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陈高
泪滴东瓯水,思亲欲见难。水流终有尽,儿泪几时乾。
感兴七首 其三
豪家列华第,被金饭珠玉。茅屋耕田夫,衣食常不足。
均为羲皇民,胡焉异荣辱。远怀雍熙世,宁复有兹俗。
谁与开井田,吾思食其肉。
送郑汝玉归莆关
莆关深入海东南,日出先看曙色酣。李愿归耕盘谷土,杜陵思乐百花潭。
到家三月山矾白,入馔千林竹笋甘。愧我天涯尚羁旅,乡愁因尔不能堪。
寄顾仲明教授
长忆青华翠色寒,北窗对酒几同看。鼎煎浦口罾鱼白,盘簇檐头树果丹。
来往正期娱晚景,乱离俄叹失清欢。故乡回首江山异,落日闽南独倚阑。
羁思十首次谢纯然韵 其四
落木飞鸿冬月暮,短衣乌帽五湖滨。思亲夜夜生归梦,作客年年笑竞身。
犬吠竞猜南越雪,莺啼未听上林春。世间谁是知音者?青眼相看只故人。
过广福寺石屏山房怀曾子白修撰陈伯清侍讲
游行滞春雨,憩息依禅林。寺门闭寥阒,崖石耸嵚崟。
幽禽飞复止,修竹何森森。赏寂屏尘虑,观空起遐心。
分榻坐云影,巡廊步晚阴。缅怀玉堂彦,曾此共登临。
惆怅抚遗迹,石径苍苔深。
雨中有怀李申伯杨彦祥二文友
幽室隐几卧,觉来闻雨声。开窗土痕湿,井边春草生。
旅寓惜芳草,閒居抱幽情。美人期不至,谁与共持觥。
相思巷南北,如隔万里城。
谢戴文瑰佥院惠草帽
细结夫须染色新,使君持赠意偏真。玉川便易煎茶帽,元亮还抛漉酒巾。
影堕水波浮晚照,黑遮霜鬓隔秋尘。深惭欲报无琼玖,感戴宁忘拂拭频。
感兴七首 其六
步出城门道,忽见群车驰。车中何所有?文贝光陆离。
美娃载后乘,销金灿裳衣。问之何如人?云是官满归。
闻者交叹息,清名复奚为。
重登近山楼
羁旅归来日,危楼得再登。山如前岁好,云向小窗凝。
种朮看今长,藏书比旧增。题诗成感慨,老我愧何能。
寒食寓兴次黄宗鲁二首 其一
浩荡乾坤大,羁栖岁月深。他乡对寒食,愁思满淮阴。
诗句惭孤咏,春花孰共寻。相逢同郡子,时复一论心。
感兴七首 其四
缥缈浮图宫,俨若王者居。列徒二三千,僮仆数百馀。
饱食被纨素,安坐谈空虚。秋来入租税,鞭朴耕田夫。
不恤终岁苦,徵求尽锱铢。野人不敢怒,泣涕长欷歔。
病中遣怀二首 其二
生理居官废,空闻禄代耕。仆嫌裘褐敝,妻笑甑尘生。
欲去乾坤窄,无成岁月更。故人清要地,应解树勋名。
城西虎跑寺
石势虎蹲伏,山形龙屈盘。寺开唐殿阁,坟掩宋衣冠。
幽涧泉声细,斜阳塔影寒。近城多战鼓,栖息此中安。
客南塘作二首 其二
江头无计问归舟,抱病羁栖古寺幽。风雨莺花成寂寞,干戈诗酒废白酬。
衰年白日愁边度,故国青山梦里游。见说王师向淮甸,早须传檄定南州。
题山居图
层峦积翠色,中有嘉树林。幽人此避世,结屋山之阴。
携琴出山去,独怀千古心。知音不可见,归路白云深。
寓兴二首 其一
入山采琼瑶,云深白石坚。琼瑶不可采,中心抱悁悁。
悁悁思美人,青青见芳草。芳草在空山,美人隔长道。
赠章以元昆仲
相见谈经史,江楼坐夜阑。风声吹屋响,灯影照人寒。
俗薄交游尽,时危出处难。衰年逢二妙,亦得闷怀宽。
题子昂折枝竹
帝子啼痕湿,湘江暮雨寒。绝怜樵采后,留得一枝看。
近山轩燕集
幽轩近青山,层檐荫高木。兹晨天气佳,凉雨破袢燠。
鸣蝉度新声,丛蕙散馀馥。几席具陈列,笾豆进殽蔌。
故人吴中归,举酒喜相属。微酣各忘形,起坐命棋局。
几乐初匪荒,笑语胜丝竹。人生百年内,光景犹转毂。
况当艰虞际,欢会情愈笃。酒阑复何言,长歌《紫芝曲》。
过李家坑
鸟道高千丈,云山入万重。汗流愁赤日,力倦倚青松。
群仆频相失,行人竟不逢。田家何处有,僧寺隔前峰。
陈高
(1315—1367)元温州平阳人,字子上,号不系舟渔者。顺帝至正十四年进士。授庆元路录事,明敏刚决。不满三年,自免去。再授慈溪县尹,亦不就。方国珍欲招致之,无从得。平阳陷,浮海过山东,谒河南王扩廓帖木儿,论江南虚实,陈天下之安危。扩廓欲官之,会疾作卒。有《不系舟渔集》、《子上存稿》。► 83篇诗文
感兴七首 其一
送陆有章分题得巽山
发嵊县
羁思十首次谢纯然韵
青田山房为刘养愚赋
扫室
食莲词寄同年诸公
观湖
送胡希元归江西
南有山思友生也
啄木鸟
寄陈彦卿
寒食寓兴次黄宗鲁二首 其二
送益上人
懒拙
自明回温留寓郡城不得遂归田之愿述怀有作
岁首自广陵入高邮舟中作
送兴童都事还京
题太白纳凉图
别林文懋
岳阳楼图
对菊分韵得须字
冬日夜梦中得句因续成之
怀交川诸友
惩愆
山中读书图
客黄山
寄竹趣
赠周元帅
促织鸣
泊馆头步
客南塘作二首 其一
丁酉岁述怀一百韵
游灵山寺
留别诸友分韵得日字
羁思十首次谢纯然韵 其二
桥上
种橦花
题临清亭
商妇吟
汉水赠别也
病中遣怀二首 其一
感兴七首 其七
惜别分韵得与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