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游韶音洞二首 其一

游韶音洞二首 其一

明代 陈琏

重华去云久,千载有遗踪。韶音已寂寥,石洞犹穹窿。

秋风吹古桂,朝阳老孤桐。蝉吟白日静,凤去彩云空。

我来重怀古,转觉心冲冲。

诗人陈琏的古诗

西岳庙二首 其二

明代 陈琏

閒游西岳庙,太华入遐观。石印仙人掌,峰如司寇冠。

松风侵座响,桂雨到窗寒。瞻望情无极,何时再倚阑。

沧浪渔隐为陈规训导赋

明代 陈琏

沧浪渺何许,乃在均之阳。泠泠浸霞采,湛湛涵天光。

中有隐君子,渔钓日尚羊。风吹紫兰佩,露湿芙蓉裳。

持竿弄明月,志不在鳣鲂。时歌欸乃曲,苍茫烟水长。

过桓州望开平

明代 陈琏

塞草青青露已晞,开平山色望中微。龙冈岁远无人猎,滦水秋深有雁飞。

圣世封疆今已广,前朝景致已全非。如今留得孤城在,老树荒凉带夕晖。

赠济宁刘州判观德

明代 陈琏

济宁刘节判,邂逅意何多。共说乡枌话,胜如雪夜过。

银丝脍锦鲤,绿酒酌红螺。别后期珍重,功名鬓未皤。

正月十九日至北京即事偶成八首 其七

明代 陈琏

驱车入京国,周道何逶迟。玉帛来诸侯,金汤固城池。

宫阙五云里,金碧相交辉。图籍聚东观,文光昭璧奎。

皆山轩为吴公太仆赋

明代 陈琏

淮西列郡数环滁,密迩京畿接帝都。此地千年留胜槩,好山四面自盘纡。

鸾翔凤翥形偏异,扆列屏张势不孤。雨过惊看青崒嵂,云开或见翠模糊。

醒心丰乐名犹在,同醉怀嵩迹已芜。空睹故基俱寂寞,不知芳草几荣枯。

醉翁去后谁堪继,太仆才高足并驱。近筑小轩新景界,重开胜地好规模。

峰峦面面呈圭璧,云气时时作画图。幽谷辟来成别墅,酝泉引得近行厨。

当窗树色团如幄,绕屋松声响似竽。碧沼养鱼俱锦鲤,平郊放马总龙驹。

牙签宝轴盈髹几,翠管银筝送玉壶。花气入帘香雾重,竹光浮簟浪纹粗。

烟岚满眼何曾歇,泉石清心只自娱。终日逢迎无俗侣,常时谈笑集鸿儒。

好将绿野平泉比,莫作商颜谷口呼。翰苑诸公频赋咏,新诗满卷粲骊珠。

寿和州徐知州母江宜人八十一

明代 陈琏

慈闱鹤发已萧萧,寿席弘开喜气饶。花甲已看逾八帙,蟠桃复见熟今朝。

杖扶灵寿光如玉,酒献长生绿满瓢。好似瑶池王母会,歌声一派杂笙箫。

送来安徐知县仕禄

明代 陈琏

大尹青云彦,三年政有成。公勤归士论,宽厚得民情。

芹泮弦歌盛,棠阴讼牒清。此行书上考,阙下沐恩荣。

至凤阳

明代 陈琏

太祖龙飞当此地,中都形胜四方闻。长淮水净明如练,万岁山高半是云。

天下车书归大统,城中甲第总元勋。皇陵咫尺频瞻仰,王气时为五色纹。

宝光寺

明代 陈琏

西蜀精篮多近山,宝光喜在郡城间。风清杰阁钟声迥,露落空坛幡影寒。

满壁丹青见图画,沿阶花卉半芝兰。老僧此日成新阁,有待重来独倚阑。

梅竹轩为刘坚赋

明代 陈琏

谁似卢村处士家,梅花烂漫竹交加。孤山旧入林逋咏,三径曾闻蒋诩誇。

老节傲霜经岁序,暗香和月到窗纱。知君久负清贞操,爱此相看度岁华。

长安杂诗十二首 其十一

明代 陈琏

偶登慈恩塔,纵步曲江池。蔓草萎寒露,亭台失故基。

忆昔繁华日,正当盛唐时。胜游集群彦,文采光陆离。

姓名题翠琰,拟为千岁期。剥落竟何在,徒使后人悲。

寄致仕宗人府经历黄子中

明代 陈琏

使君家住桥亭上,致政归来乐事多。新竹阴连烧药灶,落花香度煮每锅。

吟诗每付门生写,载酒还容好客过。不得相随共谈笑,月明清夜奈愁何。

宿汾水驿

明代 陈琏

新城楼头风急,汾水驿前月明。有客思乡弄笛,何人对酒吹笙。

元宵赐观灯诗五首 其二

明代 陈琏

鳌负仙山翠色寒,星毬万点照晴峦。班行济济联鹓鹭,禁籞雍雍集凤鸾。

月色偏于今夜好,乐声齐奏万年欢。教坊百戏呈新伎,喜得承恩对御看。

望峨眉山

明代 陈琏

峨眉之山高万丈,鸣鹤青城郁相向。峰峦喜与太白齐,似与西川为保障。

郁葱秀色根鸿濛,望之如云浮碧空。嵚岑峛崺不可上,千岩万壑来清风。

白云之巅梵王殿,五色光华望中见。天晴云散看龙归,日出鸟呼知佛现。

山中原来富奇植,灵药仙葩人罕识。丛生瑞竹粲如金,树结甜瓜坚似石。

势连雪岭极西方,六月常见飞严霜。积雪长年消不尽,始知境界真清凉。

白水丛林半山起,楼阁参差綵霞里。普贤灵迹世无双,苏子雄文今有几。

扁舟拂晓到嘉陵,眼中独爱兹山青。召命有期不得往,试凭诗句讯山灵。

三贤祠

明代 陈琏

太守文章处士诗,高风遗爱系人思。太师葛岭空陈迹,不及孤山有古祠。

夜泊广陵

明代 陈琏

扁舟夜泊近芜城,何处箫声似凤鸣。二十馀桥今有几,碧空依旧月华明。

西宁驿留别袁指挥二首 其二

明代 陈琏

每忆暌违滁水上,相将又是十年来。今朝客路分南北,尘世相逢有几回。

相国寺

明代 陈琏

相国千年地有灵,巍巍楼阁倚苍冥。空闻碧落新敲磬,谁见琅函旧赐经。

华表月明留鹤语,石池水退带龙腥。惠云一去无消息,空有新刊壁上名。

陈琏

陈琏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56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