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宋代 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赏析

  此词中表面上说“恨君”,实际上是思君。表面上说只有月亮相随无离别,实际上是说跟君经常别离。下片借月的暂满还亏,比喻他跟君的暂聚又别。这首词的特色富有民歌风味。民歌是感情自然流露,不用典故,是白描。
  这首词正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也是白描。民歌往往采用重复歌唱的形式,这首词也一样。不仅由于《采桑子》这个词调的特点,像“南北东西”,“暂满还亏”两句是反复的;就是上下两片,也有加以变化的重复,如“恨君不似江楼月”与“恨君却似江楼月”只有一字之差,像民歌中的重叠一样。还有,民歌也往往用比喻,这首词的“江楼月”,正是比喻。
  词中“江楼月”的比喻,很具有艺术特色。钱钟书曾讲过“喻之二柄”、“喻之多边”。钱钟书所谓二柄:“同此事物,援为比喻,或以褒,或以贬,或示喜,或示恶,词气迥异;修词之学,亟宜指示。”例如“韦处厚《大义禅师碑铭》:”佛犹水中月,可见不可取‘,超妙而不可炔,犹云’高山仰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是为心服之赞词。黄庭坚《沁园春》:’镜里拈花,水中捉月,觑着无由得近伊‘,犹云’甜糖抹鼻子上,只教他舐不着‘,是为心痒之恨词。“同样这首词用水中之月作比喻,一个表达敬仰之意,一个表示不满之情,然而感情不同,称为比喻的二柄。镜喻于月,如庾信《咏镜》:“月生无有桂‘,取明之相似,而亦可兼取圆之相似王禹偁《龙凤茶》:”圆似三秋皓月轮’,仅取圆之相似,不及于明,‘月眼’、‘月面’均为常言,而眼取月之明,面取月之圆,各傍月性之一边也。“(节引自《管锥篇·周易正义·归妹》如例子中所讲同用月做比喻,可以比圆,又可比明亮,这是比喻的多边。
  这首词用“江楼月”作比,词人上片里赞美“江楼月”,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说的是人虽到处漂泊,而明月随人,永不分离,是赞词。下片里也用”江楼月“作比,”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说的是月圆时少,缺时多,难得团圆,是恨词。
  同样用“江楼月”作比,一赞一恨,是一篇中用同一事物作比喻而表达不同感情,从而具有二柄。还有,上片的“江楼月”,比喻“只有相随无别离”;下片的“江楼月”,比喻“待得团圆是几时”。一首词里,同用一个比喻,所比不同,构成多边。象这样,同一个比喻,一首词里,既有二柄,又有多边,这是很难找的。因此,这首词里用的比喻,修辞学上是非常突出的。而且这样的比喻,是感情自然流露,不是有意造作,被词人用得非常贴切,这是此首词更为难能可贵的特点。
  这词的想象跟后汉徐淑《答夫秦嘉书》的想象颇有相似之妙处。徐淑说:“身非形影,何能动而辄俱;体非比目,何能同而不离。”徐淑虽用了两个不同的比喻,“何能动而辄俱”,“何能同而不离”,但与该词想象一致,所以这两人也可以说千载同心了。

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赏析

  这是一首借喻明月来倾诉别离之情的词。全词纯用白描手法写出,颇有民歌风味,情感真挚,朴实自然。结构上采取重章复沓的形式,深得回环跌宕、一唱三叹的妙处。上下片主体相同,只是稍加变化,形成鲜明的对比,匠心独具。
  上片指出他行踪不定,在南北东西漂泊,在漂泊中经常在月下怀念他的妻子,因此感叹他的妻子不能像月亮那样跟他在一起。下片写他同妻子分离的时候多,难得团圆。这首词的特色,是文人词而富有民歌风味。民歌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不用典故,是白描。这首词也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也是白描,很亲切。民歌往往采取重复歌唱的形式,这首词也一样。不仅由于《采桑子》这个词调的特点,像“南北东西”,“暂满还亏”两句是重复的;就是上下两片,也有重复而稍加以变化的句子,如“恨君不似江楼月”与“恨君却似江楼月”,只有一字之差,民歌中的复叠也往往是这样的。还有,民歌也往往用比喻,这首词的“江楼月”,正是比喻,这个比喻亲切而贴切。
  这首词用“江楼月”作比,在上片里赞美“江楼月”“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是到处漂泊,永不分离的赞词。
  下片里写“江楼月”,“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是难得团圆的恨词。同样用“江楼月”作比,一赞一恨,是在一篇中用同一个比喻而具有二柄。还有,上片的“江楼月”,比“只有相随无别离”,是永不分离;下片的“江楼月”,比“待得团圆是几时”,是难得团圆。命意不同。同用一个比喻,在一首词里,所比不同,构成多边。像这样,同一个比喻,在一首词里,既有二柄,复具多边,这是很难找的。因此,这首词里用的比喻,在修辞学上是非常突出的。这样的比喻,是感情的自然流露,不是有意造作,用得又非常贴切,这是更为难能可贵的。作者经常在月下怀念妻子,所以产生上片的比喻;作者感叹与妻子难得团圆,所以产生下片的比喻。这些是作者独具的感情,所以写得那样真实而独具特色。
  此词从江楼月联想到人生的聚散离合。月的阴晴圆缺,却又不分南北东西,而与人相随。词人取喻新巧,正反成理。以“不似”与“却似”隐喻朋友的聚与散,反映出聚暂离长之恨。具有鲜明的民歌色彩。全词明白易晓,流转自如。风格和婉,含蕴无限。曾季狸《艇斋诗话》:本中长短句,浑然天成,不减唐、《花间》之作。《啸翁词评》:居仁直忤柄臣,深居讲道。而小词乃工稳清润至此。

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注释

注释
采桑子:词牌名。又名“丑奴儿令”、“罗敷艳歌”、“罗敷媚”。
君:这里指词人的妻子。一说此词为妻子思念丈夫。
江楼:靠在江边的楼阁。
暂满还亏:指月亮短暂的圆满之后又会有缺失。满,此指月圆;亏,此指月缺。

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译文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可恨你不像江边楼上高悬的明月,不管人们南北东西四处漂泊,明月都与人相伴不分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可恨你就像江边楼上高悬的明月,短暂的圆满之后又会有缺失,等到明月再圆不知还要等到何时。

诗人吕本中的古诗

浮梁道中见小松数寸者极多然皆与蓬蒿杂出不能即长也余伤之作诗寄 ...

宋代 吕本中

青松数寸根,意出千丈外。如何蓬蒿千,此志久未遂。

朝为牛羊践,莫受尘土翳。虽云岁寒姿,当此亦憔悴。

今年虽小出,尚与凡草类。会须扶其根,与作栋梁计。

大厦千万间,匠石所睥眤。世或未尽知,慎勿伤汝志。

问晁伯宇疾二首 其二

宋代 吕本中

取骥伏盐车,更欲絷其足。于物未有害,罚汝则已酷。

晁子江海士,老去自窘束。平生万卷书,岂止十年读。

随身几箱箧,一一手自录。初无解衣赠,未免操戈逐。

仲也抱瑚琏,幼亦好奇服。西堂老弘微,与子同轨躅。

过门有江谢,共语喧破屋。弃官吾已懒,覆种子未孰。

逢人强应接,遇事多诟辱。何时把锄头,得止季路宿。

永州法华寺西亭

宋代 吕本中

西亭清净冠南州,蜡屐聊为半日留。苍莽轻烟涨山麓,连卷雌霓落城头。

禽声高下云间木,帆影参差天际舟。欲去凭栏一回首,晚风吹角不胜愁。

董村归路马上口占

宋代 吕本中

水声高下竹回环,薄酒无功不耐寒。白塔忽从林外出,青山常在马头看。

泗上赠杨吉老二首 其二

宋代 吕本中

置王坦之膝上,着陈长文车中。何似维摩丈室,萧然一榻清风。

鼓山颂法眼语在里即求出云大家合眼跳黄河戏成四韵奉答

宋代 吕本中

合眼跳黄河,未有过得者。岂惟不得过,身亦须判舍。

告君过河妙,止要具船筏。乘时等风去,过此无别法。

赠人四首 其一

宋代 吕本中

病欲相寻久未能,虎丘山下在家僧。诸方本末须君记,拈出丛林旧葛藤。

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宋代 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蔬食三首 其三

宋代 吕本中

夫子钓不纲,于理已不隐。浮屠断食肉,此语说始尽。

人生惯便习,奉法乃不谨。要当守淡薄,万事可坚忍。

自祁

宋代 吕本中

雨歇路逾滑,山空鸟不飞。却思无事日,骑马踏泥归。

田家漫兴 其一

宋代 吕本中

巷陌交道近,茅檐接复疏。岸榆容系艇,篱竹许封蔬。

地僻常远市,檐卑牧鸡豕。绕村杨柳花,沿溪芦荻水。

野老随分过,商榷桑与梓。

江口送璧上人二绝 其二

宋代 吕本中

今日钵囊南去人,当时雕句作新春。更知自昔相逢意,定是他生骨肉亲。

河水清赠良佐兼寄商老

宋代 吕本中

河水清,江水黄,南山北山自相望。恨君不止白石房,与谁同游南郡郎。

白玉刻佩明月珰,如凤四海求其凰。道里辽远日月长,爽气自足陵朝阳,举酒送君君莫忘。

赠童尧询蔡楠谢敏行

宋代 吕本中

七年避胡尘,无复少年事。适从岭外归,眼病不识字。

尚幸戎马间,得见此数士。蔡童南城杰,所养盖有自。

两谢名家子,学已前作似。相逢眼暂明,已足慰迟暮。

如何舍我去,使我起千虑。江深羽檄繁,况此日月骛。

犹馀大谢留,与我相近住。风霜渺墟落,泥土暗道路。

得无经此别,各复走他处。期君则甚远,苦语不厌屡。

微言恐遂绝,其谁与调护。要当发愤求,不欲侥倖遇。

圣门极坦平,渠自有回互。河清倘有期,未死或可俟。

答无逸惠书

宋代 吕本中

三年读书少馀味,灯火可亲病为祟。乃侯好事怜我穷,时遣双鱼问憔悴。

交情乃似亲骨肉,学行坐越诸公辈。胸中万卷书屈蟠,少日力战登诗坛。

下帷却扫乃俗子,冻吟不管儿号寒。只今食粥已数月,千虑百忧烦笔端。

高才本是栋梁器,苦语终无儒生酸。乐章短句又清绝,陶写万象嘲江山。

江南草木不得闲,问君何为愁肺肝。十年行坐想风采,千里魂梦劳追攀。

我无良田归不得,忍穷气味君应识。囊贮未了岁寒计,学道空愧琳与璧。

交亲零落半鬼录,白日轻去真可惜。终朝拨火煮芦菔,南山之南待君吃。

题官使赵枢密独往亭

宋代 吕本中

谢公为时出,四海正仰渠。雅志在东山,本末固不渝。

苻坚百万师,一扫谈笑馀。今公抱长策,岂止安石徒。

平生独往愿,结亭山一隅。跻扳上修竹,已自胜巾车。

举手谢世人,不与汝同途。出佐明天子,意欲无强胡。

行当复中原,即日还旧都。岂容思昔隐,更作深山居。

小人病无能,误入承明庐。朝夕投劾归,为公先扫除。

再简范信中益谦呈张仲宗

宋代 吕本中

昨日之游乐不乐,主人爱客亦不恶。梅花远近遍川谷,雨练风揉未全落。

明日之游复如何,城南城北梅更多。对酒我不饮,把盏君当歌。

酒炙虽勤主人费,且幸吾党频相过。

梅花纵落君莫叹,与君同住海南岸。花开花落都几时,君醉我醒人得知。

相逢一笑俱有诗,如何不饮令君嗤。

发召伯埭二首 其一

宋代 吕本中

柳外鹁鸠相应鸣,屋头新月半轮生。知公未便为官去,且放扁舟自在行。

和伯少颖迂仲将归福唐偶成数诗欲奉寄无便未果也辰叔常季南还因以 ...

宋代 吕本中

闽山固多奇,闽士亦多杰。弱水不胜舟,有此积立铁。

胡刘守节意,亦岂待言说。堂堂混众流,此固不得折。

试院中呈诸同官

宋代 吕本中

老眼文书便一窗,短檠风味竹方床。洛阳甲子清明近,海内交游道里长。

渐欲着身船尾上,不能寻汝马蹄旁。慢红夭绿无多事,紫蝶黄蜂各自忙。

吕本中

吕本中

  吕本中(1084- 1145),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寿州人,诗人,词人,道学家. 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 等. 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 辑有<<紫微词>>,<<全宋词>> 据之录词二十七首.吕本中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 75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