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清官良齐宗亲黔游得王文成铜像其师三岛中洲毅为之记装卷属题 其一

清官良齐宗亲黔游得王文成铜像其师三岛中洲毅为之记装卷属题 其一

清代 陈宝琛

谪宦龙场讲学年,铸金黔徼衍薪传。不图私淑瀛洲客,载上归舟到日边。

诗人陈宝琛的古诗

同艾卿珏生观荷胜芳

清代 陈宝琛

纪陂之荷高逾丈,叶大如伞柄成杖。幽姿远世不著尘,清馥入秋已添爽。

红衣左亸迭迎艇,缟袂右回似避桨。主人筑室中花立,花外苍苍尽苇荡。

昔贤以莲比君子,有分吾及见消长。刺船北泊俱盛颜,卌载回风等反掌。

金鳘旦旦香满载,此福故知难卒享。营田二淀莫复问,野获慰情且恣赏。

万善殿西两侍臣,擘菂拗筒话畴曩。

劳韧叟卜居涞水赋诗留别次韵奉和

清代 陈宝琛

梦梦此醉视穹苍,去雁冲寒别旧行。忍见衣冠同一劫,得安耕钓即兰乡。

相知兰臭宁伤晚,未死葵心总向阳。终就岩泉分勺饮,不须清浊问沧浪。

题杨子勤日知荟说讲义印本后

清代 陈宝琛

圣清极盛稽乾隆,十全五福基补桐。初元日知裒少作,檃括四部光熊熊。

六传神孙缵祖绪,遁野听训畴司聪?从臣奉敕上讲义,经纬经史观其通。

间徵前事神毖后,长源敬舆孰与忠?暝思晨写斋祓进,对越陟降孚渊衷。

廿年龙德有潜见,远蹑王迹都岐丰。是编在御资出治,留副私邸星垂终。

改元臣齿正七十,门下称寿群希风。聚珍排印旬月毕,为国龟鉴流无穷。

君之撰述重域外,匪独文同心理同。圣功王道乍睹此,得勿纸贵沧溟东?

几馀讲筵本家法,嗫嚅世莫疑是翁。

登岱同伊仲平徐梧生榕生兄弟 其五

清代 陈宝琛

南下随涧流,路回涧忽避。稍东蹴乱石,活活浅可揭。

陟冈见广坪,明灭石经字。龙泉出其巅,下与涧水会。

洗成一片雪,渟滀有馀地。临流听未餍,閒道蹑我至。

龙庵便食宿,折补昨失睡。梦魂在何峰?是处响湍濑。

过觉生寺观华严钟庭中盘松亦数百年物也戊午九日节庵招集其下

清代 陈宝琛

万寿移来永乐钟,铸金年恐后庭松。曾陪髯叟作重九,不扣禅扃经十冬。

古绿千钗相映带,洪涛一杵互撞舂。未随估舶沧瀛去,请雨香花久失供。

馆故甲必丹叶来宅叶盖土人拥以平乱者既因惠潮客民不协质成于英人 ...

清代 陈宝琛

螳雀相乘鹬蚌持,开门延敌悟来迟。扶馀尚乏虬髯主,枉睨中原劫后棋。

宋琢绿石兰亭图砚拓本为林甥磊斋题 其一

清代 陈宝琛

禊事留真及爱鹅,此才温谢较如何?残山举目均兴感,淳祐宁能比永和。

挈复儿登邻霄台

清代 陈宝琛

吾年似汝登高日,四海兵戈望中兴。卌载风云随过鸟,一身林壑学枯僧。

此怀正恐儿曹觉,世事元非我辈胜。西下夕阳东去水,朅来凝眺最高层。

董季友属题其母杨太夫人麻姑载酒画帧

清代 陈宝琛

梁溪三杨盛文藻,生晚吾及见女孙。笄年随宦老就养,诗画清丽知渊源。

曩交仲子爰及季,隔幔时获聆清言。为图散花会微旨,忏除结习皈祇洹。

谁知桑海并亲见,此画无亦元机存。神仙狡狯夺造化,平陆胥溺能勿援?

尘扬水浅故眼熟,傥起昏垫开衢尊。人天十载百感集,剩对季子追梦痕。

画中有诗况手泽,仙坛记在试一论。

七月廿五夜山中怀蒉斋

清代 陈宝琛

东坡饮啖想平安,塞上秋风又戒寒。此别岂徒吾辈事,即归能复曩时欢?

数声去雁霜将降,一片荒鸡月易残。独自听钟兼听水,山楼醒眼夜漫漫。

沪上舆蒉斋会话 其三

清代 陈宝琛

却将诙笑洗苍凉,三夜分明梦一场。记取吴淞灯裹别,不须寒雨忆洪塘。

题韧叟滏麓归耕图 其二

清代 陈宝琛

甘澍旬来遍近畿,谁知中禁屡诚祈。潜龙民物何曾释,说与遗黎恐涕欷。

画松赠袁行南中丞

清代 陈宝琛

朔漠冰霜西域雪,鍊成直干故森森。重支大厦求梁栋,此木从来不二心。

平斋有书枉存并视近作次韵奉和

清代 陈宝琛

八表氛祲积不澄,海壖雾雨木生冰。起楼无地规多景,磐石何年颂中兴?

谁遣淹留长作客,自怜老秃渐成僧。闻君诗兴犹如旧,能忘宣南盛集灯?

自威雷斯雷乘火车至大白蜡书所见

清代 陈宝琛

凿空真成绝迹行,祇怜乱木不知名。烧痕匝地看俱尽,黛色参天尚幸生。

画松寄节庵

清代 陈宝琛

节庵老矣惟添节,我亦空怀铁石肠。阅十五年偿一诺,可怜人世几沧桑!

听水第二斋落成幼点嘿园同赋 其一

清代 陈宝琛

无意溪行讨得源,廿年如梦漫留痕。平生事事蹉跎过,犹及衰残筑此墩。

出永定门里许有松横偃孑立道旁画以传之

清代 陈宝琛

不惜道途老,终伤气类孤。年来兵马过,天幸免樵苏。

爱苍倡脩宛在堂诗龛见寄二律赋和 其二

清代 陈宝琛

林谢耆英不可留,邳州博野亦山邱。十年里社斯文尽,万事沧桑我辈休。

史料一朝正阳集,才名并代海藏楼。天然坛坫雄旗鼓,下视螺烟是橘洲。

艮儿生

清代 陈宝琛

两儿生及我趋庭,摩顶犹期遗一经。风木八年桑海换,头颅如许说添丁。

陈宝琛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746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