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官仓鼠

官仓鼠

唐代 曹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曹邺官仓鼠译文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官府粮仓里的老鼠肥大得像量米的斗一样,看见人来开启粮仓也不逃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边疆的将士没有粮食,老百姓也饿肚子,是谁让你们天天都得吃的呢?

曹邺官仓鼠注释

注释
官仓(cāng):官府的粮仓。
斗(dǒu):古代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一作“牛”。
健儿:前方守卫边疆的将士。
谁遣(qiǎn):谁让。朝朝(zhāozhāo):天天。君:指老鼠。

曹邺官仓鼠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借“官仓鼠”的形象,讽刺那些贪官污吏,真是惟妙惟肖,令人拍案叫绝。官仓鼠,就是官府粮仓里的老鼠。“官仓”二字至关重要。它带来了“鼠”的特殊性,决定了诗的主题。
  第一句“官仓老鼠大如斗”开篇点题,并且描绘了官仓鼠惊人的身材一“大如斗”大得像个斗!斗是粮仓中必备的量具,一斗相当于10升,能装几十斤粮食。用“斗”来形容官仓鼠,真是绝妙至极:一、写出官仓鼠出奇的个儿大;二、写出官仓鼠满肚子装的都是粮食,正像斗装粮食一样;三、斗是粮仓里的器具,鼠也生活在粮仓里,以斗喻鼠,是就近取材,有信手拈来之妙。总之,这句从身材上写出官仓鼠的特征。鼠是向来以体小著称的,“官仓鼠”却为什么如此硕大?正是由于它吃的是官粮,吞的是百姓的血汗,它们与那官府里的肥头大耳的贪官污吏是多么相似啊!
  第二句“见人开仓亦不走”。亦,也。走,当跑讲。这句意思是说:官仓鼠见人前来开仓门,也不跑掉。这真是胆大包天了。这一笔写出官仓鼠的又一惊人特征。老鼠向来是以胆小著称的,它们偷偷摸摸,鬼鬼祟祟,一有响动便溜之大吉。但是官仓鼠为什么不怕人?正是因为没人整治它们,于是才从容不迫、安闲自如地对待来人。这使我们想到,那些贪官污吏之所以敢于横行霸道,也正是因为他们的上司在纵容他们,包庇他们,甚至与他们同流合污。
  第三句突然由“鼠”写到“人”:“健儿无粮百姓饥。”官仓里的老鼠被养得又肥又大,前方守卫边疆的将士和后方终年辛劳的百姓却仍然在挨饿。诗人以强烈的对比,一下子就把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矛盾展现在读者面前。
  面对这样一个人不如鼠的社会现实,第四句的质问就脱口而出了:“谁遣朝朝入君口?”至此,诗的隐喻意很清楚了。官仓鼠是比喻那些只知道吮吸人民血汗的贪官污吏;而这些两条腿的“大老鼠”所吞食掉的,当然不仅仅是粮食,而是从人民那里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尤其使人愤慨的是,官仓鼠作了这么多孽,竟然可以有恃无恐,这必定有人作后台。“谁遣朝朝入君口?”诗人故执一问,含蓄不尽。“谁”字下得极妙,耐人寻思。它有意识地引导读者去探索造成这一不合理现象的根源,把矛头指向了最高统治者,主题十分鲜明。
  这种以大老鼠来比喻、讽刺剥削者的写法,早在《诗经·魏风·硕鼠》中就有。不过,在《硕鼠》中,诗人反复冀求的是并不存在的“乐土”“乐国”“乐郊”,而《官仓鼠》却能面对现实,引导人们去探求苦难的根源,在感情上也更加强烈。这就是一种发展。
  这首诗,从字面上看,似乎只是揭露官仓管理不善,细细体味,却句句是对贪官污吏的诛伐。诗人采用的是民间口语,然而譬喻妥帖,词浅意深。他有“斗”这一粮仓盛器来比喻官仓鼠的肥大,既形象突出,又点出了鼠的贪心。最后一句,又把“鼠”称为“君”,俨然以人视之而且尊之,讽刺性极强,深刻地揭露了这个是非颠倒的黑暗社会。

曹邺官仓鼠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在洋州(今陕西洋县)任职期间所作。咸通(唐懿宗年号,公元860—874年)年间,曹邺出任洋州刺史,看到吏治腐败,百姓贫苦,官员、士绅相互勾结的景象时,心中愤懑难当写下这首政治讽刺诗《官仓鼠》。

诗人曹邺的古诗

徒相逢

唐代 曹邺

江边野花不须采,梁头野燕不用亲。
西施本是越溪女,承恩不荐越溪人。

筑城三首

唐代 曹邺

郎有蘼芜心,妾有芙蓉质。不辞嫁与郎,筑城无休日。
呜呜啄人鸦,轧轧上城车。力尽土不尽,得归亦无家。
筑人非筑城,围秦岂围我。不知城上土,化作宫中火。

四怨三愁五情诗十二首并序

唐代 曹邺

郁于内者怨也,阻于外者愁也,犯于性者情也。三
者有一贼于前,必为颠、为沴、为早死人。
邺专仁谊久矣,有举不得用心,恐中斯物殒天命,
幸未死。间作《四怨三愁五情》以望诗人救。

送进士李殷下第游汾河

唐代 曹邺

上国花照地,遣君向西征。旁人亦有恨,况复故人情。
单车欲云去,别酒忽然醒。如何今夜梦,半作道路程。
边士不好礼,全家住军城。城中鼓角严,旅客常夜惊。
中有左记室,逢人眼光明。西门未归者,下马如到京。
还应一开卷,为子心不平。殷勤说忠抱,壮志勿自轻。

城南野居寄知己

唐代 曹邺

奔走未到我,在城如在村。出门既无意,岂如常闭门。
作诗二十载,阙下名不闻。无人为开口,君子独有言。
身为苦寒士,一笑亦感恩。殷勤中途上,勿使车无轮。

四怨三愁五情诗十二首。三怨

唐代 曹邺

短鬟一如螓,长眉一如蛾。相共棹莲舟,得花不如他。

四怨三愁五情诗十二首。二情

唐代 曹邺

阿娇生汉宫,西施住南国。专房莫相妒,各自有颜色。

古莫买妾行

唐代 曹邺

千扉不当路,未似开一门。若遣绿珠丑,石家应尚存。

西郎山

唐代 曹邺

西郎何事面西方?欲会东郎隔大江。
自古朋良时一遇,东郎未会恨斜阳。

赵城怀古

唐代 曹邺

邯郸旧公子,骑马又鸣珂。手挥白玉鞭,不避五侯车。
闲愁春日短,沽酒入倡家。一笑千万金,醉中赠秦娥。
如今高原上,树树白杨花。

送进士下第归南海

唐代 曹邺

数片红霞映夕阳,揽君衣袂更移觞。
行人莫叹碧云晚,上国每年春草芳。
雪过蓝关寒气薄,雁回湘浦怨声长。
应无惆怅沧波远,十二玉楼非我乡。

寄贾驰先辈

唐代 曹邺

游子想万里,何必登高台。闻君燕女吟,如自蓟北来。
长安高盖多,健马东西街。尽说蒿簪古,将钱买金钗。
我祖西园事,言之独伤怀。如今数君子,如鸟无树栖。
济水一入河,便与清流乖。闻君欲自持,勿使吾道低。

捕渔谣

唐代 曹邺

天子好征战,百姓不种桑。
天子好年少,无人荐冯唐。
天子好美女,夫妇不成双。

秦后作

唐代 曹邺

大道不居谦,八荒安苟得。木中不生火,高殿祸顷刻。
谁将白帝子,践我礼义域。空持拔山志,欲夺天地德。
轵道人不回,壮士断消息。父母骨成薪,虫蛇自相食。
鼎乱阴阳疑,战尽鬼神力。东郊龙见血,九土玄黄色。
鼙鼓裂二景,妖星动中国。圆丘无日月,旷野失南北。
徒流杀人血,神器终不忒。一马渡空江,始知贤者贼。

四怨三愁五情诗十二首。二怨

唐代 曹邺

庭花已结子,岩花犹弄色。谁令生处远,用尽春风力。

和谢豫章从宋公戏马台送孔令谢病

唐代 曹邺

碧树杳云暮,朔风自西来。佳人忆山水,置酒在高台。
不必问流水,坐来日已西。劝君速归去,正及鹧鸪啼。

成名后献恩门

唐代 曹邺

为物稍有香,心遭蠹虫啮。平人登太行,万万车轮折。
一辞桂岭猿,九泣东门月。年年孟春时,看花不如雪。
僻居城南隅,颜子须泣血。沉埋若九泉,谁肯开口说。
辛勤学机杼,坐对秋灯灭。织锦花不常,见之尽云拙。
自怜孤生竹,出土便有节。每听浮竞言,喉中似无舌。
忽然风雷至,惊起池中物。拔上青云巅,轻如一毫发。
珑珑金锁甲,稍稍城乌绝。名字如鸟飞,数日便到越。
幽兰生虽晚,幽香亦难歇。何以保此身,终身事无缺。

四怨三愁五情诗十二首 其二

唐代 曹邺

阿娇生汉宫,西施住南国。专房莫相妒,各自有颜色。

北郭闲思

唐代 曹邺

山前山后是青草,尽日出门还掩门。
每思骨肉在天畔,来看野翁怜子孙。

代罗敷诮使君

唐代 曹邺

常言爱嵩山,别妾向东京。朝来见人说,却知在石城。
未必菖蒲花,只向石城生。自是使君眼,见物皆有情。
麋鹿同上山,莲藕同在泥。莫学天上日,朝东暮还西。
曹邺

曹邺

曹邺(约816~875),字业之, 一作邺之,桂州(今广西桂林阳朔)人。晚唐诗人。 与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齐名,而以曹邺才颖最佳。曹邺曾担任吏部郎中(唐)、洋州刺史(唐)、祠部郎中(唐)等职务。► 66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