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毕仲游
谈笑西州塞上春,归来不薄两朱轮。功名致主期三代,忠孝传家第一人。
御史平生能许国,将军未老肯谋身。义阳今与淮阳比,汲孺当年亦谏臣。
宿崇因寺十韵
山大石岩岩,平川沙莽莽。深崖忽有路,一寺何高敞。
彼僧胡为知,迎我共攀上。夜深眺前峰,百里如指掌。
诗翁旋沽酒,欲得咏今曩。下笔皆珠玑,嗟予岂能仰。
往来气益乘,欲敌不敢往。回笑尘埃人,何殊在罗网。
吟哦不自制,逸韵弥清响。便可书壁东,留为异时赏。
古冢行
朝行古冢东,暮行古冢西。冢中古人骨已朽,冢外游子今何之。
朝食古道南,暮食古道北。道傍古迹不可见,道上行人常役役。
古人居今人必爱,今有古人人不识。面前和好儿女颜,背后往往张弓射。
拂衣归去非不会,无宅无田归未得。长靴短笏随众人,敛首低颜为俗客。
深居晏坐尚恐喧,平路缓行犹恐蹶。口中有声未尝吐,咽入喉咙化为血。
君不见谷口郑子真,又不见蜀中扬子云。子真老死耕岩石,子云嗜酒惟醺醺。
丈夫穷达皆有命,万事得失非由人。街头沽贩味虽薄,犹可赊来倾入唇。
挽范丞相忠宣公六首 其四
大节谁堪拟,危言每可惊。不牵身外物,宁向泽边行。
近阙官皆复,还家没亦荣。升堂谁恸哭,知是老门生。
读于濆诗
于濆诗不多,遗藁数千叶。缅观作者意,重叹今人拙。
雅辞清我骨,劲气喷壁裂。感激生乱亡,辛酸更愁绝。
长城句最苦,三读泪流血。莫学蒙将军,功高家国灭。
挽司马温国公丞相二首 其一
黄发来虽暮,丹心病未休。艰难天下事,际会老臣谋。
似觉浮风返,空嗟白日留。定知名汹汹,万岁与千秋。
信阳道中避暑
下马汤家市,前村数里赊。败篱瓜少蔓,簇舍豆先花。
放袖从风入,停鞍待日斜。欲知为客恨,更久不成家。
城中见山
尘埃埋马足,人事如鼎沸。朝餔尚不厌,何暇论身计。
北山十里近,云色带阴翳。日日在目前,无由谢城市。
挽履中学士二首 其一
孝悌由家法,词章亦世传。婚姻甥舅好,门户弟兄贤。
问疾犹樽俎,遗文谩简篇。平生惟一辙,何事不长年。
信阳军筵设乐口号二首 其平
谈笑西州塞上春,归来不薄两朱轮。功名致主期三代,忠孝传家第平人。
破屋
破屋风千穴,棂疏日一竿。长巾笼短发,旧褐怯新寒。
道路形容改,悲啼骨髓乾。乾坤非不大,无地得閒官。
暂居河上获从致政丈朝请之游仰慕高风因成拙句
葛巾攲侧鬓毛疏,安稳扬雄宅一区。纵酒偶然因客至,行歌浑不用人扶。
秾花嫩蕊何曾歇,小榭幽亭亦胜无。春日出郊惟跨马,牡丹才发到西都。
海内
海内儒生十七万,日诵诗书头白半。中有成名当路人,却视诗书犹弊券。
犹弊券,可奈何。劝君收泪莫零落,古往今来此辈多。
入内考进士同考官唱和三首 其二
未得还家意不忙,日斜人散傍修廊。白头已向新吟懒,青眼相逢旧话长。
高阁无声沉昼漏,侧门有路想天章。闻公自谓忘怀者,今日情怀岂易忘。
曹南贡父学士席上
真珠花小帖腮垂,不分苏州说杜韦。汉殿香新初著体,楚宫腰怯未胜衣。
风林巢稳莺雏嫩,水阁梁高燕子飞。欲作清诗答清唱,恨无清思敌玄晖。
再和孔毅夫省宿
吾懒不阅书,知书不我阅。双瞳瞀仍眵,四体病如苶。
黑须忽已苍,但未头如雪。空食竟何裨,留连惊岁月。
清河閒居
书囊药笈付妻孥,解语娇儿戏坐隅。几净饱看新印史,壁高亲挂旧山图。
待凭风月招佳客,岂有功名属腐儒。小睡接䍦巾自落,未甘散发号狂夫。
挽王元之相公二首 其二
道与风云会,思留雨露滋。小心黄阁老,大手白麻词。
家有衣冠盛,朝无故旧私。不须三寸舌,终号帝王师。
留别陈子思舅
三载岂不长,回念如转烛。南行在今夕,何以图款曲。
朱轮走岐路,夫子驾牛犊。权门聚冠裳,夫子偃空谷。
甘贫分始定,乐道心乃足。自怪离别间,悽然悲满目。
欲为商声操,操变不可复。欲为秦声吟,吟短不可续。
杯行竟无语,慷慨绕空屋。别后两如何,祇应保饘粥。
恭挽宣仁圣烈太皇太后四首 其二
听朝惊屡辍,端拱异平居。垂殿帘初彻,因山道已除。
书遗长乐记,音断濯龙车。诰下犹加惠,华夷定宴如。
恭挽神宗皇帝二首 其二
北极回天象,西陵法帝居。松门黄道直,帐殿紫宸虚。
宴罢千秋节,哀缠六尺舆。御诗兼手诏,新见睿思书。
毕仲游
毕仲游,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宋宰相毕士安曾孙。初以父荫补宗正寺太庙斋郎,熙宁三年与兄毕仲衍同举进士。后又任集贤校理,权太常博士等。其历仕神宗、哲宗、徽宗三朝,为官机敏干练、清廉独慎,颇有吏才。但因受党争牵连,仕途不坦,坎坷一生。与司马光、苏轼等多有交游,工于诗文,其文章精丽、雄伟博辩,议论时政切中时弊。著有《西台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 172篇诗文
次韵魏承议
次韵陈子思留别
至曹州值罗正之著作部夫河上有阻会合以诗见意
挽欧阳文忠公三首 其一
月没
恭挽宣仁圣烈太皇太后四首 其一
挽欧阳伯和三首 其二
某在洛中蒙朝请惠书促归兼录示赏家园芍药两绝比离洛中芍药已阑矣 ...
乱水二首 其二
五更有感
花溪四松
次韵和应之判官宠示之作
戏留僧圆益
挽范丞相忠宣公六首 其三
恭挽钦慈皇后二首 其一
和钱穆父舍人
次韵和褚恕通察推淮上有感
飞泉
再至兖州简晁十二子履
奉呈中叔仙翁觊永光和
送朱彦文通直从庆阳辟命
送田百里归唐
次韵席上
次韵和晁秘校招饮
和希鲁四兄奉议陪蒲守景叔学士宴名阃堂书事
得来书有感因成四十字呈夷仲宣仲
和梅德充见寄
次韵和谷熟徐仲元著作监仓之什
送范德孺使辽
赠卢砺
寄欧蔡二家兄弟
和夷仲寄仲纯叔弼
和希之
贺吕子进舍人告谢
陪蒲守景叔学士会畅家园
挽司空申国吕公六首 其六
别从事
送郓州杨子安教授由京归洛
和赵达夫入试院
颍州道中有感
代范忠宣挽中散某公三首 其一
酒后
济阴
乙亥岁八月十五日夜同景叔知府少卿翼道提举大夫望月于河中之名阃 ...
寄郓州李常武兼简王希才先生须城王敦夫
挽司空申国吕公六首 其二
次韵和欧阳季默观书纪事之作
罗山即事
代范忠宣挽中散某公三首 其二
策杖
挽司马温国公丞相二首 其二
和吕纪常奉使契丹
和夷仲兄嵩山岳寺会宿
代范德孺挽李稷运使四首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