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读于濆诗

读于濆诗

宋代 毕仲游

于濆诗不多,遗藁数千叶。缅观作者意,重叹今人拙。

雅辞清我骨,劲气喷壁裂。感激生乱亡,辛酸更愁绝。

长城句最苦,三读泪流血。莫学蒙将军,功高家国灭。

诗人毕仲游的古诗

和吕纪常奉使契丹

宋代 毕仲游

雪压胡沙老上庭,春华虽减使华增。且看意气并人物,未说文章与早能。

靴淀早行围晓月,滹沱还渡坼春冰。红牙新下都司诰,异日应须五色绫。

奉呈中叔仙翁觊永光和

宋代 毕仲游

两君相得富家声,书字题诗别有名。健笔九分张长史,苦吟再产谢掩城。

门閒掩月居人少,木老凌风直舍清。顾我菲才空有愿,愿同吏隐过升平。

挽范丞相忠宣公六首 其三

宋代 毕仲游

伏枕言虽少,遗书志可哀。尚谋裨国事,犹欲尽人材。

白日空垂照,悲风亦自来。更惊诸老尽,吾道信悠哉。

挽王元之相公二首 其二

宋代 毕仲游

道与风云会,思留雨露滋。小心黄阁老,大手白麻词。

家有衣冠盛,朝无故旧私。不须三寸舌,终号帝王师。

颍河夜泛

宋代 毕仲游

提携俯清流,自适固閒燕。深行岂不好,路远怯萦转。

撑舟上孤渚,星月灿水面。目力不自收,随波起花眩。

谁家种禾黍,绿色压秋甸。树密云更深,云昏山不见。

杯盘任狼籍,起坐有馀恋。幸偶东山儒,况逢京国彦。

何人发高咏,满坐清风遍。顾我童子吟,奚能愧雕篆。

至曹州值罗正之著作部夫河上有阻会合以诗见意

宋代 毕仲游

百里传书浪有期,到头樽俎恰相违。春回通沇花争发,冰泮明河客未归。

年老无成今世有,身閒不饮古人稀。诸公怜我如相问,为道因循未拂衣。

陪蒲守景叔学士会畅家园

宋代 毕仲游

亭幽宜更酌,树近合频行。蒲剑椮椮长,荷钱叠叠生。

隔林千岫踊,带郭一川横。共选寻山屐,无心更濯缨。

宿崇因寺十韵

宋代 毕仲游

山大石岩岩,平川沙莽莽。深崖忽有路,一寺何高敞。

彼僧胡为知,迎我共攀上。夜深眺前峰,百里如指掌。

诗翁旋沽酒,欲得咏今曩。下笔皆珠玑,嗟予岂能仰。

往来气益乘,欲敌不敢往。回笑尘埃人,何殊在罗网。

吟哦不自制,逸韵弥清响。便可书壁东,留为异时赏。

挽司马温国公丞相二首 其二

宋代 毕仲游

礼绝非因贵,哀深却有荣。世间都画像,海外亦闻声。

后事虽从老,前贤是友生。故应房魏辈,泉下定交情。

和梅德充见寄

宋代 毕仲游

前年离陕宴溪傍,白发苍颜各老郎。亲意百年杨仲武,友情千里晋真长。

论诗手出都官藁,好事家传侍读香。书到并州何处觅,柳溪高会正传觞。

和孔毅夫省宿

宋代 毕仲游

拙学如拙商,欲益翻折阅。壮心消已尽,况复形羸苶。

君年虽不少,面目犹冰雪。汉署夜如何,青灯兼白月。

得来书有感因成四十字呈夷仲宣仲

宋代 毕仲游

独坐长如醉,书来意暂醒。未能论会合,犹且慰零丁。

客少庭稀扫,人回户又扃。归期试閒卜,见说紫姑灵。

乱水二首 其二

宋代 毕仲游

水落芙蕖老,山高薜荔长。野云吹不断,晚雨气先凉。

信笔题诗逸,停杯漉酒忙。酣歌露双足,有意濯沧浪。

某在洛中蒙朝请惠书促归兼录示赏家园芍药两绝比离洛中芍药已阑矣 ...

宋代 毕仲游

花开次第剪繁枝,先后争妍各是时。谩和新篇随尺素,何须亲见始题诗。

将次六邑读子美诗有感

宋代 毕仲游

苏岚背日千盘曲,淝渚迎风四面吹。此水此山吾有恨,杜陵才子不同时。

寄蔡州欧阳仲纯

宋代 毕仲游

东西相去若比邻,肥马轻裘有故人。美酒如霞花似锦,莫令辜负汝阳春。

河阳閒居

宋代 毕仲游

飘泊成留滞,河阳见五春。坏池无过路,委巷作比邻。

粝食稀留客,肩舆懒倩人。临流休照面,自合鬓如银。

社鼓

宋代 毕仲游

社鼓鼕鼕南北村,老人相倚话柴门。自从嘉祐初年后,直至元丰有稻孙。

暂居河上获从致政丈朝请之游仰慕高风因成拙句

宋代 毕仲游

葛巾攲侧鬓毛疏,安稳扬雄宅一区。纵酒偶然因客至,行歌浑不用人扶。

秾花嫩蕊何曾歇,小榭幽亭亦胜无。春日出郊惟跨马,牡丹才发到西都。

寄欧蔡二家兄弟

宋代 毕仲游

人静身閒日月迟,酒来谁共倒玻璃。吟如岘首山前过,醉似武陵溪未迷。

新梦未曾离颍上,旧交长是忆淮西。郡城到处频行乐,驷马驴车理却齐。

毕仲游

毕仲游

毕仲游,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宋宰相毕士安曾孙。初以父荫补宗正寺太庙斋郎,熙宁三年与兄毕仲衍同举进士。后又任集贤校理,权太常博士等。其历仕神宗、哲宗、徽宗三朝,为官机敏干练、清廉独慎,颇有吏才。但因受党争牵连,仕途不坦,坎坷一生。与司马光、苏轼等多有交游,工于诗文,其文章精丽、雄伟博辩,议论时政切中时弊。著有《西台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 172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