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太公钓鱼图

太公钓鱼图

明代 陈昌

炮烙烟生醢鄂侯,人心天命已归周。如何未入非熊兆,尚向磻溪下直钩。

诗人陈昌的古诗

题梅泉

明代 陈昌

君不见东家郎,千金买得姚家黄。又不见西家子,万金买得魏家紫。

姚黄魏紫虽繁华,金多方才买得花。一朝金尽花亦尽,东家胡蝶飞西家。

争似东阳隐君好,不种閒花与閒草。屋头梅树八九株,舍下泉流刚一沼。

疏泉种梅梅已成,梅皎洁兮泉清泠。万顷寒光浸明月,一枝疏影涵清冰。

翠禽亭亭花外宿,白鸟洋洋波面浴。天然画出西子湖,彷佛移来博罗谷。

隐君真能耐岁寒,迥无半点红尘干。或时对花鼓焦尾,或时汲月煎龙团。

左招姑射仙,右揖凌波女。翩然跨青鸾,调笑启玉齿。

我方受此尘网缠,因风渴想梅花泉。安得饮泉花底眠,我歌君和逍遥篇。

抛却宇宙三千年。

车胤囊萤

明代 陈昌

莫叹穷经未遇时,绢囊萤火夜光微。他年自有金莲炬,天语从容敕赐归。

兰玉轩为刘世亨题

明代 陈昌

种花须种兰,兰香颇清远。采采被菉葹,安能浼幽艳。

种树须种玉,玉性颇温润。抵鹊奚足多,连城价难论。

玉可藉旒缫,兰可充佩帏。所以古君子,比德良自宜。

兰竹石图 其一

明代 陈昌

鹧鸪声里雨班班,一去銮舆杳不还。日暮东风芳草绿,无人更上望夫山。

兰竹石图 其二

明代 陈昌

紫茎绿叶谩纷纷,鶗鴂声中欲断魂。回首楚湘春水阔,不知何处望王孙。

悼沈公礼太守

明代 陈昌

多病休文减带围,一官迢递岭南归。双鸾赐诰恩犹在,五马行春事半非。

黄菊半篱閒暮雨,紫荆双树自春晖。从今懒过西州路,只恨平生故旧稀。

棠梨白头公

明代 陈昌

唐家羯鼓寝园空,犹有棠梨一树红。幽鸟似关兴废事,白头无语立东风。

孤凤行

明代 陈昌

丹山两鸣凤,五彩好羽仪。朝饮玉池冰,暮栖琼树枝。

一飞九千仞,鸣自何喈喈。自从故雌毙,其雄错莫无光辉。

天寒岁晚竹花死,凤兮凤兮将安归。

江湖胜览

明代 陈昌

笔床茶灶寄生涯,来往烟波到处家。帆影拂云过九泽,猿声啼月下庙巴。

黄陵庙古多春草,白帝城空有暮鸦。寂莫不须伤往事,且沽樽酒涴梨花。

竹泉

明代 陈昌

竹里清泉竹外溪,隐居浑似浣花西。年深不问苍龙蛰,夜静常留彩凤栖。

十亩浓阴漙翡翠,一泓寒碧浸玻璃。有时煮茗诗成处,就向琅玕节下题。

玩月图

明代 陈昌

楚天空阔暮云收,银汉无声淡欲流。十二栏干明月夜,人间看得几中秋。

竹石棠梨

明代 陈昌

一片荒凉艮岳峰,竹枝歌罢寝园空。不知龙驾归何处,閒却棠梨一树红。

送吴素行之广西

明代 陈昌

广州南望海冥冥,百丈牵江几日程。鲸浪打船风不息,蜃灰涂屋雨初晴。

蛮巫祭鬼凭鸡卜,岛寇编氓事象耕。从此海隅成乐土,尉陀焉敢更言兵。

桃花白头公

明代 陈昌

小桃花谢又花开,閒却当初玉镜台。为问白头花底鸟,刘郎去后几时来。

海棠白头公

明代 陈昌

天宝繁华事已休,銮舆西幸剑门游。野棠零落春无主,啼得山禽也白头。

送魏汝贤之辽阳 其一

明代 陈昌

朝鲜东去是高丽,若说辽阳更在西。马谷春冰和雪冻,龙城秋草拂云齐。

千家明月无砧杵,万垒寒风有鼓鼙。却叹浮生江海客,年来几处听晨鸡。

屈原渔父图

明代 陈昌

一从恩谴出銮坡,辞却襄王到汨罗。渔父不知忧国恨,相逢但和濯缨歌。

醉閒歌

明代 陈昌

君不见夏履癸,宠妺喜。酒池运龙船,糟堤长十里。

又不见吴夫差,宠西子。姑苏台上宴良宵,烛光烧云半空紫。

彼惟尚色不尚金,穷奢极侈耽荒淫。一朝运去金亦去,国亡家破蘼芜深。

何如醉閒翁,花前挂壶酒。呜呜唱铜鞮,款款拍铜斗。

醉来一任玉山颓,凉飔吹堕白接䍦。乌飞兔走俱不管,龙争虎斗何曾知。

人知醉閒名,不识醉閒意。醉人閒处可全生,醒人忙处遭颠踬。

王醉乡,刘中山,吾将与尔同一閒。剖污樽,碎土鼓,饮中八仙齐醉舞。

回头却笑楚三闾,留得虚名亦何补。

送魏汝贤之辽阳 其三

明代 陈昌

八月龙冈草木凋,名王射猎出天骄。绒绦背日翻金鹘,羽箭穿云落未雕。

得隽未颁红匼匝,割鲜齐进紫蒲萄。阏氏醉倒穹庐底,回首长安月正高。

寓古

明代 陈昌

君妃见唐家开元全盛时,长安坊中卖饼师。有妻淑德颇温润,一朝选作宁王妃。

身居椒房岂妃乐,紫云步障流苏幕。岁时忽遇旧良人,红泪飞花泫然落。

又妃见荀奉倩,经年妃见同心面。青鸾镜破难再圆,中夜相思寄哀怨。

人生伉俪如鸳鸯,岂知中道成参商。伯劳东飞燕西去,黄姑织女空相望。

空相望,向何处。长歌一曲白头吟,花落棠梨泪如雨。

陈昌

陈昌

陈昌,字嘉谟,号惺泉,无锡人。淳化甲辰进士,累官户部员外郎。► 51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