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胫肿复作夜梦蒉斋

胫肿复作夜梦蒉斋

清代 陈宝琛

魂何来此岂其仙?驾海乘风路万千。地下相思应更苦,天南独客有谁怜?

馀生病尰归犹及,穷岁幽忧死傥贤。三岛十洲粗一览,与君恨不卅年前。

诗人陈宝琛的古诗

温旭初出示董恽书画册留题双溪寄庐

清代 陈宝琛

双流合响如听乐,四树连阴胜结茅。赖有寄庐温处士,评书说画算新交。

天津海光寺禊集得缠字丁卯

清代 陈宝琛

临河循例会群贤,海上羁栖又一年。积雪涉春都作水,连阴逢霁似关天。

相从携酒同登阁,有兴褰裳与刺船。岁岁祓除兵未寝,可堪南望战氛缠。

三月廿四日再访小帆韧叟涞水村居 其三

清代 陈宝琛

同是人间待尽身,菰芦心事愧遗民。朝朝掉鞅金鳌路,犹自冠裾托侍臣。

访旧七首 其六 南北河泊荷花

清代 陈宝琛

卅年蓄泪来观荷,南泊渐淤花不多。单车犯雨就北泊,但见葭菼风挼搓。

柳翁圭翁携手处,破船偃岸虚清涡。吾曹冠佩死未悔,花又何罪天荐瘥?

游尘填涨十刹海,谁念郊野遗姝娥?旱摧潦败及今尽,不树胡刈宁由他?

张王醉魄不可起,诗记默诵重滂沱。欲行不忍数回顾,老柳空腹吾苍皤。

送仲勉之官云南 其三

清代 陈宝琛

襁褓为兄弟,廿载相扶将。自为仕宦驱,乃各天一方。

吾归汝却出,欢短悲日长。无由奉车杖,梨枣况母傍。

六人近存半,叔兮髭亦霜。暂同镜中影,断雁犹成行。

期汝以五年,听泉还对床。吾衰总汝待,毋倚身健强。

婉女归林以蓝氏女学压装并书以勖

清代 陈宝琛

卅龄始生汝,而汝兄姊殇。娇小得母心,晨夕不离旁。

虽乏经史训,闺诫颇已详。有家吾所愿,有行汝则伤。

矧怀漆室忧,及兹海波扬。加笄礼草草,遑暇检嫁箱?

自来祥女归,能券家道昌。绵绵文忠泽,四叶流馀庆。

汝婿英妙年,木天欻回翔。科名岂毕事,乔木希前光。

勿倚命服荣,黾勉实尔襄。词翰固小技,纂绣亦寸长。

恭俭慎初终,忠孝相扶匡。汝家有祖姑,信州屹祠堂。

我昔表合祀,办香敬维桑。闻当京居时,椎髻罗缥缃。

自非宅澹静,何由淬明强?兹编汝童习,汝母亲丹黄。

百读尚未厌,终身何不臧?庶几敝帚享,抵赠千金装。

送胡瘦唐归江西

清代 陈宝琛

涉春行不留,胡子未为恝?矧兹岵屺望,久矣昏晨缺。

亭林伤陆沈,益惧人纪绝。嗟君一束管,沥尽方寸血。

东风日夜吹,新绿柳成列。庐阜吾能忘,西山子忍诀?

嗟书寿二老,世事不可说。或者念我曹,谢祠花底别。

题张韵舫眠琴小筑填词图

清代 陈宝琛

张侯倚声得琴理,作图乃学吾宗髯。绿云绕屋手亲补,只欠撅玉春葱尖。

花閒兰畹盛宗别,芬芳悱恻风骚兼。辛刘清雄周柳婉,末派往往偏洪纤。

君如白石审乐谱,慢词小令随挦拈。陔馀一官托吏隐,自弄三影辞郎潜。

四愁有客足顽艳,榕阴赓和霜豪铦。冰弦避俗那索解,命啸颇可忘凉炎。

比来竹崎名典榷,偷减渔笛招江蟾。溪山信美助天籁,礼数况免城中严。

盛秋愿聆水仙操,溯潮洗耳烦针砭。

次答苏盦九日书来以诗索和并言与稚辛纵谈之乐

清代 陈宝琛

培风在下御而行,宜若登天不可名。一代诗豪舒眺远,万钧国重著肩轻。

最难飙馆联双璧,犹许霜钟接两京。承正图南元有待,苍苍浑是积阳成。

柯凤孙上元留王静庵夜话诗稿为王复庐题 其二

清代 陈宝琛

人间何世复何言,相视麻鞋剩泪痕。裂帛一湾澄碧水,投诗还酹独清魂。

博沅叔招集同馆四十二人会饮藏园即席赋呈

清代 陈宝琛

残梦能忘认启单,登瀛大拜盛衣冠。诸公犹及当平世,妙选何曾是旧官。

禾黍旧京墟欲盏,云萍人海聚原难。羡君自拥书城老,酒罢丹铅尚校刊。

题几道示子璿诗卷子 其一

清代 陈宝琛

航瀛学子岁如林,谁信神州坐陆沉?端合庄书千万本,遍悬横舍作南针。

爱苍倡脩宛在堂诗龛见寄二律赋和 其二

清代 陈宝琛

林谢耆英不可留,邳州博野亦山邱。十年里社斯文尽,万事沧桑我辈休。

史料一朝正阳集,才名并代海藏楼。天然坛坫雄旗鼓,下视螺烟是橘洲。

庸庵尚书用瓯北先生韵重游泮宫诗徵和寄答四律 其三

清代 陈宝琛

四海人知花近楼,淞江一卧廿经秋。梦争王室追寒日,老厌兵尘望故邱。

黉宇得无成鞠草,儒冠久不敌兜鍪。卧碑童习犹能诵,谁识行藏有壮猷?

霜叶飞 落叶用梦窗《九日》韵

清代 陈宝琛

一秋无绪。霜天里,朝朝风萚辞树。夜长还要警孤眠,听打窗如雨。

更恻恻、危枝倦羽。添薪虚忆庭槐古。尽唱彻哀蝉,甚处觅、题红那管,客衣缁素。

长记九日江亭,商飙猎苇,此题弱冠曾赋。而今人亦秃成枯,赢共阶蛩语。

忍撇却、乾梢断缕。飘零休便随流去。但保得、冬心在,转绿回黄,是归根处。

荫坪叠落花前颌四首索和己未及今十年矣感而赋此 其四

清代 陈宝琛

底急韶华不我留,馀春惜取曲江头。纵横满地谁能扫,高下随风那自由?

几树棠梨差可馆,旧时花萼岂无楼?夜阑犹剔残灯照,心恋空林敢即休?

为赵孝陆录绩题夜纺授经图

清代 陈宝琛

读书贵大义,母教养以蒙。先入圣贤言,终身得所宗。

赵子早掌制,望实曹司隆。不远元规尘,归卧北窗风。

未忘儿时味,为图拟钱洪。两贤生全盛,扬显随遭逢。

而子际桑海,偕隐黄李同。拳拳教忠训,养志亦已丰。

图成阅五稘,徵题及衰翁。因思试院夜,官烛同摇红。

遗羹我不逮,戏綵君犹童。永言树背萱,视此岁寒松。

力轩举医隐庐

清代 陈宝琛

力子治小学,而以通于医。五十守田里,不与金门期。

偶为人海游,想望中兴基。儒术世弗尚,顾被方技知。

维时急变法,二圣方宵衣。宗衮非间平,硕辅无韩琦。

大患讳自养,责效剂和微。传宣无虚晨,赏赉使遝驰。

郭玉之所怖,越人固见几。有庐城西南,爽垲于病宜。

花竹与果蓏,适情兼

春阴和含晶韵 其四

清代 陈宝琛

似闻鶗鴂隔花鸣,百五匆匆记不清。及未雨时烦作计,便成烟去那忘情?

无风帘幕仍香篆,如水楼台更笛声。还是海棠沈睡好,枉烧银烛问蟆更。

苏盦避暑大连来书录后村哀惠州弟诗及注并示以近作云残年况味今参 ...

清代 陈宝琛

残年如寄让先归,少待黄泉有见时。岁岁相望艰一面,只将死别当生离。

陈宝琛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746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