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陈琏
彼美人兮貌清扬,开轩适近茹溪傍。依稀辋川之风景,恍惚浣花之草堂。
雨过娟娟修竹净,风来馥馥崇兰香。时看霏翠落虚牖,或见水气生寒光。
终朝相对尘虑息,如游九畹浮三湘。神閒气和乐自然,飞梦不到名利场。
谢家兰玉信堪拟,蒋氏三径还可方。累世相承在诗礼,应是前人庆泽长。
望华山遇雨二首 其一
昨日关东来,思与华山遇。如何风雨中,云深不知处。
宿州
胜地欣从六月过,藕花无数满城河。扶疏亭下竹何在,会义庭前草已多。
建郡当年号南宿,怀人此日忆东坡。明朝又过符离店,满眼云山翠似螺。
海珠谒李忠简公祠
宋朝名硕彦,卜筑绀园幽。涛洒琴书润,珠擎栋宇浮。
下帷修素业,通籍赞皇猷。不作南人党,长悬社稷忧。
封章归白简,高隐恋菟裘。风采千人失,遗祠万古留。
波光摇宝树,云影拂沧洲。地拟壶中胜,帆从镜里游。
仪型空岁月,蕉荔自春秋。纵有怀湘赋,巫阳不可求。
试院夜坐偶成柬同考诸公二首 其二
北京开贡院,近在辟雍西。夜坐崇文阁,时分淡墨题。
嫩凉生白纻,暖焰照青藜。喜遇承平世,文光映璧奎。
宣府
堂堂藩屏临边塞,旧筑高城百雉坚。已见华风清绝漠,肯教黎庶染东膻。
水声东去经隆庆,山色西来自万泉。此日防秋多虎将,拟看勋业勒燕然。
二乔观书
纷纷三国战争馀,弦诵之声久已无。乔氏女儿真可怪,不知终日读何书。
精卫辞哀陈烈妇
东海有精卫,衔石填海死。海枯石复烂,此恨何时已。
天目山崩王气消,北风夜退钱塘潮。崖山新称行在所,万里兵尘涨九霄。
南海有烈妇,能守陵母节。泪血满衣裾,泣与儿决别。
万古纲常日月明,尔当尽忠吾尽节。黄木湾头风雨来,扶胥海口浪如雷。
此时孤愤同精卫,一堕沧溟竟不回。沧溟之深有时竭,烈妇之名应不灭。
雪月轩为千户萧世英赋
严冬风物佳,宵永寒风肃。雪花大于掌,月色明如烛。
高轩喜虚敞,晴光夺人目。万瓦铺琼瑶,空阶粲冰玉。
孤桐声何清,老鹤梦初熟。逸兴满冲襟,长歌泻醽醁。
元宵赐观灯诗五首 其五
照眼灯光夜色鲜,鳌山高起五云边。神仙环佩来蓬岛,文武衣冠侍御筵。
簇簇麾幢沾玉露,辉辉星月满瑶天。太平时节应难遇,愿祝吾皇寿万年。
送无为州王知州
淮西作郡著清名,九载功成趣去程。人向棠阴歌五裤,马行廓外拥双旌。
趋朝喜际风云会,送别难忘父老情。早晚天官应奏最,乔升定见沐恩荣。
淮安舟中闻吴歌
湖舟腔子闻应惯,二八佳人席上歌。此夜扁舟听更好,水平波静月明多。
登崇文阁
崇巍乎高哉,崇文之阁兮,吾不知其几百尺。突兀直倚苍冥中,雕檐高飞近晓日。
琼窗洞启来清风,前瞻兮帝阙,下顾兮辟雍。京畿郁兮千里,五云近兮九重。
太行西来兮迤逦,居庸北拱兮巃嵷。峰峦远近共环峙,削出朵朵金芙蓉。
是中奇胜甲天下,何况此地名儒宗。图书浩瀚纷莫数,文光夜吐犹晴虹。
汉家天禄不可以复见,幸喜斯阁之高崇。值校文之多暇,日徙倚而从容。
爱扶舆磅礴之奇秀兮,呼吸尽使归心胸。阑乾笑拍飞鸟上,豪气不减陈元龙。
俯视十二衢,车马尘濛濛。欲招太白老,更约东坡翁。
葡萄酒倾玛瑙瓮,日醉三百玻璃钟。人间亦自有胜境,何必飞度扶桑东。
幽谷辞为范孟祯先生赋
谷之深兮窈窕,谷之幽兮山麓。气濛溶兮白云,阴蔽亏兮嘉木。
芝烨烨兮可餐,泉泠泠兮可掬。供啸傲兮烟霞,同游嬉兮麋鹿。
谅劳生兮焉休,蹈前修兮遗躅。泉岁月兮几何,聊盘桓兮幽独。
张宇初真人画为郑侍郎赋
云气茫茫树色苍,千章杰木拥茅堂。真人跨鹤三山去,此日空留翰墨香。
和郑怡云韵
春草池塘入梦频,白麟溪上忆垂纶。诸兄好似香山侣,难弟今为棘寺臣。
孝友义声闻四海,衣冠盛会袭芳尘。几时能赴怡云约,同看荆花一树春。
过赤壁
炎祚将移苦战争,周瑜曾此破曹兵。江流不尽英雄恨,山色犹存今古情。
孤鹤声寒秋万顷,东坡梦断夜三更。神游故国知何处,半壁清风吹月明。
送吴寺丞二首 其一
滁阳启天厩,騋牝萃郊原。神驹日蕃息,百万如云屯。
君今奏成绩,稽首朝至尊。太史纪盛事,汉唐何足论。
清乐轩四景诗为驸马沐公赋四首 其四
书轩总胜邺侯家,万轴牙签耀日华。香制龙涎焚宝篆,茶烹雀舌赛琼芽。
拥炉岂羡倾云液,呵笔尤宜赋雪车。未暇开函看图画,巡檐索笑有梅花。
送李员外翼归省
翩翩归骑出皇州,衣锦还乡道路修。华岳云开仙掌见,黄河冰结水纹收。
明廷赐诰恩荣重,先陇焚黄礼数优。当宁只今思致治,家山虽好莫迟留。
送京闱主文李学士苗编修回北京
翰苑才华早见称,承恩校艺到南京。词臣亲典文衡重,士子咸誇藻鉴明。
钟阜雨晴烟树绿,龙河风顺午潮平。归期定见承清问,衣惹天香沐宠荣。
陈琏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562篇诗文
至鲁桥留别□□将三首 其三
试罢游云居庵奉和户部尚书夏公韵三首 其二
龙舌泉
行营即事四首 其四
望峨眉山
登吴山谒胥祠因望海潮
晓发麻沙夹
谢恩出偶成
赠礼部尚书吕公挽诗
试罢游云居庵奉和户部尚书夏公韵三首 其三
公廨前梅花开戏作二首 其一
宿枫桥
寄潮州指挥王祯
送李给事省亲
陪驸马沐公襄城伯李公礼部尚书张公等九日同登雨花台
至凤阳郡庠与徐教授王司训夜坐偶赋以下西游稿
送杨秋江归羊城
米元晖画为郑太常赋
正旦早朝
拜侍读学士王公达善墓
接待寺
至成都
东岳庙
九江
寿襄城伯李公
古岩书舍为叶仲立赋
宿内江县分司
七星岩
泊飞来寺二首 其二
三贤祠
挽翰林王学士达善
谒孔林
湘灵操
滦河
瞻云为给事中罗亨信赋
十台怀古 其七 望思台
花园二首 其二
永乐七年春二月九日上巡狩北京越三日至滁阳予率官吏父老郊迎二首 ...
德生桥
望罗浮二首 其二
拟古十九首 其五
挽袁忠操
发滁阳
寄南安训导廖慎初
罗稚川山水为桂林郡守孙伯贞赋
逢新桥吕驿丞
徽庙蟹图
遇济宁蒋大守资
至灌口过索桥入新都县
高邮湖闻雁
题焦氏林塘读书图
番易施氏重庆堂
寄克杰陈先生
长安杂诗十二首 其十一
至鲁桥留别□□将三首 其一
和侍读王学士时彦见寄韵
鸡鸣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