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古意赠今人

古意赠今人

南北朝 鲍令晖

寒乡无异服,毡褐代文练。
日月望君归,年年不解綖。
荆扬春早和,幽冀犹霜霰。
北寒妾已知,南心君不见。
谁为道辛苦?寄情双飞燕。
形迫杼煎丝,颜落风催电。
容华一朝尽,惟馀心不变。

鲍令晖古意赠今人赏析

  这首诗一说吴迈远作,二说鲍令晖,此诗解说出处指的是鲍令晖的《玉台新咏》。
  全诗可分为三层。
  前四句为一层,“寒乡无异服,毡褐代文练。"是指想着对方身处荒寒之地,却无精致轻暖的衣着,只能以粗毛短衣御寒。
  “日月”二句写自己,意思还是承上而来,因为寒在他身,忧在己心,所以天天望君归,可是年复一年,这绷着的心弦总无缓解之时。第一层意指惦念不安、久盼不归。
  下面六句为第二层,荆州,扬州,在南方,代指思妇所在之地;幽州、冀州,在北方,代指对方所在之地。
  上一层先从对方落笔,由彼而己;这一层先从自己所处地写起,由己而彼。
  她说:我这里早已春回大地,而你那儿大概还是冰霜犹在。虽说如此,“北寒妾已知”,然而“南心”你却“不见”。这里的“北”、“南”二字,系承接“幽冀”、“荆扬”而来,既指地,也代指人;“寒”字意亦双关,地之“寒”,是明写;君去不归,音信渺然,“南心”不见,则情之“寒”(冷)亦令人可感,这是暗含;“南心”,一说“指自己在南方望夫的心”,这是对的,因为本来就是“日月望君归,年年不解綖”。不过这里要结合“春早和”的背景来理解。
  冬去春来,时不我待,青春易逝,你可知道?暖雨晴风,杨柳如丝,春色撩人春心动,你可知道?芳草萋萋人不归,春日偏能惹恨长,你可知道?说不尽的春愁、春怨、失望、孤寂,你全然“不见”,何等伤心,自在言外。
  无怪沈德潜称赞:“北寒南心,巧于著词”(《古诗源》)。“巧”在它紧接上文,自然生发,翻出深意;“巧”在它借时借地,遣词造句,词简意丰,妙语传情。不过,心事万千,谁与共论,左思右想,还只有托燕传情,这种怨“君不见”盼君“见”的矛盾,真实而细腻地刻画出她回肠百转、痛苦而又执著的心态。
  诗的最后四句为第三层,抒发她所要寄之情。“形迫杼煎丝,颜落风催电”。“形”指人之体,“颜”指人之貌;“杼煎丝,喻不休;风催电,喻甚速”(张玉谷《古诗赏析》)。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自你离家之后,里里外外只我一人操持,紧迫得像织机上的梭子,奔个不停;“富贵貌难变,贫贱颜易衰”(吴迈远《长别离》)。长期的愁苦劳累,昔日的容颜姿色,早如风雨中的闪电,转眼即逝。“形迫”、“颜落”,用字灵活,形象鲜明,语意生动,既将上文“辛苦”二字补足,又自然地逗出容华虽尽,初衷不变的情意。细针密线,层折而下,最后再一次向对方表明“南心”,方才收束全文。反复致意,用心良苦,但不知此心暖得“北寒”无。余意萦怀,悠悠难尽。
  这是一首代思妇抒情写怀之作,然其突出之处在大量的叙事,妙在所叙之事皆孕满着浓郁的情意,这种事因情生,事中含情,情事相融的手法,不仅是抒情诗的一个值得重视的艺术经验,对于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影响则更是深远的。

鲍令晖古意赠今人注释

毡:毡(zhān)用兽毛或化学纤维制成的片状物,可做防寒用品和工业上的垫衬材料:毡子。毡帽。褐 : 褐 hè 粗布或粗布衣服:短褐。
文练:有花纹的熟丝织品。
綖(yán):古代覆盖在帽子上的一种装饰物。古通“延”,延缓;松懈。
霰(xiàn): 在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成的小冰粒,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
荆州:扬州,在南方,代指思妇所在之地;幽州、冀州,在北方,代指对方所在之地。
杼:织布机的梭子。

鲍令晖古意赠今人译文

寒乡无异服,毡褐代文练。
你身处荒寒之地,却无精致轻暖的衣着,只能以粗毛短衣御寒。
日月望君归,年年不解綖。
天天望君归,可是年复一年,这绷着的心弦总无缓解之时。
荆扬春早和,幽冀犹霜霰。
我这里早已春回大地,而你那儿大概还是冰霜犹在。
北寒妾已知,南心君不见。
北地的寒冷我已知道,但是南方我望夫的心情你不知道。
谁为道辛苦?寄情双飞燕。
心中的辛苦给谁说道?只能托燕传情。
形迫杼煎丝,颜落风催电。
自你离家之后,里里外外只我一人操持,紧迫得像织机上的梭子,奔个不停;长期的愁苦劳累,昔日的容颜姿色,早如风雨中的闪电,转眼即逝。
容华一朝尽,惟馀心不变。


就算容颜芳华一下子就到了尽头,还有我对你的情意始终不会变。

诗人鲍令晖的古诗

近代吴歌 前溪

南北朝 鲍令晖

黄茑结蒙茏。
生在洛溪边。
花落逐流去。
何见逐流还。

题书后寄行人诗

南北朝 鲍令晖

自君之出矣,临轩不解颜。砧杵夜不发,高门昼恒关。

帐中流熠耀,庭前华紫兰。物枯识节异,鸿来知客寒。

游用暮冬尽,除春待君还。

寄行人诗

南北朝 鲍令晖

桂吐两三枝,兰开四五叶。是时君不归,春风徒笑妾。

近代西曲歌 估客乐

南北朝 鲍令晖

有客数寄书。
无信心相忆。
莫作瓶落井。
一去无消息。

代葛沙门妻郭小玉作诗二首 其一

南北朝 鲍令晖

明月何皎皎,垂幌照罗茵。若共相思夜,知同忧怨晨。

芳华岂矜貌,霜露不怜人。君非青云逝,飘迹事咸秦。

妾持一生泪,经秋复度春。

代葛沙门妻郭小玉作诗二首 其二

南北朝 鲍令晖

君子将遥役,遗我双题锦。临当欲去时,复留相思枕。

题用常著心,枕以忆同寝。行行日已远,转觉思弥甚。

近代西曲歌 襄阳乐

南北朝 鲍令晖

朝发襄阳城。
暮至大堤宿。
大堤诸女儿。
花艳惊郎目。

近代吴歌 秋歌

南北朝 鲍令晖

秋风入窗里。
罗帐起飘扬。
仰头看明月。
寄情千里光。

近代西曲歌 杨叛儿

南北朝 鲍令晖

暂出白门前。
杨柳可藏乌。
郎作沈水香。
侬作博山炉。

寄行人

南北朝 鲍令晖

桂吐两三枝。
兰开四五叶。
是时君不归。
春风徒笑妾。

拟青青河畔草诗

南北朝 鲍令晖

袅袅临窗竹,蔼蔼垂门桐。灼灼青轩女,泠泠高堂中。

明志逸秋霜,玉颜掩春红。人生谁不别,恨君早从戎。

鸣弦惭夜月,绀黛羞春风。

代葛沙门妻郭小玉诗

南北朝 鲍令晖

明月何皎皎。
垂櫎照罗茵。
若共相思夜。
知同忧怨晨。
君华岂矜貌。
霜露不怜人。
君非青云逝。
飘迹事咸秦。
妾持一生泪。
经秋复度春。

近代杂歌 浔阳乐

南北朝 鲍令晖

稽亭故人去。
九里新人还。
送一便迎两。
无有暂时闲。

近代杂歌 蚕丝歌

南北朝 鲍令晖

春蚕不应老。
昼夜常怀丝。
何惜微躯尽。
缠绵自有时。

近代吴歌 独曲

南北朝 鲍令晖

柳树得春风。
一低复一昂。
谁能空相忆。
独眠度三阳。

近代吴歌 冬歌

南北朝 鲍令晖

渊冰厚三尺。
素雪覆千里。
我心如松柏。
君心复何似。

近代杂诗

南北朝 鲍令晖

玉钏色未分。
衫轻似露腕。
举袖欲障羞。
回持理髪乱。

近代吴歌 欢闻

南北朝 鲍令晖

遥遥天无柱。
流漂萍无根。
单身如萤火。
持底报郎恩。

近代西曲歌 乌夜啼

南北朝 鲍令晖

歌舞诸年少。
娉婷无穜迹。
菖蒲花可怜。
闻名不曾识。

近代吴歌 春歌

南北朝 鲍令晖

朝日照北林。
初花锦绣色。
谁能春不思。
独在机中织。
鲍令晖

鲍令晖

  鲍令晖,南朝女文学家,东海(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南桥镇)人,是著名文学家鲍照之妹,出身贫寒,但能诗文。鲍令晖是南朝宋、齐两代唯一留下著作的女文学家。曾有《香茗赋集》传世,今已散佚。另有留传下来:《拟青青河畔草》、《客从远方来》、《古意赠今人》、《代葛沙门妻郭小玉诗》等。► 3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