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李先之归南

送李先之归南

宋代 晁说之

夫子声名大,凄凉三十年。
晚交弥好易,夙志自覃玄。
泰华冰霜洁,江湖鸿雁边。
别期不相假,吾道信茫然。

诗人晁说之的古诗

高二承宣与苏二左司唱和春雨诗远蒙见寄依韵和之 其二

宋代 晁说之

公子与王孙,何须更问耕。春心为花雨,梅杏尚难平。

拾康乐之意再作

宋代 晁说之

异时游子不须还,舍瑟含情醉醒间。
今日烦君台上望,急挥苦泪溼千山。

送知府张路钤还阙

宋代 晁说之

橐戈未肯下灵州,白马将军今白头。
将军父子重儒术,坐有绿衣人则休。
六年谣颂流圁落,卧使雕山添岝崿。
看山饮水无一事,日俸岁饥欣自若。
匹马飘飘朝九天,晚交送别亦潸然。
烦君去路望嵩少,猿鹤相思端可怜。

约圆机来吃社饭以雨不果

宋代 晁说之

积雨晦沧溟,归期燕不灵。
何能陪社饭,应为厌侯鲭。

趋府马上悠然思陈无己三兄成诗寄之

宋代 晁说之

瓦釜毁未弃,黄锺幸且存。
於焉正律吕,谁为到昆仑。
相思出苦泪,东汉太丘孙。
闻之在徐州,无衣出柴门。
亦赋乞食诗,饥疮故拙言。
靖节非此夫,如似校静喧。
顑颌不悲伤,自知美兰荪。
龙伸能蛇屈,土不蚀璵璠。
鲂鱮书懒寄,天公牋可论。
名不入苇笥,欲报天地恩。
明光出须臾,一破万古昏。
苍生讫康济,坐觉君子尊。
净尽城上乌,变化北溟鲲。
岂但喜囚冠,故亦慰累魂。
我既美子志,为子尽婵媛。
吾曹宁饿死,终肯傍祭墦。
孔明与荀贾,岂不共中原。
崎岖入巴蜀,雅志正本根。
柳子一失此,罗池为鬼冤。
问讯寄此辞,饱腹何时扪。

赠天僧

宋代 晁说之

驱驰疲朔马,邂逅见吴僧。
便觉秋容净,弥怜客恨澄。
青山寻旧赏,白社语新灯。
他日扁舟去,侬家一笑能。

谒岳庙

宋代 晁说之

吴楚江淮接海涛,百龙有职驱鼋鳌。
空中甍桷森然见,天上云霓不得高。
穆穆冕旒严帝制,纷纷牲币自神皋。
不知岳帝从何帝,要是天曹各有曹。
南极祝融炎剑戟,东方太皞却旌旄。
若容羲仲篡羲叔,亦许帝舜囚帝尧。
牛斗吾乡如失位,奎娄鲁野岂专朝。
人间职分已颠倒,愿正天纪尊嶢嶢。

雪中怀水云馆

宋代 晁说之

六出花头万叠波,水云馆前不肯过。
玉鸾素面如相语,人间清兴今如何。

以李约交游晚岁重为韵作五绝句别韩二十七

宋代 晁说之

菡萏露不迟,蒹葭霜岂晚。
我生宁免愁,别离无近远。

刑曹再赋二绝句弥佳不得不报

宋代 晁说之

不肯将身入八关,判司虽屈胜如闲。
汉庭富贵人何限,毕竟文章属小山。

一舍

宋代 晁说之

一舍终朝得自容,强如平昔慰涂穷。
炉心搜火分香烬,砚首融冰护笔锋。
愁极偶逢醽醁酒,梦回犹待景阳锺。
庙堂未肯驱胡骑,四海九州思会同。

趋延安过野猪岭

宋代 晁说之

堑峭十月寒,一步不得整。
如何骑鲸客,来度野猪岭。
遥语谢康乐,尔辈易清省。

赠别蓬莱簿林希孟子醇

宋代 晁说之

吾友陈无己,文会班生庐。
是时与林侯,有若同队鱼。
相见元无约,相别讵有谟。
那知数岁後,聚首如当初。
眷言二三子,今来安稳无。
意气充眉宇,比昔姣且都。
乃见松与柏,不似柳与蒲。
怜我守枯禅,谈笑便甘腴。
何如又为别,泪下青霜俱。
男儿志四海,不辱黄金躯。
试看习主簿,穷悴能著书。

送许同夫赴江宁知录

宋代 晁说之

风棱索索许子伯,轺车督邮声赫赫。
裔孙德似官亦同,独乘瑞雾开羽翮。
金陵城里春色多,疑是六朝旧金碧。
只宜细看後庭花,慎莫垂泪江家宅。
吴醥那解城离肠,嗟余自是思归客。
荷叶开时杨梅熟,江南江北遥相忆。

次韵郭帅和杨使者张茶马溪庄诗

宋代 晁说之

才气雄豪夙会神,暂劳旌旆远荣身。
使华灿烂高秦岭,笔阵纵横落渭滨。
音出琼瑶疲讽诵,韬轻虎豹贵和亲。
何妨戏作蜂腰句,要看时宜折上巾。

咏老

宋代 晁说之

脚踏浮云身已老,访道修行恨不早。
曾见商周全盛时,不及唐虞古风好。

洪泽守闸和二十二弟韵

宋代 晁说之

小舟洪泽叹嗟余,欲说人间孰得如。
蝙蝠倒悬徒颉颃,猕猴徐步谩趑趄。
岁穷云际行求雁,日暮溪头坐羡鱼。
何处长风万里浪,龙盘鳌拚蜃楼居。

送陕西运使陆郎中

宋代 晁说之

二十年来关内客,眼明太华高太白。
今日前驱使者旌,鸡舌香余新日月。
春初胡骑逼王城,公在城头佐天策。
将兹胆略抚西戎,萧关远尔无坚敌。
便使秦人胡告饥,轺车与尔同休戚。
唯应拂拭旧题名,几人身在空相忆。
为我寄谢钱都统,鬓间胡许霜雪积。

说之方忧韩公表大夫疾遽致仕乃蒙传视送陈州王枢密

宋代 晁说之

布种无多寡,收穫几丰凶。老农知岁异,远贾务日同。

孰是勉无德,莫非矜有功。君何谢事早,两世有四公。

谢圆机除祟赋

宋代 晁说之

祟鬼当年曾蹔解,赋成今日永嘉祥。
无烦铸鼎图群象,可笑时傩逐毕方。
荡涤辞源能澎濞,诛锄笔阵更光鋩。
此身强健余何事,枉是灵均叹国殇。
晁说之

晁说之

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晁说之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464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