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江郎庙六绝

题江郎庙六绝

明代 陈淳

三石参天作柱擎,自从开闢便峥嵘。
何为末俗为奇怪,尽道江郎魄化成。

诗人陈淳的古诗

解职妇题主簿轩壁

明代 陈淳

偶然寓兴五山阴,可叹颓波日转深。
鼓瑟齐门莫同调,舞韶郑侧鲜知音。
归寻旧径扫新榻,从整遗编理素琴。
惟有春秋知罪我,外余横直一何心。

久不雨

明代 陈淳

草庐卧龙目未开。岩溪作霖手未抬。
苍生望望亦劳尔,滂霈甘泽从何来。

閒居杂咏三十二首·仁

明代 陈淳

仁人之安宅,在心本全德。
要常处於中,不可违终食。

閒居杂咏三十二首·耳

明代 陈淳

耳所以司听,听正乃为聪。
匪彝谨勿闻,闻之则为聋。

依方宗丞和林签判赏梅进璧水之韵

明代 陈淳

冰玉精神清且凝,不嫌霜霜惨於刑。
传来春信严明地,吐出阳和节爱亭。
孤艳迥凌仙子桂,余香暗及庶民星。
寻盟璧水浑閒事,好整和羹入帝庭。

和傅侍郎至临漳感旧十咏 其六 和访西山爽气

明代 陈淳

依山种竹衬山佳,傍水栽花水妒霞。一意生生俱好玩,休分红翠有无遮。

三月十一夜纪候

明代 陈淳

春光正浓二三月,气候不作春和柔。
白昼炎炎若盛夏,半夜凄凄如老秋。

西征黄莲坑遇雪

明代 陈淳

行入黄莲北,风严雪又加。
满山罗玉树,遍地错琼花。
清洒姿元颣,虚明质不华。
瘴眸为一洗,惊觉若仙家。

送王子正赴灨倅

明代 陈淳

飞腾仙驭自漳滨,去去西隅指灨津。
夹道宾僚方一际,满城老稚便皆春。
正心诚意平生学,爱物亲民此日仁。
只恐贰藩车未暖,紫泥催促贰皇钧。

送王子正宰长乐二首

明代 陈淳

一阳天运复来亨,君子随时亦吉征。
暂向三山濒海处,小驰百里爱人声。
从知文物新长乐,便作弦歌旧武城。
须信道行由此兆,牛刀指日宰寰瀛。

送滕教妇二首

明代 陈淳

本是山林一陋蒙,何心驰骛利名中。
只因尺檄来蓬户,故策驽才入藻宫。
既尔薰陶知厚德,又於历练熟颓风。
区区未饫高山仰,何事征蹄今已东。

閒居杂咏三十二首 其二 义

明代 陈淳

义人之正路,中实存羞恶。要常由而行,不可离跬步。

训儿童八首·进退

明代 陈淳

进退须恭敬,时时勿敢轻。
先生趋拱立,长者后徐行。

和林叔己咏福寿林塘韵谢杨守举状

明代 陈淳

漳台最尊第一峰,分支福寿飞双虹。
寿山左蟠气葱葱,福山右峙状窿窿。
中有洞壶出尘踪,景物簇聚造化功。
不减杜陵门城东,未数漆园旧崆峒。
高人卓荦关西公,神仙识趣清瀛蓬。
疏瀹寒泉众流潨,刮筑岩石群山嵩。
涤洿剔秽辑和冲,飞甍敞栋势如穹。
福寿林塘扁其中,银钩铁画灿黑松。
以次亭榭随窠空,各各标揭题疎通。
濯缨一点尘不丛,澄澄北绕冰壶融。
新绿东开青藻芃,磨铜彻底莹渊衷。
水竹环之翠垂弓,波光暗射惊鱼虫。
西问荷花满地红,千枝万朵烂烧空。
行行半山杖履逢,小憩平章景异同。
绝巅奇观趋阴朦,四方八达辉明珑。
俯瞰闤闠罔利翁,徒登垄断夸嵷嵷。
主人绿鬓碧方瞳,寿山嵳峩福海洪。
济川才具如飞{舟同},须游凤池职乃充。
能苏民瘼如香藭,须从禁苑驰华骢。
况屡乘麾天眷隆,阳春脚布随处丰。
自当九二任发蒙,均陶生民天降侗。
未应山人邀渤仝,登高临清玩曨曈。
西邻隐雾有约鼨,欲化龙虎九霄翀。
卵翼之恩始而终,端赖余福锡厥躬,
庶几攀附于飞雄。

不赴十姊初度之席

明代 陈淳

吾姊今朝度诞辰,奈何贱弟亦同伦。
汝逢寿考荣双老,我感劬劳悼欲人。
赞祝欲陪千岁愿,追思难遏寸心真。
一懽一戚应殊分,只任天情不必均。

送陈尉后之园赏归二首

明代 陈淳

岩邑崎岖俗最狞,君来谈笑自风生。
平戎大策方微露,执讯奇功便秋成。
百里秋光瓜代及,九重春色笋班荣。
金闺此去应无阻,好把胸中次第行。

和卓廷瑞赠诗之韵四绝

明代 陈淳

日复陪游泮水湄,发挥史学到渊微。
直从天理人心处,剖破存亡治乱机。

送赵守备解南漳赴湖北仓

明代 陈淳

前年邦人迎公来,人人喜公来何暮。
今年邦人送公去,人人恨公去何遽。
公在南漳甫三年,仁政率起百年慕。
在民条目皆可书,及人惠爱何胜数。
农歌田野士歌学,工歌市廛商歌路。
攀辕无愿以公归,断鞅必欲留公住。
天子爱民南北均,岂暇私漳一隅故。
命公乘轺使荆湖,历访民瘼清民蠹。
况曰古来用武地,直瞰中原正门户。
英才分布岂偶然,筹画端为恢拓具。
北视敌众纷蠢蠢,义概宁无激衷素。
挽河洗兵特余功,不日入为圣明辅。
沃心迪德文太平,上窥周召参伊传。
鲰生忝出陶鎔下,日望清光日以阻。
阖门惟知自好修,何敢越分求攀附。
窃幸斯道有主盟,用舍行藏无所与。

横逆自广三绝

明代 陈淳

乐天一说见轲书,岂是高谈强解渠。
牛马蚊虻无足校,不须芥蔕此襟裾。

挽程推官二首

明代 陈淳

壮岁声场屋,高年仅小行。
鄫江夷暴迹,湟水雪冤情。
节志冰壶洁,襟期玉井清。
竟登皇石趣,勇去谢荣名。
陈淳

陈淳

陈淳,1483年生,1544年逝世(另一种说法是1482—1539),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道复,后以字行,更字复甫,号白阳,又号白阳山人。他的有些作品,所画质朴,可以看出受沈周画法的影响, 从他现存作品中即可见风格和用笔,既能放得开,又能收得住。在绘画史上,陈淳与徐渭并称为“白阳、青藤”, 陈淳的绘画当属文人隽雅一路的,即“白阳”一派画家。► 11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