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陈瑚
遁迹山林愿久违,幽居来访竟忘归。桑麻乐事身堪老,铅椠谋生计已非。
酿秫家藏千日酒,登山人采首阳薇。知君蕉鹿忘机早,便欲从今卧翠微。
家亮工两尊人先后即世皆以三月十九日有诗追痛辞旨哀恻次韵赠之
三丧一恨并兹辰,野哭年年系五伦。雪虐风饕天有夜,鸟啼花落地无春。
每逢家祭先思国,欲报君恩敢负亲。闻道曼卿营马鬣,范家高义未应沦。
步梁任公赠栎社原韵
久消战血不闻腥,野火烧馀草又青。如此河山行乐好,可堪携酒上新亭。
新法重修安石传,从军爱读放翁诗。侯封万户无斯乐,正是荆州识面时。
万牛有日驮梁栋,未便名山老大材。一木可能支大厦,为君安慰为君哀。
李陵台下逢苏武,不是悠悠行路人。可惜东西等劳燕,尊颜能得几回亲。
夏日田家杂兴
刈尽黄云夏日长,村庄晒粟妇人忙。剧怜汗透罗衣湿,未敢偷閒纳晚凉。
閒来缓步到池塘,风送荷花扑鼻香。村女不知花更好,为贪莲子摘莲房。
公馀贪对好溪山,一局棋枰客未还。门外绿阴凉似水,松根牛卧牧童閒。
户税徵馀又水租,拔钉钱出几时无。迩来识得农家苦,欲绘豳风稼穑图。
怀华天御
怀君秋夜尚湖边,明月微星照不眠。老去共悲双短鬓,穷来交剩一寒毡。
即今衔石无精卫,终古啼花有杜鹃。回首任阳风雨棹,十年心事泪潸然。
喜云从见过即赠
十年曾共竹林游,弹指俄惊两鬓秋。屈子行吟因放逐,虞卿著述为穷愁。
人生岂便填沟壑,剑气终看射斗牛。商略牢骚排遣法,醉乡长住百无忧。
挽槐庭簉室仙逝
小宋风流亦足多,八年华烛伴娇娥。红尘谪满瑶池去,碧海青天唤奈何。
玉镜台前小照陈,凭君重见李夫人。月痕花影分明在,不用丹青为写真。
美人无寿古今怜,谁乞娲皇补恨天。毕竟文箫休怨别,彩鸾原是蕊珠仙。
悼亡词谱断肠声,密誓凭肩忆旧情。寄语韦郎珍重好,玉箫缘分望来生。
题故社兄厚庵小照 其一
见影虽如对面欢,故交回首泪频弹。千秋遗稿刊传日,镜里凭他识吕端。
瞿稼轩挽辞 其一
残山剩水强支持,回首中原竟属谁。锁钥无人诸将去,衣冠有主二义知。
书生义尽平原日,丞相名成柴市时。子自殉亲臣殉国,一门忠孝是吾师。
霜叶
晴光散秋暮,天地嗒然真。树树老将至,山山红又新。
有声宜独夜,不定似羁人。莫叹成摇落,含风别是春。
步幼春岁暮杂感原韵
出身何地见奇才,廊庙今应逊草莱。乌鹊依栖无大树,凤凰飞去有空台。
病愁伴我艰辞绝,消息惊人怕递来。柳下首阳惟自择,此中工拙莫疑猜。
丙辰1916春初豁轩将往台中诗以送之
潇潇细雨作春寒,愿汝衣裘上客鞍。此去再偿文字债,归来仍饱腐儒餐。
久淹旅邸慈亲老,小隐家山梦寐安。早识鲈莼乡味好,不应岁岁戴南冠。
铁砧山吊古
凭吊空山感百端,延平创业最艰难。孤军地拓田横岛,上将身登韩信坛。
井水一泓冰雪冷,剑光万丈斗牛寒。铁砧胜迹堪千古,想见英雄立马看。
往嘉义途中即事
一辆轻车载美人,似曾相识半含颦。度溪十里潺湲水,流出桃花减却春。
悲洪都
击鼓莫击少卿鼓,拭剑莫用南昌土。蛇不成龙虎变鼠,猰貐大笑天公苦。
马腾腾,旗翻翻。营后户,失前门。矢折镞,车败辕。南昌城头髑髅哭,鸺鹠夜夜啼人屋,乌鸢公然食人肉。
春尽日病中自遣
昏昏如醉复如疑,药裹书签强自支。但有暮愁微雨后,更无春梦落争时。
学仙争得长源骨,驱鬼空吟子美诗。九十风光容易别,祇添双鬓白于丝。
自悼 其二
粘天浊浪障天尘,不死嫌迟二十春。交到白头能有几,看将青眼属何人。
和凝多事文章版,张俭无家患难身。羡杀凫鹥闲泛泛,碧波清浅日相亲。
读易示茸城隐者
我生丁百罹,厄运在阳九。天地胡不仁,万物如刍狗。
遣兴数行诗,陶情一杯酒。上有白头翁,此身肯许友。
需泥倘致戎,徒为丈夫丑。三复括囊辞,庶几静无咎。
宿痴仙山庄赋赠
空心潭
曾依潭影宿,疏磬报清晨。壑静龙身蛰,僧闲虎迹亲。
高林仍照旧,曲径尚通人。兴废增悲感,题碑又一新。
瞿稼轩挽辞 其三
五载经营志未平,溶江半壁老空城。曾无将相甘薪胆,但有门庭起斗争。
千古人伦存主仆,一时吾道见师生。吕蒙后死无多日,枉与人间骂姓名。
陈瑚
陈瑚(1613—1675)明末清初学者,与同里陆世仪、江士韶、盛敬齐名,被人合称为“太仓四先生”。字言夏,号确庵、无闷道人、七十二潭渔父,尝居江苏太仓小北门外。崇祯十六年(1643)举人。其父邃于经学,家教有法。陈瑚少时与陆世仪等交,论学相辩驳,贯通五经,务为实学。又善横槊、舞剑、弯弓、注矢,其击刺妙天下。清圣祖康熙十四年卒,年六十二岁。其墓葬在直塘镇北二十九都使字圩。卒后门人私谥其为“安道先生”。在光绪年间,邑人曾出资在太仓南门大街西首,建立四先生祠,春秋致祭,以示敬仰。《清史》有传。► 42篇诗文
访痴仙山庄即事
追怀刘壮肃公
瞿稼轩挽辞 其四
哭社兄痴仙
隐庵夜坐
托名抚松处士以五古一则赠栎社诸君蒙痴仙见和且屡问姓名戏作一绝 ...
秋日献烟客先生
谨和澈心君原韵赠伯毅兄
上元宴集
绿鹦鹉
送汝南留学东京
破山璎珞树歌
托名抚松处士赠栎社诸君子
怀沈斯庵先生 其二
自悼 其一
昌国卫
怀沈斯庵先生 其一
追和顾中庵斋中晚望诗
老马叹
瞿稼轩挽辞 其二
题故社兄厚庵小照 其二
对酒用李白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