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吕本中
北风吹霜夜如雪,江城草木冻欲折。病夫袖手无所为,一坐临川已三月。
忽蒙妙句起衰惫,顿觉和气生毛发。公能忘机我亦倦,不待曼殊见摩诘。
画图是非久未解,况保长年不磨灭。请公置画莫多求,要与时人除爱渴。
处暑
平时遇处暑,庭户有馀凉。乙纪走南国,炎天非故乡。
寥寥秋尚远,杳杳夜光长。尚可留连否,年丰粳稻香。
谢幽岩长老送荔枝二首 其二
荔子焦乾久未尝,今年霜下始闻香。幽岩阔略庵前事,容得先生为口忙。
李念七久不见过二绝 其一
不随残暑退青蝇,入眼嚣尘渐可憎。静里工夫君莫厌,夜窗重对短檠灯。
次曾吉父兰溪三绝 其一
夜窗相对不成眠,苦为离愁定不然。政以苍生未苏息,思君日夕望回船。
次韵尧明如皋道中五首 其一
万顷曾经一苇航,旧缨如可濯沧浪。簿书窘束尘埃里,犹见当时玉树郎。
畜犬雪童黠甚胜人壬戌夏暴死作诗伤之 其一
他生与我有微因,来见防家最后身。共住世间均是梦,未因心境不如人。
浮云屡见本无迹,乂路多岐莫问津。此夜穷愁走南北,更谁随马踏埃尘。
题范才元画轴后
昔年曾过岭南州,争看湘江万里流。妙手可传诗外意,乱云寒木更孤舟。
闲居感旧偶成十绝乘兴有作不复诠次 其五
万里飘然不系舟,老来专忆旧交游。西风日落中原路,虚度江湖数十秋。
初离建康 其一
尝忆他年出旧京,汴堤榆柳与船平。宁知此日钟山路,亦是东行第一程。
王抚干失去毛裘
王郎随身一驼裘,偷儿遽作壑失舟。春初未免霜露迫,岁晚可无迁徙忧。
客房夜坐薪当烛,不怕近江风裂屋。马平编户更艰难,君行莫忘民号寒。
简范信中钤辖三首 其三
他日曹南十日雪,访君寻酒不能回。梅花此日怀安路,更有清诗入座来。
邮上祈雨
泥龙蜴蜥困追求,旱遍淮南二十州。寄语天公莫轻许,少留明月作中秋。
拟古乐府
高堂陈八音,同听不同乐。狂飙送鸿鹄,万里翔寥廓。
一去三十年,事事非前约。当时绿绮琴,尘埃无处著。
时节非不久,此意但如昨。
畜犬
王人长年闲,柴户终日闭。虽云伴我懒,常有跋扈志。
端如在笼鹤,又若伏枥骥。举首望道路,久欲从此逝。
恨无陆探微,写此师子戏。如何尚摇尾,更作求食计。
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暑夕乍凉二绝 其一
三旬埃郁得清风,领袖犹翻汗摺红。已是梦清无俗梦,更移凉簟月明中。
题晁恭道善境界图 其二
境界本来无善恶,人间何处有新图。欲知个里真消息,腊月寒松永不枯。
戏成两绝奉简章仲孚兼呈宗师 其二
沈郎爱客如爱酒,章子问诗如问禅。肯共寒炉拨残火,共搜佳句作新年。
奉送子之还京师
日月老投闲,文字今削迹。便然腰十围,欲吐啄三尺。
颇怀平生友,相就语肝膈。诸江好兄弟,夫子眉最白。
词林三二公,子实门下客。布帆千里来,许我间宾席。
阶庭出兰树,户牖照圭璧。诗如驾高浪,万顷随笔力。
宁为首阳饿,不作嬖奚获。乃知工语言,要是饱糠覈。
茫然李杜坛,未免陈蔡厄。出门观善阵,敛手避勍敌。
澄江摇夜霜,岁晚见沙石。钗头罥蛛丝,即有梁宋役。
士生多艰虞,道远自古昔。相期逍遥游,不计天地窄。
名声了三黜,谈笑供百谪。别君为此言,可当绕朝策。
病中闻诸范日赴饮会
诸公相随日酣饮,我病昏昏困衾枕。人生苦乐故不同,世味再寻如拾沈。
良医更在肱九折,曾子从来日三省。不离方丈走诸方,万事只如驴觑井。
吕本中
吕本中(1084- 1145),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寿州人,诗人,词人,道学家. 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 等. 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 辑有<<紫微词>>,<<全宋词>> 据之录词二十七首.吕本中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 751篇诗文
夏夜宿乳窦峰
问晁伯宇疾二首 其一
以一缣寄范四弟
蛇
闲居 其六
宿秋霜阁后方丈
赠唐充之兼简益中
柳州开元寺夏
喜宗师诸公数见过分韵得席字
题焦寺丞诗册三绝 其一
别离行
忆福州旧居菊花
自阳山还连州
效古乐府三首 其三
风吹蒲苇丛三首 其一
钱逊叔诸公赋石鼓文请同作
次韵尧明如皋道中五首 其五
守城三
谢赵士原送酒 其二
寄共诚贾秀才
清慎轩
闲居感旧偶成十绝乘兴有作不复诠次 其二
从叔巽叔觅茶
秋兴 其三
睡
次韵尧明见和因及李萧远五诗 其五
柳州开元寺夏雨
送一上人之京师
戒杀八首 其三
新郑路中
自如斋
休宁县与汪致道诸公别后晚宿黟县界鱼亭驿二首 其一
次韵汪教授木犀
阅旧诗卷有怀
闲居感旧偶成十绝乘兴有作不复诠次 其六
畜犬雪童黠甚胜人壬戌夏暴死作诗伤之 其二
读东坡诗
谦上人清湍亭
兵乱后杂诗
送曾宏甫知黄州四绝 其二
春日纪事寄内外诸弟三首 其三
衢州路中
送瑞印上人归福州
家叔舍弟与黎介然会于符离因用两绝奉寄 其二
次韵尧明如皋道中五首 其三
孟明田舍
老松
秋窗遣兴 其十
寄蔡伯世赵才仲 其一
秋日三首 其三
京师赠大有叔
陈朝奉坐化
次韵钱逊叔独鹤图三首 其一
赠汪莘叔野
寄马巨济察院时监泰州酒得宫祠归南京
登南楼
恶木
送王提举赴淮东七首 其二
渡莺湖至溪上即事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