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舟中偶书

舟中偶书

明代 陈琏

昨经铁蛇觜,今过青崖子。咫尺是渝州,舟人不胜喜。

诗人陈琏的古诗

寄族中诸弟

明代 陈琏

我家节度流芳远,早岁居官荷圣明。自守平生冰蘖操,宁忘万里弟兄情。

祠堂蘋藻闻精洁,祖陇松楸想发荣。会见承恩归有日,紫荆花下共飞觥。

邾城驿

明代 陈琏

蒲酒邾城驿,频来似故居。尊馀黄米酒,馔有白鳞鱼。

落日横孤嶂,轻烟淡远垆。客程将半月,几日到环滁。

马图

明代 陈琏

九逵驰道惯腾骧,牧向郊原暂脱缰。新水溶溶春草绿,风光宛似华山阳。

至灌口过索桥入新都县

明代 陈琏

因寻灌县都江堰,出郭西行百里遥。舂米闲观水作碓,渡溪惊见索为桥。

茶芽雨后家家有,竹笋春来处处饶。试上鸡鸣台上望,青城山色翠岧峣。

赠朔州千户萧世英

明代 陈琏

君从雁门来,鞍马光陆离。我喜觌颜色,不异璚树枝。

叙意把芳札,写心命朱丝。契阔方及展,暌违复在兹。

别后慎自爱,远大以为期。

滕县二首 其二

明代 陈琏

滕阳虽小邑,山水惬幽寻。京国三千里,庭闱一寸心。

宾鸿来个个,官马去骎骎。明发邾成道,云边是孟林。

高士谦竹为崇安知县金怀赋四首 其一 风

明代 陈琏

珊瑚石亚玉琅玕,摇曳云稍翠色寒。疑是朝真仙佩响,清音缥缈碧云端。

素岩为陈炼师赋

明代 陈琏

炼师媚仙者,高蹈息尘机。冥栖华岳中,白石敞岩扉。

猿鹤喜为侣,云烟足自怡。朝饮涧下水,暮采岩前芝。

守道契玄妙,冲襟慕希夷。玄风日以畅,松乔或可期。

我本烟霞侣,素心澹无为。自婴符竹封,夙志今已违。

因为素岩咏,眷眷重遐思。

谢恩出偶成

明代 陈琏

随班晓入谒金鸾,面对天颜咫尺间。身披赐衣深雨露,手提教铎重丘山。

王通千载称高士,杨震当年亦冷官。自愧菲才何以报,平生惟有寸心丹。

德生桥

明代 陈琏

长桥类垂虹,苔满阑干石。放生谁复来,影落寒波碧。

金山寺妙高台

明代 陈琏

维舟金山下,飞步妙高台。倚阑纵遐瞩,豁然怀抱开。

谁云隔一水,我喜绝纤埃。淮南见咫尺,烟树翠成堆。

江山宛犹昨,昔人安在哉。缅怀坡仙辈,赋咏骋雄才。

淮仰几百年,石刻荒苍苔。不须雍门琴,对景令人哀。

和少师杨公侍斋宫韵二首 其一

明代 陈琏

海宇春回万物熙,南郊大祀在斯时。星辉宝殿天临近,雪霁瑶坛月骏迟。

多士骏奔司玉帛,六军守卫列幡旗。肃瞻衮冕登坛处,五色祥云炫太微。

寄云萝翁

明代 陈琏

我爱公能敦道义,结交原不羡黄金。乞身归隐少尘事,教子读书多古心。

云萝匝地午阴合,风竹满窗秋意深。几时相过叙清话,绿酒尊前还共斟。

西岳庙二首 其一

明代 陈琏

大舜西巡后,兹山天下闻。门高森画戟,碑古失遗文。

松桂垂青雨,峰峦隐白云。春秋严祀典,应荷圣明君。

挽山都督

明代 陈琏

新承节钺镇边藩,曾见风云护将坛。报国精忠明似日,征蛮勋业重于山。

柳营星落天光淡,桂岭魂归月色寒。此际龙江陈祖奠,歌残楚些泪斑斑。

寄成均诸先生二首 其一

明代 陈琏

闻道銮舆幸辟雍,千年盛事此时逢。极知圣主恩荣重,共喜天朝道学崇。

礼乐独称今日盛,车书已见万方同。嗟予莫缀班行行,空有丹心恋九重。

五月五日至济宁河下王舜耕王庭学来访因赋七言近体二首以叙别 其 ...

明代 陈琏

萧萧行李出京都,到处人誇似二疏。致仕已辞三品禄,归舟剩载五车书。

未寻林下鸡豚社,且理桥东水竹居。仕路驱驰年半百,甘棠不但在环滁。

海珠谒李忠简公祠

明代 陈琏

宋朝名硕彦,卜筑绀园幽。涛洒琴书润,珠擎栋宇浮。

下帷修素业,通籍赞皇猷。不作南人党,长悬社稷忧。

封章归白简,高隐恋菟裘。风采千人失,遗祠万古留。

波光摇宝树,云影拂沧洲。地拟壶中胜,帆从镜里游。

仪型空岁月,蕉荔自春秋。纵有怀湘赋,巫阳不可求。

送陈叔敬之成都树碑

明代 陈琏

梅花带雪点琼筵,笑上成都万里船。巫峡天高无过雁,蜀山春暮有啼鹃。

碑镌乐石词华粲,树长松楸翠色鲜。自昔锦城多胜概,新诗好写薛涛笺。

少传夏公哀挽

明代 陈琏

故家文献众咸推,一旦登庸荷主知。用世文章方贾董,匡时勋业似已夔。

墓碑已列三孤爵,列传何惭太史辞。记我昔同登虎胄,追思往事不胜悲。

陈琏

陈琏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56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