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升吉甫尚书

赠升吉甫尚书

清代 陈宝琛

人中屈轶孰如公?劲草天留抗疾风。百折不渝回日志,万言应悟徙薪忠。

靖康至竟阶安石,臣靡终须殪有穷。行幄从容近黄发,可摅所学补天聪。

诗人陈宝琛的古诗

访伯平吴门 其四

清代 陈宝琛

只无馀暇与论书,篆隶寻源愧不如。一艺可怜关世运,未应结习便能除。

四月二十夜试院赋呈李荫墀唐春卿二尚书

清代 陈宝琛

一笑重来选佛场,冬烘换得满头霜。横流无地容刍狗,古道何人惜饩羊?

旧侣贞元犹作健,遗音正始末全亡。他年追忆还疑梦,官烛花残月半廊。

庸庵尚书用瓯北先生韵重游泮宫诗徵和寄答四律 其二

清代 陈宝琛

出水龙驹便不群,曾观少作气淩云。风流郑莫香遥爇,名德丁黄席诸分。

珠树诸昆看竞爽,楹书仍世挹先芬。平生所学端无负,思乐能忘旧藻芹?

尾犯 雁字

清代 陈宝琛

何恨苦笺天,天迥塞辽,风送如墨。旋整还斜,织秋光成画。

霜信紧、凭伊报与,旅愁深、无人会得。弋矰休篡,万里南来,防有上林帛。

年年劳远目,倚阑处、险断消息。那计东西,悔春泥留迹。

谅生性、随阳难写,拟名流、书空太剧。乱鸦更迭,凤泊鸾飘谁惜。

蒉斋和诗见怀叠韵再寄

清代 陈宝琛

安排渔具号天随,晞发沧洲已悔迟。善病无方苏渴肺,懒吟有分赦愁髭。

露兰香悴宁论服,风叶秋深各自知。赢与宾鸿镇来往,海天南北一情丝。

访伯平吴门 其二

清代 陈宝琛

卅年寥落几同年,相见都应雪满颠。还是沅湘耆旧盛,兴来拟趁洞庭船。

五月十三日公雨招饮张忠武别业有诗次和

清代 陈宝琛

岁运如环又在丁,万方兵甲几曾停。孤行报主心虚赤,九死为神骨故青。

门馆年来长寂寂,须眉公等并星星。酒阑忍泪看遗像,扈圣康时傥效灵。

京女摹唐六如班姬纨扇画本漫题一绝

清代 陈宝琛

年芳早晚有秋风,怀袖宁能胜箧中?会得宵游辞辇意,赋才何假五言工!

净师别于鼓山二十馀年矣顷复相过抚今感旧赋呈

清代 陈宝琛

横街诗梦卅年痕,又向王城话水村。小草出山惭欲死,孤云恋日黯无言。

人间龟筴从何问,泉下韦弦定几存?谁信相随衾影地,哀时长有独醒魂。

仲勉今腊亦七十矣写楼前松寄之六十年前同让书其下也并题二绝 其 ...

清代 陈宝琛

此纸储藏近百年,此松更是百年前。乾隆御笔亲研写,持较观音像孰贤?

听水斋杂忆 其八

清代 陈宝琛

荔丹行及落成时,来共含晶夜召箕。此事居然龟筴验,兰君去后更谁知?

四月二十日割额瘤作

清代 陈宝琛

不材而寿乃生瘿,几死散人与木等。初但一粟渐如樱,隆起盥颒动为梗。

爱我誉之为肉珠,證以黄檗额发炯。珠名则美疣实赘,坐大谁能摘梅杏?

养痈不割且自溃,毒螫内侵恐成眚。饰巾待尽年复年,卒累医师试锋颖。

忍痛须臾古恒有,苟全斯世已过幸。愤甚或察贾逵忠,斫取要异杜预颈。

天庭顿豁障碍去,还我本来镜中影。寸肤亦是遗体馀,齿发并收共一皿。

题邓铁香鸿胪遗墨

清代 陈宝琛

铁画霜棱肃我襟,人天何限别时心。一从谏疏明朝断,驯见神州大陆沈。

往日回思真可惜,众芳萎绝更谁任?卅年留得荒滨叟,来对西山说邓林。

寓斋杂述 其五

清代 陈宝琛

隘巷车辚辚,知是沈十二。入门便说诗,晷尽炳烛继。

坐月绿净亭,此景犹梦寐。因话百步廊,却忆信州试。

半生较仕隐,一笑总儿戏。离合虽偶然,心情逐年异。

莫辞会面数,得暇正不易。净拂竹间床,少须严羽至。

过青岛晤刘幼云属题潜楼读书图时欧洲搆兵岛亦戒严

清代 陈宝琛

三年一面九回肠,楼外沧尘恐又扬。四海曾无床可坐,群书容有壁龙藏。

玄黄龙战今方始,潇晦鸡鸣古所臧。大好家居犹自坏,枝栖萍寄事寻常。

和仁先词龛海棠

清代 陈宝琛

深房复幔护红芳,无那春风比虎狂。照睡犹持通夜烛,乞阴虚爇彻天香。

画师百感成丝鬓,名友相怜尽断肠。曾及盛年参彦会,禊辰频醉国花堂。

瀛台侍直七月至九月得十六首 其五

清代 陈宝琛

放船未怅失花时,犹及荷云覆绿漪。三十年前桥上过,虹腰圣藻几时窥?

王石谷山水巨幅详载实笈三编蒲生子雅得之为题二绝 其二

清代 陈宝琛

弓玉都亡宝笈空,飘零犹未出寰中。今年虐暑张厅壁,抵得刘褒画北风。

文文肃震孟致刘练江职方永澄手札十通为露苑题

清代 陈宝琛

文肃释褐初,明祚已衰晚。讲筵屡纳诲,入阁未席暖。

一瞑桑海前,卷怀不复展。所契刘职方,早夭党祸免。

平生切劘雅,累札见恳款。断断辨清介,意故鄙熟软。

任事先知人,朝局适与反。可知志节士,穷达言必践。

束帙还黎侯,追味犹潸泫。

枚如丈和前诗忆及石鼓三叠奉教兼约后游

清代 陈宝琛

弹指一星同听水,山中风物亦翻新。灵源自泻空岩月,老树能忘大地春。

戒酒东林谁主社,寻诗南涧不逢人。篮舆若续穹楼梦,佛火僧钟是切邻。

陈宝琛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746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