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襄城伯李公邀赏元宵和侍郎周公恂如韵二首 其一

襄城伯李公邀赏元宵和侍郎周公恂如韵二首 其一

明代 陈琏

侯门人物总熙熙,况遇太平全盛时。午夜笙歌喧绮席,瑶天星月炫旌麾。

喜逢佳节传柑处,忽忆当年侍宴时。照眼花灯看未了,醉归犹听漏声迟。

诗人陈琏的古诗

泊飞来寺二首 其二

明代 陈琏

犀沉猿化事无踪,始信人间色是空。何处飞来灵鹫岭,就中幻出梵叶宫。

贝多叶落惊秋雨,薝卜花开散晓风。闲把清吟酬胜景,知他何日碧纱笼。

送礼部尚书蔚公致仕归合肥

明代 陈琏

几年声誉重文昌,致政南归沐宠光。二品秩登黄阁贵,五花诰染紫好香。

到家好结香山社,辟地宜开绿野堂。盛事如公能有几,定知竹帛永流芳。

十台怀古 其一 姑苏台

明代 陈琏

吴王行乐登高台,凤绡翠幕重重开。更深歌舞宴西子,飘飘丝竹云边来。

渡溪铁骑纷如簇,台上犹歌乌夜曲。曲声未断越兵来,一旦欢娱梦蕉鹿。

蛾眉零落归何处,声色迷人孰能悟。千年遗址百花洲,犹说吴王旧行路。

和姚少师听松庵韵

明代 陈琏

山近虚窗云气通,纷纷落叶堕阶红。可人一室清如□,坐听松号万壑风。

拟古十九首 其十

明代 陈琏

丹山有凤凰,身备五采文。饮啄异凡鸟,不入鸡鹜群。

一鸣在朝阳,高举入青云。一旦览德辉,来仪际昌辰。

诗书方见重,便为人所珍。

赏菊花和祝太仆韵

明代 陈琏

莫道秋光不入时,寒芳满径露盈枝。平生自有中黄色,肯愧陶潜五字诗。

寄庄克敬广文

明代 陈琏

江潮别后动经年,一度思君一惘然。乡梦频惊梧叶雨,客怀空对桂花天。

信音独怪鳞鸿少,交谊终期铁石坚。闻道重修吾邑志,书成不愧万人传。

留别太仆寺滁州卫诸公

明代 陈琏

作郡频惊岁序更,观风又赴锦官城。诸公重有攀留意,今我空怀惜别情。

何武宦成曾见念,醉翁去后谩留名。行持宪节西川去,万里相思对月明。

拟古十九首 其三

明代 陈琏

春至淑气和,百卉媚芳姿。此时二八妇,对景动忧思。

暗花插蝉鬓,览镜画蛾眉。暗惜桃李年,茕茕守空闺。

叹息复叹息,误身轻薄儿。

寄致仕宗人府经历黄子中

明代 陈琏

使君家住桥亭上,致政归来乐事多。新竹阴连烧药灶,落花香度煮每锅。

吟诗每付门生写,载酒还容好客过。不得相随共谈笑,月明清夜奈愁何。

出塞四首 其二

明代 陈琏

狼烟起边烽,羽书入丹阙。大驾事亲征,诸军奋忠烈。

虎士皆鹰腾,蓄锐伺俱发。庙算已无遗,残胡期殄灭。

寄松江畬山鼒长老

明代 陈琏

鸡鸣别后廿馀载,地远无由寄尺书。习静禅心原自定,长斋法候近何如。

道高久伏畬山虎,诗罢闲观泖水鱼。我独怀师清不寐,银台月上夜窗虚。

谢恩出偶成

明代 陈琏

随班晓入谒金鸾,面对天颜咫尺间。身披赐衣深雨露,手提教铎重丘山。

王通千载称高士,杨震当年亦冷官。自愧菲才何以报,平生惟有寸心丹。

厢房前菊花

明代 陈琏

落尽群花独自芳,金英浑欲占秋光。纷纷世上誇红紫,何事渊明祇爱黄。

挽国子助教费公良弼

明代 陈琏

学行推前辈,功名际盛时。伏生空有女,伯道竟无儿。

白璧埋黄壤,清霜悴紫芝。讣来偏感慨,挥泪写哀词。

登王陵台望泰山

明代 陈琏

晓上台高处,遥看岱岳尊。霞光明日观,云气起天门。

汉刻今何在,唐镵喜尚存。忆曾纵登览,胜事颇能论。

拟古十九首 其九

明代 陈琏

粲粲五色丝,织成云锦章。深闺亲剪制,为君作衣裳。

一一幸披拂,佩服媚容光。一朝忽弃置,兰麝徒自芳。

人情喜怜新,使妾空自伤。

简县道中

明代 陈琏

简县行将近,遥看候吏迎。夕阳山外影,流水石边声。

盐井勤收卤,农田不废耕。喜闻父老说,处处庆秋成。

送陈叔敬之成都树碑

明代 陈琏

梅花带雪点琼筵,笑上成都万里船。巫峡天高无过雁,蜀山春暮有啼鹃。

碑镌乐石词华粲,树长松楸翠色鲜。自昔锦城多胜概,新诗好写薛涛笺。

至成都

明代 陈琏

自入成都万里馀,锦城风致胜如初。西川人物逢熙运,阖郡官僚迓使车。

灌口尚存秦守庙,石经犹是汉时书。观风问俗真吾事,不学杨雄赋子虚。

陈琏

陈琏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56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