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常纪
此日宰官身,当年寒家子。一旦致青云,切莫忘饮水。
堂下伊何人,蚩蚩皆赤子。何由得其情,明镜与止水。
但学古循吏,莫效轻薄子。循吏有芳名,轻薄逐流水。
何仄复何仄,馀地争些子。不见老柁师,操舟大江水。
观农人犁水田
一犁秋雨北风寒,蓑笠萦烟湿不乾。但愿三冬田水足,敢将筋力暂求安。
奉调入闱捧檄而喜诗以志之
一麾深恐窃名邦,守拙山城志已降。差喜讼庭花绕砌,敢矜龙鼎笔衔扛。
月卿衔命来天阙,玉尺衡才到锦江。未学幸叨光盛典,孤灯风雨忆寒窗。
武侯祠
桧柏森森丞相祠,清高遗庙肃人思。我来欲藉溪毛荐,正值秋风拂面时。
顺庆口占
城下贾客船,次第泊江渚。说著襄阳乐,时时作楚语。
山中早发
雾重晓风轻,山高残月午。笋舆不逢人,时时落林雨。
村居杂咏四首 其四
雨过山塘静,晴郊望欲迷。乱流逐水马,断岸聒田鸡。
天迥遥峰淡,云深塞树低。老僧同杖履,偶语夕阳堤。
竹林避暑
暑气肆郁蒸,炎炎畏长昼。科跣衣不船,宁为礼法囿。
维彼青琅玕,檀栾蔚深秀。坐卧于其中,清风满怀袖。
常愿对此君,免俗不辞瘦。
往大足道经安岳蟠龙山山路崎岖比栈道尤险为长歌记之
连峰插天互相属,仄径苍苍但烟雾。折坂盘云伛偻上,后人顶接前人足。
刚得稍平喘初定,当面
初至西充
邑小如村落,城荒草木秋。人烟看寂寂,山鸟听啾啾。
稍喜民风朴,敢言吏治优。还将休息意,蚤夜共咨诹。
赋得轻燕受风斜
澹荡和风细,差池海燕轻。纤姿翻紫翮,逸态度青苹。
自觉泠然善,非同翩若惊。由来天地阔,任尔自飞鸣。
冬月自府回途中偶成
菜子花黄带雨新,青青豆麦碧如茵。田家好语分明记,今岁村村茂小春。
阅旧日所读书不觉忘暑偶成
筐中冰雪文,藏弆岁云久。际此长夏日,搜之逢故友。
一卷常自携,爱玩不释手。凉雨夜洒蕉,清风朝散柳。
相对莹心神,祝融复何有。
五丁峡
峡石色如铁,苍苍遍绿苔。古痕留斧凿,传是五丁开。
观田家刈稻稻在水田中男妇俱赤足刈之慨然有作 其一
秋至村村䆉稏红,田家稻熟野塘风。腰镰男妇贪晴日,泥泞何辞立水中。
大佛崖
千仞临江石,刻成丈六身。庄严空自好,色相忆前尘。
到官后书以自警
小淩河
驱车锦水湄,水净碧无波。我闻贺夫子,游钓此岩阿。
斯人虽云逝,流风被已多。锦水深且广,闾山高峨峨。
邈矣先生风,千秋共不磨。
和宋简州牛头山留别韵 其三
循声久已比龚黄,此日登临与饯觞。肝胆照人真气在,晴波千顷叹茫茫。
嘉陵江舟中二首 其一
潮平风正小舟轻,一叶中流破浪行。九十九峰何处是,峭帆已过利州城。
杂兴十五首 其五
倚杖閒观对落晖,四山烟霭暮霏霏。鸦来何处鸣巢树,鸥解无人立钓矶。
横笛声才随犊下,晚炊香恰荷锄归。欣欣万物私能遂,我自吟诗任是非。
常纪
常纪,字铭勋,号理斋,承德人。乾隆辛卯进士,历官崇庆知州。殉难,赠道衔。有《爱吟草》。► 107篇诗文
观田家刈稻稻在水田中男妇俱赤足刈之慨然有作 其二
过马鞍岭 其一
偶兴
江行口号
赋得青草池塘处处蛙
凤凰山张献忠伏诛处
四统碑
观村民舞灯 其二
马道至青桥驿
煎茶坪
杂兴十五首
杂兴十五首 其九
杜工部草堂
牛头山送宋简州夜归记
和宋简州牛头山留别韵 其一
大庾渡
清溪
奉檄赴昭化比至蓬溪已日落矣以月色甚佳复行二十里始宿
过昭化县
观音碥
五月回西充考试诸童口号
驷马桥
试院对月口占
子云亭
县试示诸童
赵忠简公故里
示弟纯
题费敬侯墓
临潼七夕怀古
杂兴十五首 其三
和幕友吴鲁臣见赠韵
春日登顺庆城楼眺望
除夕示舍弟纯舍甥怀信
闻喜县裴晋公故里
杂兴十五首 其十四
渡巨流河
介休郭有道墓
益门镇
和宋简州牛头山留别韵 其二
松山道中
阆中至昭化终日山行偶成俚歌
杂兴十五首 其四
丙戌元日与莱峰夜饮仍用腊日韵
嘉陵江舟中二首 其二
閒望口占
新都县吊杨升庵先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