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草亭同周郡博张愈光观海棠 其四

草亭同周郡博张愈光观海棠 其四

明代 陈洪谟

书屋忽惊春雨骤,名花真怯晓寒馀。身随流水魂应断,带绾东风力不如。

丽色总非歌舞日,啼痕还忆别离初。春光一瞥仙踪渺,欲向蓬莱更卜居。

诗人陈洪谟的古诗

望君山和二山中丞韵

明代 陈洪谟

棹歌动云表,波光荡斜阳。一碧馀万顷,心目共徜徉。

浮萍露水面,远睇萦寸肠。丛林集重翳,兰芷扬馀芳。

路疑蓬岛隔,地引银河长。古祠委丘莽,瓣香无由将。

翠华去不返,涕痕留疏篁。此念贯今古,麟囿兼凤冈。

亨嘉本难再,人事多䲭张。眷言忧乐怀,哲士空自伤。

春深树影合,绿叶繁桄榔。临风更兴叹,浮世非真忘。

无题用前韵

明代 陈洪谟

风回缑岭莺歌巧,雨断巫峰蝶梦迷。箧里春衫香未试,袖中秋扇敝犹携。

尘根漫尔思骑鹤,忿蒂凭谁学佩犀。独倚画栏摘新蕊,却怜珠露满朝畦。

莱公甘泉

明代 陈洪谟

古寺一掬水,孤臣万里心。国恩终不负,帝赫若为临。

胜地神应秘,高风世所钦。匪人亦饕酌,声迹自消沈。

望太白楼

明代 陈洪谟

是楼不登二十载,此日相过重黯然。落木无端秋色老,碧天如洗月轮偏。

奇才尚忆昭阳曲,佞舌谁怜贝锦篇。莫倚回栏歌往事,浮云流水自年年。

答滇士张愈光春日韵

明代 陈洪谟

楚中春巳动,江馆夜还风。才埒凌云客,情兼失马翁。

化工聊戏剧,吾道此开通。会展天池翼,相看鬓未蓬。

答张宪副子鱼见怀

明代 陈洪谟

春江横素练,霁宇散轻阴。轩盖经行远,衡茅入望深。

鸣驺开小队,流水咽孤琴。莫讶茶瓜久,高谈慰我心。

池亭

明代 陈洪谟

东风吹雨小池平,隐隐荷钱日渐生。试问荷开还几日,西邻酿酒味初成。

草亭同周郡博张愈光观海棠 其四

明代 陈洪谟

书屋忽惊春雨骤,名花真怯晓寒馀。身随流水魂应断,带绾东风力不如。

丽色总非歌舞日,啼痕还忆别离初。春光一瞥仙踪渺,欲向蓬莱更卜居。

黄鹤楼次韵

明代 陈洪谟

几年不到层楼上,此日重修喜落成。细雨城中车马迹,夕阳江上棹芳声。

晴川芳草诗应好,玉笛梅花兴独清。一目乾坤万馀里,开筵宁厌酒重行。

过古楼公馆

明代 陈洪谟

公馆依然据古村,肩舆再至岂辞烦。门前霜叶饶丹色,阶下寒芜退绿痕。

随处稻粱秋大熟,几家灯火夜初昏。劳劳尘鞅浑无定,回首湘江有梦魂。

浔阳留别

明代 陈洪谟

新秋雨初歇,草木生微凉。汎汎鄱湖水,相送意更长。

旬日已云久,对语倾衷肠。名山同追寻,古洞还趋跄。

把酒不成醉,仰视鸿雁翔。霎然浮云起,白日将回光。

贞兰植空谷,岁晚为谁芳。相信不在迹,千里能无忘。

重阳过济水

明代 陈洪谟

一苇萧然夕照间,浅流还苦路行艰。几番风雨重阳节,数点人家柳树湾。

野菊有香频寄目,杯樽无酒也开颜。馀情待续登高赋,已愧才疏力更悭。

游君山值大风

明代 陈洪谟

泛泛古城隅,中流极凝睇。击楫时奋昂,十已六七际。

风伯何飘摇,阴云极排翳。白日将无光,飞沙触人眦。

浊浪抛几寻,船欹柁难捩。吁嗟湘君祠,咫尺不可济。

重华日已远,即此亦云契。悠悠百世心,瞻望增泗涕。

事变难预防,对面成乖戾。风乎无太劳,天道终开霁。

春日西郊 其二

明代 陈洪谟

城西三舍地,野老百年心。别去时何迈,迁来日未深。

山川应协吉,竹树渐成阴。登览当春暮,泠然风满襟。

巡临江之瑞州

明代 陈洪谟

鼓角声严曙色迟,满天霜露拂旌旗。松筠阅岁孤忠在,蒲柳先秋两鬓知。

俗喜蜗争缘地薄,人多菜色为年饥。敷扬帝泽全无术,远道隆寒岂足辞。

东湖书院为都宪吴公作次东塘侍御韵

明代 陈洪谟

大云山色绕晴湖,湖边掩映皆楸梧。便从此地构精舍,回首湘山非故吾。

胸襟浩荡湖亭小,万卷图书读来少。下探濂洛上勋华,坠绪茫茫寻未了。

庙堂事业本优为,寒谷须劳衍律吹。从来学道贵兼善,圣代伊周今复谁。

荆南行馆夜坐

明代 陈洪谟

荆南名郡古称雄,经纬功存禹贡中。千里帆樯吴蜀会,万家楼阁水云通。

兵筹未试时方靖,米价初平岁亦丰。独坐行台清不寐,雁声拖雨掠层空。

长沙道中 其二

明代 陈洪谟

几年乡郡说潭州,旌节今来亦壮游。青嶂近收衡岳雨,沧波遥接洞庭秋。

谁家帘幕朱垂地,到处菑畬绿满畴。幸是圣明文化久,夜深闾巷有歌讴。

山塘道中用韵

明代 陈洪谟

碧树苍厓入径斜,隔溪烟火有人家。山村日暝行犹远,花坞春深兴转加。

野叟引泉频灌药,园丁烧笋惯供茶。驱驰不尽忧时恨,却笑年来两鬓华。

镇远行院有怀

明代 陈洪谟

三楚山川此地穷,夜郎西望古南中。百年治教衣冠变,万国梯航道里通。

芳草郊坰春意蔼,古槐庭院午阴丛。江天渺渺风烟静,摧廓应怀范老功。

陈洪谟

陈洪谟

明(1476—1527),字宗禹,明武陵人。明代文学家。正德时,知漳州,有惠政。累擢云南按察使,神采严重,不畏强御。嘉靖初,(公元一五二二年)巡抚江西,节财爱民。任内不畏强权,节财爱民,颇有政声,迁兵部侍郎,致仕归。居高吾山下,筑亭名静芳,自号高吾子。洪谟之诗,音节谐畅,有《静芳亭摘稿》(亦名高吾摘稿)八卷,与《治世余闻》,(均四库总目)并行于世。► 9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