏寄
九老图诗
题小桥前新竹招客
有木诗八首
青龙寺早夏
正月十五日夜月
潜别离
三游洞序
又戏答绝句(来句云不是道公狂不得,恨公逢我不教狂)
得杨湖州书颇夸抚民接宾纵酒题诗因以绝句戏之
和春深二十首
放言五首 并序
陵园妾-怜幽闭也(一作托幽闭,喻被谗遭黜也)
哭微之二首 其一
听歌六绝句。听都子歌
秦中吟十首。不致仕(一作合致仕)
九江北岸遇风雨
虾蟆
池上
登西山望硖石湖
感苏州旧舫
夜闻歌者(宿鄂州)
一叶落
酬思黯相公晚夏雨后感秋见赠
夏夜宿直
开龙门八节石滩诗二首
如梦令 其一
九日代罗樊二妓招舒著作 齐梁格。
见敏中初到邠宁秋日登城楼诗诗中颇多乡思因以寄和
送沈仓曹赴江西
寄李相公、崔侍郎、钱舍人
冬夜对酒寄皇甫十
井底引银瓶
重到城七绝句。仇家酒
盐商妇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暮立
胡吉郑刘卢张等六贤皆多年寿予亦次焉…纪之传好事者
郡厅有树晚荣早凋人不识名因题其上
禁中寓
江楼望归(时避难在越中)
亭西墙下伊渠水中置石激流潺湲成韵颇有幽趣以诗记之
闲坐
宴周皓大夫光福宅 座上作。
春来
钵塔院如大师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喜入新年自咏(时年七十一)
禁中夜作,书与元九
种柳三咏
醉后题李、马二妓
花下对酒二首 其一
秋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