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盛孔赴淄川丞二首 其一

送盛孔赴淄川丞二首 其一

元代 贝琼

天寒北风利,有客赴临淄。临淄古大国,山川何逶迤。

小白相夷吾,尊周攘四夷。田单守即墨,一日走燕师。

二子不复见,名今千载垂。为我吊精魄,伯功未可卑。

诗人贝琼的古诗

水芙蓉

元代 贝琼

万里名花蜀上分,澄红浑似锦江濆。夜承仙掌三清露,春剪巫山一片云。

未许王家誇少妇,还从卓氏妒文君。所思欲寄知何处,雁断天南日色醺。

送盛孔赴淄川丞二首 其二

元代 贝琼

魏有径寸珠,守境无檀子。照车十二乘,何如照千里。

世乏威王贤,孰知天下士。所以饭牛儿,商歌中夜起。

徒求南海产,半触蛟龙死。异才何代无,纠纷今可理。

病中次韵张思广助教见寄二首 其二

元代 贝琼

有泪如银烛,心灰却始乾。空瞻鸿雁远,不念鹡鸰寒。

江海浮吴阔,乾坤入楚宽。登楼重拟赋,落日在阑干。

题诚道原潇湘八景 其五 平沙落雁

元代 贝琼

群雁来衡阳,亦如万里客。日暮空俳佪,欲去饥无食。

兼葭暗汀洲,惊飙吹倦翼。上林须春归,宁为罗网得。

青林道中

元代 贝琼

葭菼连云暗,菱荷逐水漂。青林千曲转,黄浦一支遥。

贾客晨冲雾,舟人夜听潮。何时免行后,黄发老渔樵。

遇妓

元代 贝琼

曾是梨园籍,年应未破瓜。春风一枝雪,别是汉宫花。

出茧脩眉淡,蟠龙小髻斜。琵琶写幽怨,流落共天涯。

二月十六日雨中遣兴

元代 贝琼

城头落日啼乳鸦,城中烟火冷千家。断云漠漠夜还合,急雨纷纷风更斜。

世乱不归空洒泪,春深何处独看花。白龙堆前水二尺,明日泛舟携紫霞。

题盛子昭画

元代 贝琼

石转交流水,山浮欲动云。名园郑谷迥,绝境辋川分。

老树龙初化,仙人鹤不群。已临吴道子,不数李将军。

送莫彦英赴宾州上林丞

元代 贝琼

十月西征天气寒,两江今日静波澜。蛮夷万里皆唐制,齐鲁诸生尽汉官。

榕叶似云垂满户,荔支经雨喜登盘。柳州刺史文章妙,公退从容好细看。

过无锡

元代 贝琼

水抱新城缺月弯,城头高似九龙山。将军已缚山中虎,道上行人日往还。

题虞鲁瞻山水

元代 贝琼

御史新来水石工,数峰依约米南宫。试添茅屋秋林下,著我江南鹤发翁。

灵鹫十景 其八 理公岩

元代 贝琼

山僧住上方,高处更苍苍。不雨云烟湿,长春草木香。

削成看小朵,幽绝拟空桑。谩识跏趺处,白猿今亦亡。

李氏三节妇行

元代 贝琼

赫赫陇西杰,奕叶何光辉。一门见三子,不同乡里儿。

三妇名家姝,玉貌长蛾眉。大妇居中堂,夜织流黄机。

中妇具朝餐,泉出江鱼肥。小妇二十馀,金刀新制衣。

青松与女萝,百岁欣相依。未及白头日,双凤俄分飞。

入房洗粉黛,岂复施珠玑。盘龙掩明镜,宾鹤琴中悲。

生既不同室,死则须同归。鸿雁犹有信,妇道安可暌。

残灯冬夜长,素月光徘徊。共绩还共语,白玉当不灰。

有子官已高,少壮忽复衰。丈夫少气节,恒惧白刃威。

女子乃如上,盐山同巍巍。

题松下丈人图二绝 其一

元代 贝琼

长和百岁走苍蛟,日夜松声如凤匏。山人有约赋归去,我亦来借白云巢。

寄翰古清 其一

元代 贝琼

一苇三江度,人皆识道林。龙公来听法,狐女试观心。

雨散空花乱,风生万竹深。我惭牵世务,白发谩盈簪。

冬夜(三首)

元代 贝琼

岁月悲游子,风尘老腐儒。
兵交连北冀,客隐向东吴。
草白秦皇道,天清陆瑁湖。
昔时游乐处,抚事一长吁。¤

送曹季材赴京师因寄刘子宪助教 其二

元代 贝琼

最爱刘公干,同为太学师。班联金马客,兴在玉台诗。

地阔双鱼断,天空一雁驰。惟看千里月,夜夜独相思。

寓翠岩庵 其二

元代 贝琼

彷佛东柯谷,云间鸡犬声。梳头忘日晏,濯足爱江清。

草径须频扫,茅堂苦未营。携壶惭父老,亦足慰吾情。

吴山人诗

元代 贝琼

吴山人,读书不作章句儒,西上玉笥观匡庐。寻龙经在神莫閟,金盌玉杯何处无。

负士哀哀者鄮氏,兄死无儿惟有弟。山人为卜范萧峰,水抱山回上田美。

紫荆一荣复一枯,冈头日落啼老乌。百金报吴笑不顾,一诗价重双明珠。

君不见孙生瓜熟能供客,客指黄花洞前域。山空白鹤今有村,白鹤南飞杳无硛。

辛亥七夕

元代 贝琼

五夜天边辍凤梭,长生殿里望星河。
玉环他日无穷恨,更比牵牛织女多。
贝琼

贝琼

贝琼(1314~1379)初名阙,字廷臣,一字廷琚、仲琚,又字廷珍,别号清江。约生于元成宗大德初,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余岁。贝琼从杨维桢学诗,取其长而去其短;其诗论推崇盛唐而不取法宋代熙宁、元丰诸家。文章冲融和雅,诗风温厚之中自然高秀,足以领袖一时。著有《中星考》、《清江贝先生集》、《清江稿》、《云间集》等。► 327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