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轿中

轿中

宋代 白玉蟾

红轮荏苒向西颓,笋乘鸱蹲手拄腮。
摇兀形神生睡思,按行水石得走媒。
山光走向檐前拱,溪响飞从闼畔来。
遥见青山如雪白,心知个是数枝梅。

诗人白玉蟾的古诗

周伯神喜神赞

宋代 白玉蟾

方丈老仙客,寸心水一滴。
双脸红朱砂,两眼点黑漆。
白须抚掌笑呵呵,白鹤一去无人识。

忆西湖

宋代 白玉蟾

银月窥人夜漏沉,断蒲疎柳忽关心。
西风为报西湖道,留取芙蓉供醉吟。

赠吴道士

宋代 白玉蟾

延陵大士诗中虎,接武黄陈肩李杜。
无盐争取陋西施,也向雷门声布鼓。

五更解酲梅竹之间徘体

宋代 白玉蟾

宿鸟能传语,残风且点心。
山情怜澹坐,月色笑孤斟。
惊我梅花睡,闻他竹叶吟。
清归无所得,得句贵如金。

晓醒追思夜来句四首

宋代 白玉蟾

竹林如洗静娟娟,雪意犹酣晓色鲜。
云缠山腰腰带缓,雨沾水面面花圆。

为李县尉寿

宋代 白玉蟾

浪萍风絮客他乡,喜者青春鬓未霜。
到处烟霞成莫逆,如今山水已相忘。
子还真个为仙尉,我定终身作懒王。
何似著鞭铅汞事,笑骑云外鹤翱翔。

武昌怀古十咏·赤壁

宋代 白玉蟾

不说江山笑老权,尽称造化戏曹瞒。
飞乌绕树孤回首,断戟沉沙怒已湍。
豪杰已随霜叶尽,兴亡尽付浪花翻。
画堂莫唱坡仙赋,战骨草中吟夜寒。

过林灵素坟

宋代 白玉蟾

众僧莫怨赵归真,此是容成太玉君。
始末四年曾就日,相将五秩即腾云。
帝心俾立神霄教,州额由升应道军。
泉石依然冠剑冷,至今雷电御松坟。

题迎仙堂

宋代 白玉蟾

昔日寻师到海涯,手中常袖一青蛇。
随身风月长为伴,到处溪山总是家。
玉笥岩前曾结草,金华洞里独餐霞。
有人问我长生事,默默无言指落花。

赠陈孔目

宋代 白玉蟾

制锦堂前万事闲,掉头来入武夷山。
当年种放如能学,白鹤青云也不难。

伤春词寄紫元四首

宋代 白玉蟾

幽人抱膝掩柴门,八九渔家烟水村。
坐对青山两无语,春风春雨送黄昏。

题玉隆宫壁

宋代 白玉蟾

旌阳归去太康年,石灶灰寒古洞前。
笑斩白龙横蓼岸,醉骑黄鹤步云天。
金丹玉屑不复得,铁臼石函犹宛然。
四十二口家何在,猿啸西山柏树烟。

心竟恁地歌

宋代 白玉蟾

我生不信有神仙,亦不知有大罗天。
那堪见人说蓬莱,掩面却笑渠风颠。
七返还丹多不实,往往将谓人虚传。
世传神仙能飞升,又道不死延万年。
肉既无翅必坠地,人无百岁安可延。
满眼且见生死俱,死生生死相循旋。
翠虚真人与我言,他所见识大不然。
恐人缘浅赋分薄,自无寿命归黄泉。
人身只有三般物,精神与气常保全。
其精不是交感精,廼是玉皇口中涎。
其气即非呼吸气,乃知却是太素烟。
其神即非思虑神,可与元始相比肩。
我闻其言我亦怖,且怖且疑且擎拳。
但知即日动止间,一物相处常团圆。
此物根蒂乃精气,精气恐是身中填。
岂知此精此神气,根於父母未生前。
三者未常相返离,结为一块太无边。
人之生死空自尔,此物湛寂何伤焉。
吾将矍然以自思,老者必不虚其言。
是我将有可爱业,渠必以此示言诠。
开禧元年中秋夜,焚香跪地口相传。
朅尔行持三两日,天地日月软如绵。
忽然嚼得虚空破,始知钟吕皆参玄。
吾之少年早留心,必不至此犹尘缘。
且念八百与三千,云鹤相将来翩翩。

夏日遣兴三首

宋代 白玉蟾

素馨蘂点粉描笔,红藕花开金镀醉。
乳燕新蝉相对语,诗人何日不亭台。

山居五首

宋代 白玉蟾

天静无尘夜半时,鹊乌啼罢众星稀。
数峰明月光无尽,一洞闲云淡不飞。

夜宿太清悟真成道宫

宋代 白玉蟾

朱楼紫殿贴晴空,前后千峰更万峰。
蝶殢秋花千淡佇,猿啼晓树翠溟濛。
断霞烟重苔粘露,薄暮云兴夜起风。
醉倚玉栏弄明月,嗟嗟身世等萍蓬。

仙居楼

宋代 白玉蟾

万籁沉沉清夜阑,楼前独自倚栏干。
金鸡叫罢松风动,三十六天秋月寒。

赞历代天师·第二十四代讳正随字宝神

宋代 白玉蟾

人在犂锄烟水乡,结茅高卧小松岗。
敕封真静先生号,一卷仙经一炷香。

太虚堂

宋代 白玉蟾

满堂冷静爽精神,不着人间一点尘。
檐鹊噪风呼薄晚,庭花飘露落上春。
华胥上国今无梦,龙汉元年古有身。
香篆飞从窗外去,云梢孤鹤唳何人。

上元翫灯二首

宋代 白玉蟾

碧玉融成万里天,满城罗绮竞春妍。
柳梢挂月黄昏后,夜市张灯白昼然。
白玉蟾

白玉蟾

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46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