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陈高
幽亭瞰清泚,翠巘环嵚崟。涵波栏槛净,绕檐花木深。
游鱼弄微影,好鸟度轻音。欢乐酬芳景,欣然会赏心。
怀交川诸友
积雨开霁色,和气散微烟。游情陟层巘,凝睇望交川。
青天何漠漠,白鸟去翩翩。遥思群彦集,从之路缈绵。
留别诸友分韵得日字
寒色满大江,北风吹落日。停舟别诸彦,中怀抱湮郁。
夤缘结金兰,深固比胶漆。佳会不可常,岁晏政寥慄。
居者成淹留,行者念家室。分携在俄顷,东西永相失。
俯视流波去,仰看飞鸟疾。人生如浮萍,乾坤渺萧瑟。
过广福寺石屏山房怀曾子白修撰陈伯清侍讲
游行滞春雨,憩息依禅林。寺门闭寥阒,崖石耸嵚崟。
幽禽飞复止,修竹何森森。赏寂屏尘虑,观空起遐心。
分榻坐云影,巡廊步晚阴。缅怀玉堂彦,曾此共登临。
惆怅抚遗迹,石径苍苔深。
题花竹翎毛二首 其一
梨花沐雨带娇羞,独立枝间一鸟幽。若遣美人初睡起,定应无处著春愁。
雨中有怀李申伯杨彦祥二文友
幽室隐几卧,觉来闻雨声。开窗土痕湿,井边春草生。
旅寓惜芳草,閒居抱幽情。美人期不至,谁与共持觥。
相思巷南北,如隔万里城。
城西虎跑寺
石势虎蹲伏,山形龙屈盘。寺开唐殿阁,坟掩宋衣冠。
幽涧泉声细,斜阳塔影寒。近城多战鼓,栖息此中安。
思亲词
泪滴东瓯水,思亲欲见难。水流终有尽,儿泪几时乾。
羁思十首次谢纯然韵 其二
夜中见月浑忘寐,晓起看山祇独吟。那得文章垂不朽,已知衰老故相侵。
天寒大泽龙蛇蛰,岁晚荒郊雨雪深。有客可人吾邑子,往来时得一开襟。
谢戴文瑰佥院惠草帽
细结夫须染色新,使君持赠意偏真。玉川便易煎茶帽,元亮还抛漉酒巾。
影堕水波浮晚照,黑遮霜鬓隔秋尘。深惭欲报无琼玖,感戴宁忘拂拭频。
发嵊县
行役苦昼热,戒程当夜阑。睡觉呼仆夫,出门路漫漫。
明月照人影,疏星挂树间。流萤点衣袂,零露湿巾冠。
朝远剡溪水,俄入新昌山。属兹干戈际,愈觉行路难。
愧无经世资,何以济险艰。悒悒抱远思,绵绵起忧端。
东方忽已白,林鸟鸣间关。前瞻石岭峻,喟然发长叹。
病中遣怀二首 其一
卧病玄冬半,羁栖碧海边。风尘方满野,戎马已经年。
下邑供军食,何时发漕船。薄才无寸补,自合赋归田。
食莲词寄同年诸公
晓食盘中莲,忽思水中藕。莲菂苦如荼,藕甘能爽口。
甘苦虽不同,同生泥水中。得藕荐笾实,采莲归药笼。
奈何莲有菂,贵人终不食。藕丝虽长难系莲,莲抱苦心空自怜。
羁思十首次谢纯然韵 其三
淮西盗贼成群起,攻夺城池杀害多。保障谁能为尹铎,折冲未见有廉颇。
南来羽檄时时急,北向官军日日过。贾谊治安空有策,九重深远欲如何?
病中遣怀二首 其二
生理居官废,空闻禄代耕。仆嫌裘褐敝,妻笑甑尘生。
欲去乾坤窄,无成岁月更。故人清要地,应解树勋名。
送陆有章分题得巽山
巽山如层台,积翠俯城郭。古木秀松槠,玄鸟隐楼阁。
雨散飞素云,风静语丹鹤。游人日跻攀,杖屦相绎络。
陆郎吴中来,雅志好丘壑。哦诗松间题,携酒石上酌。
我性亦爱山,方期结幽约。兹焉送子去,登陟惨不乐。
远别已伤怀,真境况寥落。伫立睇大江,孤舟入冥邈。
寓兴二首 其一
入山采琼瑶,云深白石坚。琼瑶不可采,中心抱悁悁。
悁悁思美人,青青见芳草。芳草在空山,美人隔长道。
过李家坑
鸟道高千丈,云山入万重。汗流愁赤日,力倦倚青松。
群仆频相失,行人竟不逢。田家何处有,僧寺隔前峰。
别林文懋
我昔山中来,墙梅花正开。我今别君去,枝头实无数。
光阴东逝波,百岁能几何。有酒且须饮,莫听别离歌。
歌声使肠断,欲醉千愁散。但令酩酊忘分携,明朝相忆各东西。
客南塘作二首 其二
江头无计问归舟,抱病羁栖古寺幽。风雨莺花成寂寞,干戈诗酒废白酬。
衰年白日愁边度,故国青山梦里游。见说王师向淮甸,早须传檄定南州。
山中读书图
远山如蓝近山绿,前门苍松后门竹。幽人读书栖石根,有客拿舟访冉曲。
白云冉冉落虚窗,清风泠泠散飞瀑。林泉深处隔红尘,便欲相依结茅屋。
陈高
(1315—1367)元温州平阳人,字子上,号不系舟渔者。顺帝至正十四年进士。授庆元路录事,明敏刚决。不满三年,自免去。再授慈溪县尹,亦不就。方国珍欲招致之,无从得。平阳陷,浮海过山东,谒河南王扩廓帖木儿,论江南虚实,陈天下之安危。扩廓欲官之,会疾作卒。有《不系舟渔集》、《子上存稿》。► 83篇诗文
送郑汝玉归莆关
羁思十首次谢纯然韵
喜雨赠林子卿陈正夫
三月十三日钱成夫寿旦诸公会饮城南文秀园
泊馆头步
扫室
寓鹿城东山下
感兴七首 其五
观湖
题中峰楼
种橦花
岁首自广陵入高邮舟中作
岳阳楼图
青田山房为刘养愚赋
汉水赠别也
送胡希元归江西
啄木鸟
寒食寓兴次黄宗鲁二首 其二
客南塘作二首 其一
病中遣怀 其二
独客
寄陈彦卿
夜半舟发丹阳
寒食寓兴次黄宗鲁二首 其一
商妇吟
四月十六寓玉环喜家童来住至
感兴七首 其六
同蒋伯威朱德常游育玉山得冷字
寄顾仲明教授
丁酉岁述怀一百韵
送益上人
感兴七首 其七
促织鸣
落梅曲
送兴童都事还京
寄竹趣
题临清亭
游雅山寺
题太白纳凉图
桥上
客黄山
重登近山楼
题子昂折枝竹
感兴七首 其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