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重游戒坛潭柘二寺得诗六首示嘿园宰平因寄堇腴 其三

重游戒坛潭柘二寺得诗六首示嘿园宰平因寄堇腴 其三

清代 陈宝琛

骚情满僧壁,贤王诗集唐。天教十年閒,踏遍山山苍。

再出事已非,朝露况不常。想当抽思初,时上高阁望。

一气焉可辨?浑河长自黄。朅来荫庭树,爱此召伯棠。

俗缁侈檀施,伟哉选佛场!

诗人陈宝琛的古诗

次韵答旭庄

清代 陈宝琛

大患吾侪正有身,异于禽兽始为人。忧来老我难归隐,书至知君又食新。

未死发肤终自惜,平生肺腑几相亲?乱棋满局须看竟,万一残年作幸民。

次韵答实甫见赠即送备兵钦廉

清代 陈宝琛

相逢容易鬓成斑,海峤孤臣亦赐环。一去真同华表鹤,卅年重见太行山。

还君使节蛮夷长,老我生涯木雁间。擅壑专邱犹未餍,可堪尘土涴衰颜?

郑友其大舅招饮偕寒亭观旧植梅 其三

清代 陈宝琛

三九欠寒翻作热,一冬无雨颇妨花。先开意若相回避,桃李非时且吐葩。

十一月十七日天心阁雪中吟集肖韩视长至次韵见怀之作三叠前韵

清代 陈宝琛

犯寒赴诗盟,人至雪亦至。读君日至作,作我一阳气。

君诗妙句法,直逼吾正字。坡谷世则无,朱弦自抗坠。

廿年溷闾里,自笑不夷惠。道情任真率,惊俗敢标置?

君何笃嗜痂?信我言匪伪。颇思就商定,鸡肋忍卒弃?

毋为公子恭,猥执侯生辔。虚堂北风厉,病肺戒增瘵。

流光足可惜,夙抱盍一试?愿持邹峄言,夫志气之帅。

钱文端陈群夜纺授读图

清代 陈宝琛

乌私何意达宸聪,盛世堂廉骨肉同。一德赓歌彰圣善,百年慈孝见流风。

累传犹食诗书旧,馀绪曾褒缋画工。辉映机声灯影卷,卷葹福泽孰如公?

同澹庵闇公访松旧慈仁寺三松萎其一矣

清代 陈宝琛

双松代以三,顷来已一枯。虽非元明旧,挺立仍不孤。

我昔见松始,中兴正多娱。刹那五星终,寺燬祠亦芜。

朝市不自保,况此曲瘁株。澹庵欲留真,岁寒趣为图。

缅怀乾隆世,七庙雨露濡。孑遗幸相守,冰雪何岁无。

还复成双松,后先焉可诬?勿袭广雅误,谓与渔洋符。

丁髯熟旧闻,考證能辞劬。

仲勉今腊亦七十矣写楼前松寄之六十年前同让书其下也并题二绝 其 ...

清代 陈宝琛

此纸储藏近百年,此松更是百年前。乾隆御笔亲研写,持较观音像孰贤?

王石谷山水巨幅详载实笈三编蒲生子雅得之为题二绝 其二

清代 陈宝琛

弓玉都亡宝笈空,飘零犹未出寰中。今年虐暑张厅壁,抵得刘褒画北风。

松图写赠伯严世老弟七十双寿

清代 陈宝琛

阅尽冰霜辟尽尘,天风长岁助吟呻。同心离立谁伦比?举似山中负戴人。

赠升吉甫尚书

清代 陈宝琛

人中屈轶孰如公?劲草天留抗疾风。百折不渝回日志,万言应悟徙薪忠。

靖康至竟阶安石,臣靡终须殪有穷。行幄从容近黄发,可摅所学补天聪。

宽孙世讲画梅得自庭训顷将南游手书画便面为别赋谢即以赠行 其一

清代 陈宝琛

论交三世忝年家,翰墨临分喜拜嘉。住惯北方耐风雪,却寻邓尉貌梅花。

次韵濩斋病后入直作

清代 陈宝琛

固知无补忍言归,微愿平生事事违。好梦已随芳草远,旧人渐似曙星稀。

出门宿潦深盈尺,举目阴云黯四围。失喜涉旬见颜色,病馀相视慰輖饥。

题明翰林院检讨王孟扬称遗像

清代 陈宝琛

空山孤露读楹书,早直承明扈属车。孔雀有文宜见絷,芳兰既服忍终锄?

一川还往瞻衡宇,十子才名照里闾。仙女碑题高士传,沈吟少作重欷歔。

鼓山晏师坐处结一小寮颜曰听水得八十字

清代 陈宝琛

听惯田水声,时复爱泉响。循崖临窈深,入崦息夷敞。

老禅风烟寥,枯涧草木长。活活隔岭流,日夜遂孤往。

僧闻试函笕,我倦借轩榥。危滩梦中遥,连雨心上爽。

独寐惭人宽,六凿谢天养。以兹傲愚溪,西亭在乡壤。

访旧七首 其四 龙树寺槐

清代 陈宝琛

城南老槐多阅人,未料世事日日新。精庐幸免兵火烬,其奈时尚憎陈因。

佛移僧逐换青垩,榜书楹句摧为薪。昨闻代者又殊好,趣撤墙屋重经纶。

我来避嚣值喧閧,匝地瓦砾天灰尘。落成突兀定何许?不惜一掷千万缗。

为槐装点失槐养,何爱争此荒寒滨?半聋诗人昔居此,楼外方沼饶游鳞。

魂归绕槐或三叹,古意灭没从谁陈?

十一月十六日望耕亭晚眺追怀枚如丈

清代 陈宝琛

满院梅开忍就看?却从亭角望檐端。横流泉下能终免,来日山中正大难。

乡国献徵从此绝,平生诗稿失公删。山庄插架犹三万,知作空华过眼观。

温旭初出示董恽书画册留题双溪寄庐

清代 陈宝琛

双流合响如听乐,四树连阴胜结茅。赖有寄庐温处士,评书说画算新交。

二月二日温毅夫御史招同访松旧慈仁寺

清代 陈宝琛

街西三寺无一存,慈仁独以松留痕。双松成三久代嬗,望古销尽渔洋魂。

山光满镜昔登阁,戒公息叟遗孤墩。顾阎龛火接凉翠,中有梵籁无尘喧。

讵知转眼便泡影,窑像指画同泥洹。三松倔强天所赦,物外不动宁非尊?

人间何世独也正,后秀足可追金元。欲知未来视过去,诗成图就吾何言!

海天阁成属有北行留别山中诸子

清代 陈宝琛

东坡六十一,始规白鹤峰。明春乃落成,我龄适与同。

屏居越两纪,一壑甘长终。谁知无心云,去住随天风。

兹山匪广峻,横舍环玲珑。脉络系全闽,却居闾井中。

引泉溉新竹,对月哦古松。固虑佚老办,不为山灵容。

欲别谢知爱,所期信无穷。行藏吾自审,不用哀龙钟。

任瑾存以其远祖景泰七年诰轴属题盖其先德抱持于兵燹间仅存者 其 ...

清代 陈宝琛

文字缘深见象贤,清诗美政本家传。三纲不信今真绝,犹宝丝纶景泰年。

陈宝琛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746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