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晁公溯
简梁子辅
扫径
与客饮池上
中岩十八咏 其十五 石笋庵
奇峰如立笋,太阴生古苔。谁能此出入,咄咄金石开。
次韵程愿以十诗见示篇中多及故起居舍人程子
寄查元章
宁江侨人刘生徽宗时以画供奉翰林中近过元汝
硖内
浔阳
寄李悦夫时监成都军资库茶马司檄兼僚属闻近
去通义按刑汉嘉至中岩师伯浑临别于此因成二
小立
咏铜瓶中梅
绕树
王伯厚和予墙字韵因用其韵记五月八日同饮池上之作
蜀人工词赋,作者司马扬。其声中律吕,今有房中章。
顾尝评笔力,盖可补诗亡。追思每叹息,浩歌徒慨慷。
虽无铜水池,想见金芝芳。属此乐大予,遍之署清商。
是邦故俎豆,夫岂数乐浪。能唱襄阳曲,不减大堤倡。
助我饮在泮,惭君并游梁。临波揽芙蓉,翠叶以为觞。
酌酒满贮之,如挹白露光。放杯且勿遽,更当谋乐方。
左右嗟未省,旁观犹堵墙。
正月十四日游凌云寺
昔贤登兹山,逸气凌清旻。诵诗怀太白,考易思景纯。
至今平羌水,常浸月半轮。追寻所凿室,石古莓苔新。
后岂无来者,倏忽迹已陈。壁间记岁月,刻划如龙鳞。
追非传一世,烂若配三辰。姓名虽尚存,谁复知其人。
我游方之外,久忘实之宾。但饮佛耳泉,永洗凡心尘。
木犀花二首
比以酒饷师伯浑辱诗为谢今次韵
南州
江上春涨
晁公溯
晁公溯:一作晁公遡,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公武弟。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施州通判,绍兴末知梁山军。宋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著有《嵩山居士文集》54卷,刊于乾道四年,又有《抱经堂稿》等,已佚。► 231篇诗文
谢曾子长分饷临江军黄雀
新津道中
王元才甥见过其弟元济甥继来有诗次韵
涪川寄蒲舜美桐烟墨来试之良佳因成长句
春畦
眉州燕游杂咏十首·晚赋园
乐敦仁用师伯浑见示句中作禅语禅不可不领话头次韵为报
阎才元因程伯珍来寄近诗一轴不能尽和用师淮父韵奉简
得东南书报乱后东都故居犹存而州北松槚亦无
请缘老住持象耳山有诗次韵
照上人去硖内游吴下十年而归眉宇炯然无复泸
恭州报恩长老宣公以四偈见别用韵为谢
前恩阳尉周邦举出予兄激仲所书其父竹轩记求
题赵诚甫养恬轩
眉山史颐老秀才遣人寄诗用其韵答之
天寒
园中二首
侯革以诗风示次韵
乐温道中
乐温舟中作
布谷
方塘
读江南诸公诗
寄太府丞王能甫
王才谅归自临安备道群从内集之乐感而有作
别郭安道卢能甫
比与鲜于柬之游池上已而辱三诗见示因次韵
晴野
立春有感
寄宋嗣宗
送张君玉赴宁江幕府七首 其二
郭中行自汉中寄近诗来奉简一首
送张君玉赴宁江幕府七首
眉州燕游杂咏十首·碧澜堂
喜陈行之病起
合江县舟中作
次杨国材韵
赠张听声 其二
师安抚生日
杨承父与予同在别试所聊戏之奉简
去八月同张文饶考试始遂言集执经问道至今不
罗仲思送伯父以道帖
送邵仲象如吴下
闻稻有成
范仲芑范惠诗次韵为报
他乡
师永锡馈鹿
师永锡少出通义其归携伯浑诗来因用其韵伯浑
偶题怀子兼弟
眉州燕游杂咏十首·临风阁
樊口
清晨坐堂上
恭州教授宋师民有诗次韵
江上春事
龙爪滩
恭南道中有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