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贝琼
不废专门学,犹存盖世功。时危明出处,道在任穷通。
节士无元振,诸郎有阿戎。九山云气冷,何处葬仙翁。
临平道中 其二
西施采莲处,所历已皆非。雁度轻阴去,人冲暝色归。
甲兵随地满,烟火隔林微。赖有杯中物,愁来为尔挥。
辛亥七夕
寄翰古清 其一
一苇三江度,人皆识道林。龙公来听法,狐女试观心。
雨散空花乱,风生万竹深。我惭牵世务,白发谩盈簪。
送张思广归平阳
十月天地闭,北风河已澌。送子千里道,太行极崔嵬。
日暮归鸟疾,雪深苍兕饥。酌以一卮酒,为浣身上衣。
伐木还重赋,白驹不可维。悠悠南北歧,恻恻劳我思。
次韵管郑州玄泽
相逢俱一笑,官不补遗馀。鸾凤随新曲,龙蛇见草书。
日边来使者,濠上只空庐。更展胸中学,平明对玉除。
拟香奁八咏 其一 黛眉颦色
才歌愁易敛,欲画思难任。雨过峰犹湿,春归柳未深。
汉宫休竞学,秦镜莫重临。不是嫌施粉,翻疑病捧心。
曲如天上月,纤似树头禽。尽日窥青锁,如何别到今。
归东郊偶成 其二
海上逃生万死馀,乱兵初定且安居。封侯万里须弓马,错教儿童尽读书。
灵鹫十景 其一 莲花峰
乱云交霮䨴,孤石疏岧峣。地识金仙隐,岩看玉女朝。
香炉贫秀色,太华并高标。恐有峨眉雪,千秋尚未销。
送盛孔赴淄川丞二首 其二
魏有径寸珠,守境无檀子。照车十二乘,何如照千里。
世乏威王贤,孰知天下士。所以饭牛儿,商歌中夜起。
徒求南海产,半触蛟龙死。异才何代无,纠纷今可理。
龙江道中
长江风浪走高桅,白首西游第一回。五色文章龙虎气,六朝形胜凤皇台。
草生白下连天碧,花近清明满地开。一路好题诗百首,金闺使者不须催。
十月三日过梧桐泾时官籍仆彦宅彦庞氏唐氏自经感而赋之
天寒水清石齿齿,杏叶初黄豆花紫。舞榭歌台不见人,头白乌啼月豪里。
当时豪侠倾五侯,一荣一枯八十秋。绿珠亦解死金谷,草露作泪无时流。
苕溪陆文宝挟笔过云间持卷求余言而一时缙绅
次韵方文敏秋兴五首 其二
一日龙飞濠泗间,橐驼胡马走阗颜。已来肃慎通沧海,更却呼韩闭玉关。
使者旌旗分道出,将军部曲凯歌还。白头野老知何事,紫气常瞻万岁山。
荅宇文仲美
五两夜逐秋鸿徂,十年辟兵无定居。君今不奏子虚赋,我亦终返班生庐。
蹲鸱如斗足野饭,江鱼斫玉分王馀。更种南山豆一顷,试看身子带经锄。
拟香奁八咏 其六 金钱卜欢
字忆开元日,清光尚自全。不知人远近,犹似汝方圆。
一别乌衣后,三回白雁前。芳心偷自祝,吉语定真传。
玉兆符龟灼,银河待鹊填。可能如子母,无术学神仙。
辛亥七夕五首 其一
子晋吹笙学凤皇,缑山一别已千霜。当时黄屋非无意,岂有神仙到帝王。
赋西山爽气亭 其一
屋外云山走海涛,商歌扣角气犹豪。把琴有各寻陶令,住笏何人记马曹。
生厌市声奁地僻,老增诗兴敌秋高。九峰三泖何如此,金谷池台半野蒿。
题徐太章白鹤山居
孤烟一曲紫云村,好客寻常远到门。水落已知鱼可笱,夜深不畏虎送藩。
邻人送酒酌花下,稚子读书当树根。白鹤千年时过上,屯中还有令威孙。
孤松
青松类贫士,落落惟霜皮。已羞三春艳,幸存千岁姿。
蝼蚁穴其根,乌鹊巢其枝。时蒙过客赏,但感愚夫嗤。
回飙振空至,百卉落无遗。苍然上参天,乃见青松奇。
苟非厄冰雪,贞脆安可知。
槐阴亭
云团车盖起重重,文正三朝相业隆。种树百年蟠厚地,读书六月坐清风。
蝉吟露叶初回梦,虫吐秋丝忽堕空。今日洛阳卿相宅,牡丹谁看状元红。
贝琼
贝琼(1314~1379)初名阙,字廷臣,一字廷琚、仲琚,又字廷珍,别号清江。约生于元成宗大德初,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余岁。贝琼从杨维桢学诗,取其长而去其短;其诗论推崇盛唐而不取法宋代熙宁、元丰诸家。文章冲融和雅,诗风温厚之中自然高秀,足以领袖一时。著有《中星考》、《清江贝先生集》、《清江稿》、《云间集》等。► 327篇诗文
魏塘夜泊
送江西佥宪赵宗典移守合州
题王叔明茅山图
寄陈性天 其二
壬子夏端居二湖与二三子读书而苦热如焚一坐
题叶经历水北山居
横港
三月廿五日夜口号
题红梅二首 其二
钱塘秋夕
寄陈文举四首 其三
晓庵山水小幅
题虞鲁瞻山水
遇妓
登积庆寺阁
灵鹫十景 其十 呼猿洞
三月五日饮于性天所有紫牡丹一本三花不意池馆丘墟之后复见于此为 ...
送户部尚书贡泰甫开司闽中榷盐易米给京师 其二
云间见李克敏将归吴陵作诗为别
十二月十六日雨雪至十九日大雪次韵陈仲谋
送翁镇方归天台
次韵张师广助教登雨花台 其二
杨贞妇王氏诗
归崇德西曹村
雨夜独坐
送曹季材赴京师因寄刘子宪助教 其一
十月既望凤皇山晚归
太行山谣送靳手中归潞州
题空翠轩
一月一日病中口号
巳酉元旦 其一
送吕元归四明
丹阳得风
辛亥七夕五首 其二
城南绝句 其一
冬夜 其二
题凌波仙
青林道中
六月二日至临淮夜宿方丈敏东轩
殳山隐居夏日
题松下丈人图二绝 其一
题诚道原潇湘八景 其七 远浦归帆
雨中书怀
出璜溪
采芝生诗三首 其一
春和铁崖先生水仙入韵
立夏日
题刘商观奕图 其二
赋小瀛洲 其二
赠龙虎山邓子方鍊师
题红梅二首 其一
丁未除夕
寓翠岩庵 其二
甲辰七月十三日书所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