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陈琏
有美学仙侣,癯然辟谷颜。身披鹤氅衣,头戴芙蓉冠。
寻真得秘诀,归住碧霞间。玄馆既深邃,洞门亦萧闲。
安垆识火候,终日炼还丹。朱砂杂铅汞,宝鼎龙虎蟠。
九转丹若成,金箓名不刊。群真拟相候,同访三神山。
孝节行
金石有销毁,孝节宁容亏。妾为何家女,二亲蚤背违。
一从归李门,抚育恩最慈。老姑偶罹疾,药石弗能治。
饮泣吁彼苍,刲股炼为糜。糜进疾幸瘳,窃庆获所依。
爰念合卺日,年纪甫及笄。上堂奉翁姑,入室哺婴儿。
春秋洁蘋藻,旦暮治枲丝。女红分所专,中馈乃其宜。
无何失所天,凄恻空泪垂。寒风吹短发,茕茕守空帷。
矢心若皎日,匪石可转移。官府备咨访,上达九重知。
有诏下旌表,束帛加赐遗。恩宠匪徒锡,无乃重民彝。
乡邦耆彦嘉孝节,纪述应有琼琚辞。乌头双表虽已摧,至今令誉恒昭而。
云州
云州旧属榆林郡,此日荒凉不可论。百雉城摧空有址,数家人住不成村。
射雕碛上云初散,牧马原中草正蕃。戍卒晓来亲报说,銮舆昨日度龙门。
登崇文楼望湖山
崇文楼上倚阑干,万里乾坤眼界宽。昨夜湖中风雨过,西山翠色未曾乾。
云阳张侯庙
张侯祠宇俯江滨,碧瓦朱檐锁白云。三国战争闻远略,千年史传著奇勋。
香腾宝鼎祥光袅,风动旌旗翠影分。眺览不胜怀古意,摩挲石刻半苔纹。
哀余淮南
安庆城,何其长。城北山兀兀,城南水汤汤。下流带闽浙,上流襟江湘。
余侯昔日守此邦,遭时孔艰多陆梁。群凶倡乱陷淮楚,贼锋远来谁敢当。
余侯仗义思报效,日夜并力修城隍。许国何曾顾家室,奋刀直欲歼豺狼。
手提精兵才半万,身作藩维蔽一方。屡陈忠义激将士,闲引诸生升讲堂。
人人思奋不携贰,奈时不支良可伤。贼围四面势愈亟,扶病裹创赴敌场。
檄书不通外无援,困守孤城经七霜。阖门节义古来少,应为世道扶纲常。
圣朝有诏重褒美,复敕立庙长淮傍。睢阳淮南与浔阳,千秋万古同流芳。
少传夏公哀挽
故家文献众咸推,一旦登庸荷主知。用世文章方贾董,匡时勋业似已夔。
墓碑已列三孤爵,列传何惭太史辞。记我昔同登虎胄,追思往事不胜悲。
山水图为员外沈琮赋
竹鹤轩人画最奇,元晖房山渠所师。闲将缣素恣挥写,图中墨汁香淋漓。
云收远岫露晴碧,雨过嘉树含华兹。翠壁水泉寒滴滴,石田瑶草空离离。
几回披玩意自适,如此佳趣唯君知。
挽翰林王学士达善
穷经成皓首,报国有丹心。师训传高第,文章著翰林。
名留青史在,玉瘗白云深。忍读天游稿,西风泪满襟。
拟古十九首 其五
世道良悠悠,时序还草草。凉风凄以寒,庭树日以槁。
人非金石固,容华岂长好。读书期致君,立勋苦不早。
耿耿一寸丹,坚贞期自保。
新竹二首 其一
露稍寒翠羽,月影舞苍龙。欲看亭亭节,风霜岁晚中。
会同馆对雪
新阳力犹微,阴气尚郁结。昨宵风雨来,吹作瑶空雪。
芳砌飞玉尘,虚檐落冰屑。轩墀肃且静,对此更奇绝。
寒光耀文窗,素色映华棁。锦帐氍毹温,醉面生绮缬。
轩念沙场人,衾裯冷如铁。
笔花轩为王伦赋
铦利休誇砥削方,蒙恬去后代称良。拔毫载颖真无匹,入梦生花自因香。
李白因之工赋咏,江淹得此擅文章。王家妙制今为最,时献蓬莱沐宠光。
游石经寺二首 其一
孤坐不自适,言访石经山。山峰何巍巍,矗立霄汉间。
禅扉洞然启,金碧炫晴峦。古碑蚀苔藓,荒径杂荆菅。
贞珉镌内典,千载期不刊。谛观悟真想,陡觉心清閒。
忠孝堂为英国公赋
经纶事业冠朝绅,带砺家声海内闻。柱国师臣膺上爵,金书铁券表崇勋。
显扬志遂名应重,鞠育恩深念益勤。忠孝双全谁得似,已看竹帛播清芬。
寄立方刘先生
人龙别后又多年,想得新来雪满巅。身健何须餐玉诀,心闲且读卫生篇。
采兰野渚吟芳夕,访竹晴林坐暖烟。我亦山林情不浅,何时江上买归船。
桂轩为弟廷贵赋
兔窟移栽远,灵根阅岁多。黄金攒细萼,碧玉长新柯。
入座天香至,窥帘月影过。待予休致日,花下共婆娑。
送吴丁二太仆送马之京七首 其五
晓进神驹玉作蹄,花边露湿锦障泥。圉人牵过金阶上,似畏天颜不敢嘶。
高邮湖闻雁
甓社湖平净如镜,水色天光淡相映。嗷嗷征雁吐清音,醉倚柁楼闲自听。
听去听来情转恶,大星将沉小星落。霜风凄凄何处来,吹散馀音满寥廓。
对景令人忆故居,乡园遥在海之隅。高堂白发应无恙,愿寄平安两字书。
晓发麻沙夹
昨暮维轻舠,萧条近沙渚。蓬窗倚蒹葭,淅沥鸣秋雨。
晨兴喜光霁,万象争快睹。轻帆驾顺风,如鸟新插羽。
潮来海气腥,浪起雪花舞。行望铁瓮城,云边见楼橹。
陪驸马沐公襄城伯李公礼部尚书张公等九日同登雨花台
京城城北雨花台,岁岁登高此处来。松下烹茶烧石鼎,竹边呼酒泻应杯。
塞鸿应候同秋至,篱菊逢时带露开。喜对紫金山咫尺,五云缭绕护蓬莱。
陈琏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562篇诗文
友清轩为江阴黄彦达赋
海子桥
赠礼部尚书吕公挽诗
泊飞来寺二首 其一
推篷图为顾御史仲谦赋
望峨眉山
春晖堂为指挥王敏赋
送景祥回姑苏省墓用陈祭酒韵
过高邮柬董编修
游云居寺在石经山二首 其二
游石经山见杏花偶赋
太祖皇帝挽诗
行营即事四首 其四
高士谦竹为崇安知县金怀赋四首 其一 风
湘灵操
金人出猎图为宪使黄存诚赋
和刑部侍郎俞士吉致仕南归韵
徐王祠
送武选陈员外亢宗应召
寄地理先生赵思立
入夷陵
公廨前梅花开戏作二首 其一
张留书院
登旷怡楼偶成奉柬清乐公
兰蕙同芳为吴指挥赋
封太常博士丁公挽诗
筠窗为修仁邹典史赋
高士谦竹为崇安知县金怀赋四首 其二 晴
平望驿遇陈华驿宰
夔府
金山寺妙高台
莲社图
挽庄教谕克敬
挽祠祭郎中孙恕
幽谷辞为范孟祯先生赋
慈训堂为王士原赋
游琅琊和祝太仆韵
用王编修韵柬定岩僧官
送吴丁二太仆送马之京七首 其二
游韶音洞二首 其一
高士谦竹为崇安知县金怀赋四首 其三 雨
凤台歌寄宝邑亲旧
扁鹊墓
过临清闻教谕徐孟恕已故诗以悼之
题浦氏家山图
陈希夷画像
小柏
龙图为司务淩志赋
华盖观瀑
十台怀古 其五 戏马台
游韶音洞二首 其二
回回墓
青城山歌
读史有感八首 其七
出塞四首 其二
登骊山有感
送吴寺丞二首 其一
读史有感八首 其八
小瀛洲为礼部侍郎王公行俭赋
寄成均诸先生二首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