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晚登京口倅厅富览二首

晚登京口倅厅富览二首

宋代 陈鉴之

穷途逢伟观,小阁江万里。
薄暮岸幅巾,寒烟四山起。
天河注平淮,斗柄卧芦苇。
欲返还少留,灯青客船尾。

诗人陈鉴之的古诗

守斋和张倅古岩诗予用韵赋三绝呈守斋 其三

宋代 陈鉴之

澹泊贤侯似衲僧,功深心地枣梨生。画堂歌舞聊娱客,客退依然禅榻清。

京口江阁和友人韵

宋代 陈鉴之

良辰仍我辈,斗酒大江边。
小阁纳万里,一帆来九天。
世尘黄鹄外,诗兴白鸥前。
地胜吾衰矣,长怀李谪仙。

守斋示予游问政山和陈广文诗予用韵呈守斋

宋代 陈鉴之

小人名山访古归,雪云不争听招麾。
琼瑶千嶂插空阔,珠璧一诗争崛奇。
兴逸聊兹游赤石,民安何待花潢池。
妓围如画心如水,有鬒发从渠映玉碑。

同倪善之纳凉寿芳

宋代 陈鉴之

尚未阶软翠流长,境静蒲荷觉更香。
清坐小亭丛竹近,暂停团扇受风谅。

包家山和潘孔时

宋代 陈鉴之

危阑纳纳万里天,此景不作四子妍。
荒蹊斗折乔木末,小亭棋布层岩巅。
阳侯作意娱我醉,潮头百尽来樽前。
游蜂低回殢花露,一鸟急去拖林烟。
年来祗可作橘隐,四人隐学商山仙。

题村学图

宋代 陈鉴之

田父龙钟雪色髯,送儿来学尚腰鎌。
先生莫厌村醪薄。醴酒虽家有楚钳。

送陈仁叔之越

宋代 陈鉴之

生世可无友,吾友得仁叔。
行己严尺度,色夷气清穆。
蝇头观世态,尘尾露心曲。
大江渺愁人,风欲饱帆腹。
重阳两是按,不共一杯菊。
吾侪迹浮萍,同是客京毂。
作讨俱出此,正尔未免俗。
倘廪可反映,一笑如鲁肃。
寒窗共短檠,何用戒征轴。
氢穷杜陵远,恨欠突兀屋。
波寒净沙石,露重老林木。
莫言衣带水,后会殊未卜。
越山君旧游,我亦曾寄目。
迩来平安否,细与问修竹。

晚登京口倅厅富览二首 其二

宋代 陈鉴之

孙刘昔虎视,铁骑如风雷。白水列苍嶂,今焉侑予杯。

功名诧一时,空云暂崔嵬。衲子真英雄,一龛老岩隈。

古诗四首奉寄陈宗之兼简敖臞翁

宋代 陈鉴之

雌雄乌一色,烈焰玉石分。
子桑十日雨,英概君摩云。
尘尾失羁思,襟裾兰茝芬。
是岂如蟨驉,书圃同锄芸。

月下见桂花欣然会心赋二十八字

宋代 陈鉴之

万卉千葩春事足,一岩桂自壮秋光。
清泠风露月侵午,天上人间相对香。

暮登蓬莱阁

宋代 陈鉴之

危栏散湮郁,已暮亦登临。
鼓角孤城月,山川万古心。
鹳棲松雾重,鸥卧渚烟深。
客子终何吒,婆娑且醉吟。

题问政山

宋代 陈鉴之

冯轼邦君侈画熊,却来问政翠崖翁。
祗应兄念玄真子,不是堂无齐盖公。
千载棣佛教盛事,两丛慈竹亦清风。
跨鸾时过宣平老,明月箫声在半空。

和守斋户部家居书怀

宋代 陈鉴之

抽身龙尾外,一壑本来心。
书卷竹阴润,笔休花气侵。
耿光增魏笏,雅趣寓陶琴。
隐几时搜句,忘言兀似瘖。

同潘孔时饮总宜园孔时出宝晋帖呼道人箫次日

宋代 陈鉴之

六桥秋新宜醉吟,举杯共听岩鹤音。
危亭三面老竹也,宝晋数帖清人心。
凉蝉不敢喧夕曛,洞箫声绕山腰云。
摇摇归艇水纹裂,山紫天青河汉白。
想君独立对空阔,一鹭毛寒藕花月。

过吴江

宋代 陈鉴之

垂虹四年别,淼淼来梦境。
今晨整芒屦,柳风吹鬓影。
春光彻重渊,蛟困绿波静。
远帆有远处,小立为徐领。
浩歌翁自得,白发乱垂颈。
一室世谁如,三万六千顷。
平生卜邻意,此际味差永。
翁肯平分欤,吾其辨渔艇。

送方粹仲适会稽

宋代 陈鉴之

正好炉亭语夜分,朔风征帽浙江汶。
天代雁带参差树,山远舟横黯不云。
龟解不妨时换酒,鲸呿元自妙为文。
千岩万壑心如水,二尽檠边剩著勋。

同倪

宋代 陈鉴之

沿阶草软翠流长,境静蒲荷觉更香。清坐小亭丛竹近,暂停团扇受风凉。

蒋实斋出示孟浩然画像因赋二绝

宋代 陈鉴之

吟鞭遥指鹿门归,水色山光件件诗。
缩项鳊鱼元自好,当年应悔识王维。

京口甘露寺登眺

宋代 陈鉴之

吹帽海风鸦背起,冯夷知我酒微醺。
楼台气压金焦浪,钟鼓声飞淮浙云。
戈甲虎争余块石,榛芜鼪啸几斜曛。
山僧不管兴亡摔,清坐闲披贝叶文。

陪守斋至玉湖书院作

宋代 陈鉴之

天垂大溪碧,近树齐远山。
水气涵野色,缥缈亭数间。
维昔文节公,孤标凛群奸。
飘然两屐齿,云岩遍跻攀。
此地足佳致,差不远市阛。
寿峰顾而喜,筑屋如亲颜。
吴兴富台榭,往携歌鬟。
公独抱书来,小舟破潺湲。
花澹水纹丽,鸟啼人意闲。
读易发妙蕴,不惟评马班。
著述五百卷,星芒照人寰。
天街几绣鞍,蹀躞趋豹关。
河来磔柱立,一老菰蒲湾。
守斋领客游,秋风韵枯菅。
我诵壁间文,徒倚藓石斑。
德人不可见,月白渔舟还。
陈鉴之

陈鉴之

陈鉴之,初名璟,字刚父,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宁宗嘉定间漫游京口、临安间。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进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五)。倪守斋知新安,多有唱和。今存《东斋小集》一卷。事见《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三一。 陈鉴之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校以《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 38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