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濑川浅之进厦门别后顷来主东方文化会事喜晤感赠

濑川浅之进厦门别后顷来主东方文化会事喜晤感赠

清代 陈宝琛

旧欢已是廿年前,君亦苍颜我秃颠。大陆海田凡几变,同文唇齿最相怜。

芳时一盏劳追话,秘阁千函待续编。炳烛馀生更何冀,倘销兵气耀奎躔。

诗人陈宝琛的古诗

次韵答几道即以赠别

清代 陈宝琛

懒云恋山无定姿,趁钟随梵依耶毗。江风破禅堕奇句,一笑短发奚能为?

昨来竹窗论笔势,灯花如豇薤倒披。据梧倚树百虫绝,仰睇箕斗光参差。

怪君说诗竹感事,犀照万态穷魖夔。但论风雅今亦衰,君持古心将向谁?

排场文字假君手,鉥剧肝肾翻招疑。盛年拄腹端且好,幸宝子墨怀侧釐。

阴崖阳谷各有向,莫与寒木愁春曦。畹兰凝霜菊未秀,何以赠君惟卷葹。

江潮上下别后思,行矣勃碣寒生澌。道逢损轩烦寄讯,劳苦邯郸带下医。

寓斋杂述 其一

清代 陈宝琛

危时群患贫,僦宅乃竞贵。到京三月近,始得数间庇。

地偏便閒放,屋老称朽迈。故家道咸遗,馀韵但槐桧。

承平一俯仰,顾我况亦寄。轩窗取透凉,未为墐户计。

忍冻能及春,庭花可一醉。

六月初一日漱芳斋听戏 其二

清代 陈宝琛

一曲何戡触旧悲,卌年看举寿人卮。相公亦是三朝老,宁见椒风受册时?

谢节庵惠寄玉菌

清代 陈宝琛

陵山雨过菌迸生,故人茹薇配作羹。飞车速将及退食,香夺檀炷光玉莹。

半生槃涧餍此味,老顾拜惠如尝新。我如禅诵子守塔,每饭无著思天亲。

烹鱼溉釜付忾叹,斋素自养心源清。手栽松桧正愁槁,破晓膏沐都向荣。

髯乎一饱对嫩旭,野芹信美何由陈!

次韵答周沈观

清代 陈宝琛

耻同农圃较肥硗,休暇林泉乞把茅。槁壤及今犹望泽,危枝何处得安巢?

不材老我输文木,共济须君愧苦匏。啸傲名园春物足,看山倘更过西郊。

温旭初出示董恽书画册留题双溪寄庐

清代 陈宝琛

双流合响如听乐,四树连阴胜结茅。赖有寄庐温处士,评书说画算新交。

舟中忆爪哇之游杂述八首 其五

清代 陈宝琛

承平重海禁,金钱防外流。顾利市舶榷,不为人满谋。

潭潭白玉堂,车马拟王侯。岂无邦族念,老死沦炎洲。

输税既不赀,遗产常见收。故知莫我谷,欲归宁且留。

覆车纵弗戒,怀璧庸非尤?新喜诏改制,吏良政傥修。

喁喁向北极,犹是赤子俦。

沈臞禅画梅册盛季莹所藏节庵每叶有赞

清代 陈宝琛

画尘论奇画更奇,不似而似世鲜窥。槎枒肝肺偶一吐,华光叙衽况补之。

画家上乘师造化,造化之始将谁师?纵横屈伸无不可,如佛变现穷言思。

盛子宝藏取自怡,梁髯赞叹犹费辞。冰心雪魄三百载,欲下转语还然疑。

柯凤孙上元留王静庵夜话诗稿为王复庐题 其一

清代 陈宝琛

蓼园墓草几经霜,犹有门生捧办香。隔巷春回又元夜,更谁镫下说同光?

哭司直

清代 陈宝琛

病深始悟世无医,伤性残生悔已迟。廿载未乾当室泪,一贫难塞倚闾悲。

庾尘不污归无忝,陶幕相依死有知。槁木成灰犹汝恸,遥怜痴叔鬓如丝。

天津海光寺禊集得缠字丁卯

清代 陈宝琛

临河循例会群贤,海上羁栖又一年。积雪涉春都作水,连阴逢霁似关天。

相从携酒同登阁,有兴褰裳与刺船。岁岁祓除兵未寝,可堪南望战氛缠。

题文衡山自书西苑诗十首

清代 陈宝琛

怀旧金风采此篇,流传已是百年前。词臣多寿还多幸,身及承平侍讲筵。

惜秋华 看菊罗氏园用梦窗韵

清代 陈宝琛

似此风光,便归来栗里,成何怀抱。种菜闭门,英雄也曾埋照。

秋花瘦本输春,却省得、禽喧蜂扰。只惭愧,衰颠渐秃,乞枝簪帽。

容易见花老。趁萧晨转暖,霜姿端好。晚节淡交,可许苇杭频到。

长年苦费浇培,剩自怡、地偏园小。看了。恐寻芳、素心人少。

闻伯茀寿富仲茀富寿兄弟死耗

清代 陈宝琛

朝衣就市痛冰清,赴死还看好弟兄。有子多应思我友,此才难得出宗英。

倚楹一泪几成罪,临穴同歼岂为名?长忆城南相送日,尔时厝火故承平。

重游戒坛潭柘二寺得诗六首示嘿园宰平因寄堇腴 其二

清代 陈宝琛

入门眩丹碧,千佛阁一新。戒坛胜在松,贵是辽金陈。

一松插霄立,苍黝不见鳞。一松称卧龙,抉石根如轮。

孙枝亦屈铁,偃蹇不可驯。其一虽空心,要与栝柏邻。

独怜活动松,怛化逾廿春。生邀宸翰赏,死作僧厨薪。

琳宫有兴废,古木烦见珍。

八月十二夜期幼点不至时听水斋补葺未竞晓坐池上楼即事柬幼点

清代 陈宝琛

蝉响枫容已变秋,满衣清吹自凭楼。缘枝松鼠如飞过,逐饵池鱼一月休。

昨夜月明无客赏,多年屋破累僧修。意君病退诗魔在,持赠山云待梦游。

乡试赋得霜高初染一林丹

清代 陈宝琛

费尽清霜染,初成一树丹。秋痕增绚烂,天意洗荒寒。

蠹叶披云锦,虬柯灿海珊。燕脂谁乍洒,雁影昨低盘。

斜照中边彻,西风昼夜乾。斋钟枫阪寺,画稿蓼花滩。

绮丽春光并,高华晚景难。瑰材逢圣代,臣节寸忱殚。

枚如丈和前诗忆及石鼓三叠奉教兼约后游

清代 陈宝琛

弹指一星同听水,山中风物亦翻新。灵源自泻空岩月,老树能忘大地春。

戒酒东林谁主社,寻诗南涧不逢人。篮舆若续穹楼梦,佛火僧钟是切邻。

朱二子涵留宿寓斋得诗四首 其三

清代 陈宝琛

伤时痛逝老尚书,闻说聪强渐不如。别十七年千万绪,怕从公语且归欤!

题傅沅叔藏元椠通鉴初印本 其二

清代 陈宝琛

桑海迭番谁此寿?丹黄穷岁似无官。新收宋椠供雠比,百衲何如璧最完。

陈宝琛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746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