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瓮斋

题瓮斋

宋代 白玉蟾

万轴牙签聚碧芸,数间茅屋锁闲云。
莺吟芍药一歌女,蚁绕菖蒲万水军。
香穗横窗盘瘦影,茗花浮枕斗清芬。
琴心三叠昼眠觉,熟读数篇韩柳文。

诗人白玉蟾的古诗

玉壶昨起

宋代 白玉蟾

白云深处学陈抟,一枕清风天地宽。
月色似催人起早,泉声不放客眠安。
甫能蝴蝶登天去,又被杜鹃惊梦残。
开眼半窗红日烂,直疑道士夜烧丹。

赞历代天师·第二十三代讳季文字仲归

宋代 白玉蟾

玉盂祝水起波云,笔下雷声泣鬼神。
龙虎山前山后间,先生活尽几多人。

赞历代天师·第十代讳子祥字鳞伯

宋代 白玉蟾

满室神光夜欲阑,灵丹吐出掌中看。
当时鹤唳佳城外,空有霓裳掩玉棺。

舟次吉溪

宋代 白玉蟾

十年三过吉溪滩,想被溪梅笑往还。
尘暗壁间题迹旧,满斟杯酒慰寒山。

题丹晨书院壁

宋代 白玉蟾

春昼花明日暖,夏天柳暗风凉。
秋桂月中藏影,冬梅雪里飘香。

和刘司门韵题临溪亭

宋代 白玉蟾

临水皤然两鬓丝,山烟凝翠入鹑衣。
横吹铁笛且归去,懒把渔竿立藓矶。

何仙姑赞

宋代 白玉蟾

阆苑无踪迹,唐朝有姓名。
不知红玉洞,千古夜猿声。

武昌怀古十咏·灵竹寺

宋代 白玉蟾

孝之一字协天伦,信可通天感鬼神。
霜满竹林安得笋,心倾泪雨自生春。
只闻郭巨曾埋子,岂得曾参亦杀人。
凿隧及泉愚尔耳,斯人盖是舜之臣。

雪窗

宋代 白玉蟾

素壁青灯暗,红炉夜火深。
雪花窗外白,一片岁寒心。

呈万菴十章·归山

宋代 白玉蟾

生死轮回第几番,尘尘劫劫不曾闲。
一潭湛绿是非海,千尺粉青人我山。
性地灵苗思水国,心天明月掩云关。
衣中珠子无寻处,今且随邪炼大还。

行春辞九首

宋代 白玉蟾

借彼笙箫鼓笛中,诗人随分得春风。
提壶处处差监酒,布谷朝朝讲劝农。

对月六首

宋代 白玉蟾

深秋荷败柳枯时,霜蟹香枨副所思。
月要人窥娇不上,风知我醉放多吹。

韩湘子赞

宋代 白玉蟾

白雪满空衣,黄芽一朵春。
蓝关归去后,问甚世间人。

谒仙行赠万书记

宋代 白玉蟾

嶰管飞葭方孟签,青女仍前行夜恶。
连日东风料峭寒,黄鹂声断梅花落。
客来武夷访灵踪,八字洞门无锁钥。
溪头昨夜添新雨,桃片满溪红灼灼。
苍苔满地空绿勺,芳草无言烟漠漠。
捣药声乾丹井寒,蜡桥一断收霞幕。
千古松风学凤笙,向晚清客满林壑。
山光不动旧松竹,洞中惨惨悲猿鹤。
机岩学馆空无人,紫领丹丘久萧索。
雾暗平林虎长啸,碧潭生花老龙跃。
峭崖飞鸟不敢过,万丈苍琼真峻削。
山中金蟾不可寻,石边且取黄芝嚼。
我生逍遥事落魄,泉石烟霞得真乐。
身披绿麻戴青蒻,横担碧藜蹑芒屩。
只爱山林厌城郭,却厌膏粱爱藜藿。
冷眼石上入华胥,梦见太虚无斧凿。
朅来洞中未半饷,转眼又觉经旬朔。
今朝云头雨收脚,欲归又被溪山缚。
欲作此地三间茅,朝餐红霞暮饮瀑。
已有神仙分定缘,定知道外无乾坤。
只愁天上多官府,九转丹成未敢吞。

游杨梓岩

宋代 白玉蟾

天半秋风鸣万松,芫花半落夕阳红。
寮烟暗锁仙坛古,野意深藏丹紫空。
人採紫芝何处觅,我来白昼不相逢。
一声箫管笑扬袂,秋色满怀诗兴浓。

闲吟三首

宋代 白玉蟾

啼鸟千山暮,轻风一路清。
草连江色暝,月对夕阳明。

鹤林赏莲

宋代 白玉蟾

玉沿生翠雾,瑶林映素霞。
天飞明月英,夜浴白莲花。
碧水香以净,松声吹露华。
众仙鸾鹤散,寂寂五云家。

轿中

宋代 白玉蟾

红轮荏苒向西颓,笋乘鸱蹲手拄腮。
摇兀形神生睡思,按行水石得走媒。
山光走向檐前拱,溪响飞从闼畔来。
遥见青山如雪白,心知个是数枝梅。

武昌怀古十咏·吴王宫

宋代 白玉蟾

不将胆命付周郎,安得儿孙见太康。
三国兴亡成梦事,一川烟草断紫肠。
黄旗紫盖伊巴蜀,翠殿朱楼自武昌。
纵谓西山非王气,金陵能得几时王。

炼丹不成

宋代 白玉蟾

八两日月精,半斤云雾屑。
轻似一鸿毛,重如千枰铁。
白如天上雪,红如猩猩血。
收入玉葫芦,秘之不敢泄。
夜半忽风雷,烟气满寥泬。
这般情与味,哑子咬破舌。
捧腹付一笑,无使心脑热。
要整钓鱼竿,再斫秋筠节。
白玉蟾

白玉蟾

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46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