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徐湘蘋女史花卉册 其二

题徐湘蘋女史花卉册 其二

清代 陈曾寿

泼墨犹疑泪未乾,一花见佛事辛酸。名园拙政珍遗印,漫作吾丘倒好看。

诗人陈曾寿的古诗

哭巽女二首 其二

清代 陈曾寿

昔汝襁褓时,最为大父怜。挈眷予北征,亲抱临舆箯。

情景犹昨日,回忆何凄酸。长成适外家,吾母意所欢。

俜伶拜辞祖,泪下如涌泉。相视惨至骨,尽室皆潸然。

汝婿称谨厚,众雏亦娟联。福报岂云薄,绝少开容颜。

神伤丧乱际,胆破畏途边。诸孙怜幼痴,号泣环我前。

人生岂有此,老泪为枯乾。

众异寄和予曩岁张园海棠诗次韵答之

清代 陈曾寿

难藉年芳遣有涯,几番夜雨峭寒加。春怜归路迷芳草,佛待修成是落花。

绝艳海棠真一梦,香栖燕子定谁家。枯禅且入橐驼坐,不问歧途万里沙。

丁丑五月十三日 其一

清代 陈曾寿

旧恨惊心耿不眠,沉沉影事渺如烟。羊求歧路途何问,葛采旄丘岁几迁。

同梦未甘成己背,销魂难再是丁年。分明后剧非前剧,苦语何由诉九泉。

九日同龙山居士觚庵九兄四弟五弟七弟儿子邦荣邦直烟霞洞登高 其 ...

清代 陈曾寿

累臣佳节苦相妨,岁岁年年供断肠。破壁攀天一端午,伤高啼泪六重阳。

同马卓群至龙井

清代 陈曾寿

携伴行山不辞远,薄云作暝迷高暾。才踰风篁秋景绝,绛霞一抹霜林屯。

御巡蹬道尚完好,荒榛故础知山门。径转斜垣绕佛阁,杂花罗列明秋轩。

老僧煎泉蹬提挈,妙谙茗事相评论。更出新藏压山产,香沁荷露何清黁。

为言珍璧不蹬享,拜月一荐嫦娥尊。咽服清虚三洗髓,神虑皎皎无由浑。

还穿竹径步荦确,湖光远漏如池盆。曲流碧玉荇萦拂,老柳红浸珊瑚根。

湫澄龙去绝变化,残妆倒镜秋棠魂。我行违世更患难,耽此偶作忘朝昏。

天风泠泠度声赖,妙意有在当谁言。

子安同年用予寄散原老人诗韵寄赠奉和

清代 陈曾寿

早岁高谈接士衡,晚来肥遁谢时名。锐锋谁记杨无敌,强聒空怜楚两生。

胜日杯盘陪绿野,疏星钟鼓梦西清。心灰鬓雪边尘里,何日寒鸥访旧盟。

和王符武

清代 陈曾寿

新诗能挽大风回,刻意阴何拨烬灰。顾我衰悰如井废,却看佳句得心开。

浇愁已断尊中酒,望远慵寻江上台。独忆旧京嘉会地,登楼谁识仲宣哀。

廿一夜梦作书画真有契岁月来无穷二句似翻后山诗意醒后偶有所会遂 ...

清代 陈曾寿

高峰半云雨,观棋坐一老。楚天巫峡图,千古一画稿。

天阴赞公房,壁润龙麟好。想为宏偃笔,变化松夭矫。

山谷游落星,燕寝清香袅。小幅对寒山,妙绝无人晓。

我读两翁诗,魂梦辄飞绕。何当逢解人,破秘一倾倒。

病目初愈

清代 陈曾寿

张玄岂遂矇真解,冯信何时目即清。且喜天遗读书眼,依然夜对短灯檠。

人日之夜家人皆外出独坐成咏 其一

清代 陈曾寿

此身应是宝严师,寓院无人独坐宜。庭暗微栖残雪影,灯回忽见好梅枝。

萧然于此得佳趣,聊尔閒情非昔时。惟有枯禅相近分,寒山何日是归期。

题圯下授书图 其一

清代 陈曾寿

小试他年帝者师,重轻举足莫相疑。一君万祀秦皇帝,气尽先生堕履时。

湖上杂诗 其二

清代 陈曾寿

海棠花畔叫秋虫,枕簟星光萤影中。长夜通明了无睡,虚堂流转只荷风。

书愤 其二

清代 陈曾寿

伤心鹞鲜久相持,败类谁吟芮伯诗。妖鸟有声愁滴血,角端无语警残师。

不妨残局支青骨,但痛神州化赤眉。千古强梁遗辙在,滔天自孽岂能追。

七月初四日夜直时复园寥志正游焦山杂忆山中诸胜小诗寄之 其二

清代 陈曾寿

夜槛凭江万象冥,崩雷忽遣睡龙惊。飙轮驰过久无影,才有潮回浪打声。

三台山山居杂诗 其六

清代 陈曾寿

多涂趋一轨,何事为生机。发愤以忘忧,孔叟乃孜孜。

平生已半世,晨光乍熹微。常恐堕幽忧,闻道曾无时。

山空露气盛,虫吟不肯迟。耿耿对无寐,孤灯我因依。

牵牛花 其九

清代 陈曾寿

相看动是隔年期,立尽银河欲没时。不负九秋风露冷,弥天幽怨一花持。

九月入觐敬述

清代 陈曾寿

断雁重来郁苦悲,秋风又及一年期。阶铺落叶霜痕重,殿拥寒花日影移。

恩意直无言可喻,小臣惟有泪如縻。可堪前席深深语,已是天穿地朽时。

惯听

清代 陈曾寿

惯听熹微鸟语喧,百年心事几凉温。强知家国疑无赖,能外身名傥有存。

蹇习逡巡聊半数,冬郎惨戚为深恩。愁闻消息如云幻,苍狗难期变灭痕。

大觉寺迟立之不至 其二

清代 陈曾寿

风泉声里残蛩语,松栝阴中碎月明。永夜不眠清欲绝,何人与会此时情。

秋怀三首 其二

清代 陈曾寿

亭亭碧梧树,一夕秋风吹。书来问我瘦,有弟天一涯。

气弱畏热候,形貌倏支离。镜颜朝暮异,递变子为谁。

肥瘠两非我,刚馁要自知。澄潭映孤月,前路了不疑。

愿同保岁寒,过驷犹可追。

陈曾寿

陈曾寿

陈曾寿(1878~1949)晚清官员、诗人。字仁先,号耐寂、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湖北蕲水县(今浠水县)巴河陈家大岭人,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574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