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太祖皇帝挽诗

太祖皇帝挽诗

明代 陈琏

鼎湖龙去众凄然,云暗苍梧万里天。虞舜升遐原有数,华封祝寿竟虚传。

当年仁育齐高厚,此日哀思罄幅员。伫看史臣修实录,神功圣德著瑶编。

诗人陈琏的古诗

简县道中

明代 陈琏

简县行将近,遥看候吏迎。夕阳山外影,流水石边声。

盐井勤收卤,农田不废耕。喜闻父老说,处处庆秋成。

致仕工部尚书严公震直哀挽

明代 陈琏

盛年际遇荷恩荣,一旦登庸列上卿。风裁棱棱高百辟,忠诚耿耿著明廷。

名垂竹帛应难泯,神寄丹青宛若生。愧我年来感知己,临风些罢不胜情。

游琅琊开化寺二首 其二

明代 陈琏

峨峨琅琊山,拔地几千丈。坤灵毓神秀,景态日万状。

金碧灿晴峦,芙蓉开叠嶂。于时喜跻攀,倏至飞舄上。

天姥如可晞,匡庐遥相望。长歌招安期,临风复惆怅。

行营即事四首

明代 陈琏

忽传边燧举,复见羽书驰。万乘亲征日,群臣扈从时。

将军威胜虎,士卒力如貔。不日平胡虏,欢声洽四夷。

寄松江畬山鼒长老

明代 陈琏

鸡鸣别后廿馀载,地远无由寄尺书。习静禅心原自定,长斋法候近何如。

道高久伏畬山虎,诗罢闲观泖水鱼。我独怀师清不寐,银台月上夜窗虚。

高士谦竹为崇安知县金怀赋四首 其三 雨

明代 陈琏

采兰忆昔过湘浦,两岸修篁带雨看。此日晴窗见图画,令人清兴满江干。

送谷城知县杜思道

明代 陈琏

谷城令尹著能声,三载弦歌似武城。千里稽勋来吏部,一朝复任出神京。

甘棠满院舆人颂,官柳盈堤属吏迎。归到黄堂公事简,清风重听宓琴鸣。

游石经山见杏花偶赋

明代 陈琏

村前红杏犹未放,山上花开照眼新。不是化工有私意,向阳草木易为春。

十台怀古 其二 章华台

明代 陈琏

灵王意气淩寰宇,十万雄兵辟疆土。登临更有章华台,睥睨中原瞰荆楚。

穷奢极丽非良谋,纵乐日向高台游。皓齿能歌细腰舞,蛾眉宁识人间愁。

一朝霸业归萧索,江上游魂招不得。夕阳衰草栖寒烟,伤心忍过荒台前。

云州歌

明代 陈琏

云州迤南好风土,高下川原足禾黍。云州迤北天气寒,五谷不生民食艰。

胡羌俗与中华别,水草逐居食凭猎。云州南去足农耕,充国曾此破先零。

鲫鳉鲭鳜鱼图为王菊堂赋四首 其二

明代 陈琏

吐沫流芳藻,翻身动碧漪。长江三月里,政是尔来时。

元宵赐观灯诗五首 其三

明代 陈琏

月明如昼映楼台,万朵金莲此夜开。天上佩声常缥缈,云中扇影自徘徊。

群真喜进长生箓,百辟同称万寿杯。清禁胜如仙境界,何须东海访蓬莱。

夜梦亡弟琦觉而有感

明代 陈琏

尔从捐馆后,荏苒逾六期。每兴同胞念,此心转凄其。

今夕是何夕,梦中□依稀。亹亹叙乖阔,仍似在家时。

蘧然惊睡觉,此乐安□□。□□不成寐,空有涕涟洏。

寄庄克敬广文

明代 陈琏

江潮别后动经年,一度思君一惘然。乡梦频惊梧叶雨,客怀空对桂花天。

信音独怪鳞鸿少,交谊终期铁石坚。闻道重修吾邑志,书成不愧万人传。

素岩为陈炼师赋

明代 陈琏

炼师媚仙者,高蹈息尘机。冥栖华岳中,白石敞岩扉。

猿鹤喜为侣,云烟足自怡。朝饮涧下水,暮采岩前芝。

守道契玄妙,冲襟慕希夷。玄风日以畅,松乔或可期。

我本烟霞侣,素心澹无为。自婴符竹封,夙志今已违。

因为素岩咏,眷眷重遐思。

题扇面山水

明代 陈琏

云过山疑动,风来树欲颠。长江波浩浩,应有未归船。

奉和姚少师惠山泉亭上韵

明代 陈琏

漪澜堂上坐,襟抱一时开。云自山腰起,泉从石罅来。

金莲何代种,翠竹近年栽。好尽登临兴,茶杯胜酒杯。

送武选陈员外亢宗应召

明代 陈琏

昨日徵书下九霄,登程行李喜萧萧。紫金山色凝新雪,杨子江声带早潮。

武选典铨留伟绩,祖筵惜别总英僚。庙堂早晚膺高擢,好竭丹衷答圣朝。

寄涂良友

明代 陈琏

羊城别后八逾秋,喜有书来自便邮。未许渊明归栗里,常怀孺子在谩州。

新诗谩赋春天树,清兴思乘雪夜舟。岭海故人如问讯,尚期载酒共嬉游。

奉柬翰林侍读学士王公达善

明代 陈琏

璧水传经自昔年,瀛洲此日喜登仙。儒官旧说词臣贵,学士原兼内相权。

晓簉鹓班联玉笋,夜归琼署赐金莲。也知许国怀忠荩,一寸丹心铁石坚。

陈琏

陈琏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56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