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新竹二首 其一

新竹二首 其一

明代 陈琏

露稍寒翠羽,月影舞苍龙。欲看亭亭节,风霜岁晚中。

诗人陈琏的古诗

古柏为礼部精膳司员外张韫题

明代 陈琏

李郎画笔重当时,古柏写来何太奇。坚刚原是栋梁器,偃蹇已成龙虎姿。

孔明庙前经岁久,莱公祠畔起人思。根盘厚地高百尺,侧叶不随凡木衰。

塞外山皆桦木不闻禽鸟因诗记之二首 其二

明代 陈琏

出关连日傍山行,谁见苍苔点绛英。间有野花皆碧色,问人都道不知名。

哀洸口

明代 陈琏

哀洸口,天为愁,海风吹鬓寒飕飕。五羊城头天狗堕,南汉伯气应全收。

天吴海鲸恣吞噬,漠漠妖氛遍南裔。皇风闻已畅中原,岭海疮痍待湔洗。

禹馀宫使输忠言,主聪不悟诚堪怜。舟师甫自屯洸口,此身已殒谮人手。

至今山下有遗祠,日色惨淡行人悲。

赠济宁刘州判观德

明代 陈琏

济宁刘节判,邂逅意何多。共说乡枌话,胜如雪夜过。

银丝脍锦鲤,绿酒酌红螺。别后期珍重,功名鬓未皤。

公廨前梅花开戏作二首 其一

明代 陈琏

孤根生长近黄堂,烂熳花从雪里芳。政喜巡檐闲索笑,风情应不让何郎。

题扇面山水

明代 陈琏

云过山疑动,风来树欲颠。长江波浩浩,应有未归船。

大姑山

明代 陈琏

玉立湖中孰敢攀,何人唤作大姑山。半弯新月开眉黛,一朵晴云拥髻鬟。

自喜乾坤同寿算,何须灵药驻容颜。平生持守孤高节,肯学英娥不复还。

郡庠祭丁

明代 陈琏

辉辉星斗露华凉,济济衣冠祀素王。六佾舞行分左右,大晟乐韵协共商。

明时共说儒风盛,此夜尤看礼数详。一自文翁兴学后,至今弦诵自洋洋。

寄松江畬山鼒长老

明代 陈琏

鸡鸣别后廿馀载,地远无由寄尺书。习静禅心原自定,长斋法候近何如。

道高久伏畬山虎,诗罢闲观泖水鱼。我独怀师清不寐,银台月上夜窗虚。

试院夜坐偶成柬同考诸公二首 其二

明代 陈琏

北京开贡院,近在辟雍西。夜坐崇文阁,时分淡墨题。

嫩凉生白纻,暖焰照青藜。喜遇承平世,文光映璧奎。

发滁阳

明代 陈琏

笑领徵书酒半酣,紫薇香露湿华缄。秋闱人物多□许,明月知谁步斗南。

拟古十九首 其五

明代 陈琏

世道良悠悠,时序还草草。凉风凄以寒,庭树日以槁。

人非金石固,容华岂长好。读书期致君,立勋苦不早。

耿耿一寸丹,坚贞期自保。

过济宁逢蒋太守资

明代 陈琏

我近官西蜀,君犹守济宁。重逢头总白,相见眼终青。

政美非求异,心清爱独醒。明朝又分袂,离思满旗亭。

杜子美寻芳图为指挥姜仲文赋

明代 陈琏

杜鹃叫破空林烟,锦官城外春无边。碧鸡坊头酒新熟,黄四娘家花正燃。

少陵老子动幽兴,蹇驴破帽东风前。同行者谁二三辈,襟怀洒落如神仙。

醉归不觉日已暮,小桥争度催吟鞭。图中光景宛如昨,知是天宝开元年。

拜侍读学士王公达善墓

明代 陈琏

卓哉天游翁,行高学尤富。蚤年拥皋比,烨烨腾芳誉。

后来教成均,寻复登玉署。上结九重知,声名益昭著。

竟赴玉楼招,哀歌闻薤露。峨峨九龙山,今喜遂安厝。

嗟予旧同寅,道义交有素。恒惭负明义,弗获重临顾。

遥遥许剑心,梦寐伤迟暮。今秋来浙西,幸得拜公墓。

洁兹生刍奠,清酤渍绵絮。空怀郭有道,不见王文度。

揾泪下荒丘,风吹白杨树。

寄成均诸先生二首 其一

明代 陈琏

闻道銮舆幸辟雍,千年盛事此时逢。极知圣主恩荣重,共喜天朝道学崇。

礼乐独称今日盛,车书已见万方同。嗟予莫缀班行行,空有丹心恋九重。

召赴春闱同考太仆寺诸公饯于三里冈春闱稿

明代 陈琏

奎光夜夜烛三台,闻道春闱早晚开。岂意徵书天上降,遂劳使者日边来。

暂停柳下青丝鞚,同醉花前白玉杯。行望京华应咫尺,钟山云气接蓬莱。

宝光寺

明代 陈琏

西蜀精篮多近山,宝光喜在郡城间。风清杰阁钟声迥,露落空坛幡影寒。

满壁丹青见图画,沿阶花卉半芝兰。老僧此日成新阁,有待重来独倚阑。

襄城伯李公邀赏元宵和侍郎周公恂如韵二首 其二

明代 陈琏

华堂开宴列牙旗,璧月流辉玉露垂。宝篆香添知夜永,金莲燄冷觉春迟。

挥毫觅句诗初就,击鼓传觞令四驰。不独诚心能爱客,匡君勋业重明时。

拟古十九首 其八

明代 陈琏

明月何皎皎,流辉照我床。起来弹素琴,音韵振琳琅。

忽忆平生友,别来似参商。此意向谁诉,幽怀徒自伤。

安得如溟鸿,与之共翱翔。

陈琏

陈琏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56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