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挽陈通直

挽陈通直

宋代 陈宓

一门盛事更谁同,四代班衣八十翁。
有子可传医国术,在家还著活人功。
平阳遗爱千年远,有道新碑百丈丰。
愧我无因陪执绋,只将双泪寄西风。

诗人陈宓的古诗

和王丞

宋代 陈宓

春风出瓮初迎腊,和气烘人欲满堂。多谢分来寿慈母,年年喜得对梅尝。

挽蔡汀州

宋代 陈宓

文价琼琚重,心期玉雪清。
如何后忠惠,不使累公卿。
宰县多遗爱,题舆有最声。
朱幡惊断裂,怅望上杭城。

答赵尉

宋代 陈宓

亲友乡闾恨少逢,多因游宦得从容。
他年傥过鸣珂里,只恐飞翰不许从。

题妙寂寺

宋代 陈宓

寺古静还僻,小窗幽更深。
观时知句眼,读易见天心。
霜露宵增感,烟云晓见侵。
独坐思往昔,愁绝泪盈襟。

通刺师道弟

宋代 陈宓

昔我先君子,受爵每惧盈。
国恩恨未报,遣训昭誓盟。
两兄既即世,与子相须生。
学问若过时,书剑两无成。
年各过五十,以恩厕簪缨。
出虽稍迟滞,亦忝半刺荣。
幸有旧田庐,勤俭可无营。
宦游要及物,闲居亦舒情。
乖隔逾一年,便风劳寄声。
愿言速加鞭,晨兴课归程。
有亲头已白,中夜梦纡萦。
日日迟尔至,一尊欢笑并。
五马固足恋,二毛还可惊。
幸有故园竹,霜葩娱弟兄。
岂务耳目玩,庶令心体平。
一瓢晏共饮,讨书托馀龄。

西桥玩月

宋代 陈宓

西桥小小似垂虹,十里薰风胯下通。
万盖红妆都不看,壶公立在月明中。

简山行诸丈

宋代 陈宓

鲤湖仙去几何年,翠壁苍崖峻属天。
愧我衰踪滞尘土,羡君逸足跨云烟。
惊天姓字名濡隐,无地楼台旧相贤。
莫道迹陈人已远,联镳到处草犹妍。

红药

宋代 陈宓

山城风雨收,未省牡丹开。
正讶迟红药,双葩忽送来。

同林潘二先生登舟

宋代 陈宓

暇日衣襟嬾自船,扁舟不击任风缘。
人间避暑疑无地,湖上乘凉别不天。
鱼静不惊香饵下,花红偏称夕阳边。
从今日日须来看,才隔秋风便数年。

次安溪赵簿云津阁韵

宋代 陈宓

西来一派接天流,谁结危栏占上游。
树蘸碧波元不暑,沙攒白鹭更宜秋。
沉酣胜处方知味,濡滞穷山未拙谋。
欲把君诗镵翠壁,声名长与此溪留。

次李弘斋韵送任宰

宋代 陈宓

近日延平创小斋,四方佳友为朋来。
虽为书上究馀味,更要心中绝点埃。
健德千年期不已,高标万变讵能推。
直须义利途中办,宁使饥肠屡隐雷。

延平六月祈雨感应赓林堂长韵

宋代 陈宓

唤起神龙百里来,中肠一夜九萦回。
天心自为民心动,多谢诸贤举贺杯。

安溪劝农诗·劝孝养

宋代 陈宓

父母辛勤养汝身,直须五鼎奉双亲。
有田若不勤耕稼,菽水犹亏岂是人。

寄山中老友

宋代 陈宓

功名直作千年计,志气不随双鬓衰。
书卷盈怀长晏食,只烦造物为营炊。

延平次赵纠曹韵十四首·棋亭

宋代 陈宓

我少不努力,常愧夜讽子。
亦有才高人,雍容即登此。

潘丈游南寺灵岩天台回遂呈刘学录

宋代 陈宓

不到南山逐胜游,新诗题遍柳公楼。
须驱尘世蚊虻暑,唤起云天雕鹗秋。
盏斝献酬依未荫,笑谈喧寂间川流。
自怜因病成慵懒,一日那无一日休。

挽高兵部

宋代 陈宓

蚤得师儒赏识深,明时硕辅尽知音。
惠周南海交麾节,疏上中台襆被扆。
七帙正宜游桂圃,五言何遽些梅林。
邻乡父老同垂泪,两县甘棠蔽芾阴。

题延平剑归阁

宋代 陈宓

晋代难为用,翻藏此水涯。
在天犹有赫,镇地永无邪。
雨过疑留迹,风飞去莫遮。
谁云寒濑底,折戟伴沈沙。

南唐喜雪

宋代 陈宓

万里乾坤一玉山,新春都作腊前寒。
满园柳眼未曾破,何处梅花如许残。
蔌蔌每惊穿屋至,疏疏偏称隔帘看。
自惭老守无恩惠,空叹编氓出户难。

和刘学录韵

宋代 陈宓

两堤已著金丝缕,平岸行看翠羽茵。
春昼渐长无一事,舣舟日日待诗人。
陈宓

陈宓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 41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