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奉和姚少师惠山泉亭上韵

奉和姚少师惠山泉亭上韵

明代 陈琏

漪澜堂上坐,襟抱一时开。云自山腰起,泉从石罅来。

金莲何代种,翠竹近年栽。好尽登临兴,茶杯胜酒杯。

诗人陈琏的古诗

题王君晋彦梅窗二首 其一

明代 陈琏

鳌台天寒冬欲暮,瑞叶纷纷似飞絮。王家轩子临清池,忽报梅花开满树。

老梢屈铁苔藓重,暗香时复生帘栊。横斜疏影黄昏后,灿烂繁葩积雪中。

素闻君家兄弟好,况复怡怡嗜文藻。对花酌酒赋新诗,只恐南枝春色老。

武山

明代 陈琏

海濒多名山,兹山最雄特。盘回几千里,屹立势无敌。

峨峨峰峦高,去天仅盈尺。树含不老姿,石有太古色。

绝壁走飞鼯,枯槎聚饥鹘。沧溟涨天浮,纵目望无极。

缅怀余襄公,曾此候潮夕。

吴江晚眺二首 其二

明代 陈琏

山云欲断未断,水鸟将飞不飞。湖上浪喧风紧,鹿头艇子初归。

郎山

明代 陈琏

郎山高,高刺天,危峰崄磴愁攀缘。仰看高崖覆石穴,穴口至今存破船。

想初山前潴巨浸,水退之后成原田。崖边石痕乃牵路,沧桑之说诚非传。

市廛遗迹已难觅,积沙淤没经千年。道傍残碑宛犹在,汉隶剥落苔痕藓。

兹山雄特孰与肩,北通朔漠邻燕然。后人于此列亭障,往往树栅当其巅。

只今圣化大无外,胡羯远遁无腥膻。山头烽堠高且坚,此日永不生狼烟。

闻笳

明代 陈琏

乌桓城外多风沙,何人月下吹芦笳。笳声相传十八拍,拍中曲调今谁识。

大荒阴沉月色明,呜咽中含无限情。凄凉蔡姬别虏意,哀怨胡儿恋母声。

咀徵含商声转急,飒飒悲风动毛发。此时听罢夜方阑,独倚辕门看太白。

追挽处士张仲琛

明代 陈琏

曲江文献裔,东邑种庵孙。芳誉今犹昔,佳城俨独存。

白杨沾雨露,宿草自朝昏。太史书潜德,雄词贲墓门。

徐太守雪梅为巡抚江西侍郎赵公新赋

明代 陈琏

黄堂太守画最奇,爱写寒梅雪里姿。繁花绽玉暗香动,老干屈铁苍苔滋。

任教玉笛吹夜月,自有春意生南枝。肯随桃花媚时俗,素与松竹同襟期。

精神何惭仁老笔,香影不负逋仙诗。魁名已在百花上,金鼎调羹当有时。

十台怀古 其七 望思台

明代 陈琏

湖城城头云黯黯,望思台成悔何晚。一从金犊去无踪,几度春风岁华远。

武皇用人何太轻,江充小吏机谋深。东宫冤气贯星斗,白日紫汉生层阴。

神仙楼观用云起,有术难招戾园鬼。恩深舐犊恨无穷,目断湖城隔秋水。

素岩为陈炼师赋

明代 陈琏

炼师媚仙者,高蹈息尘机。冥栖华岳中,白石敞岩扉。

猿鹤喜为侣,云烟足自怡。朝饮涧下水,暮采岩前芝。

守道契玄妙,冲襟慕希夷。玄风日以畅,松乔或可期。

我本烟霞侣,素心澹无为。自婴符竹封,夙志今已违。

因为素岩咏,眷眷重遐思。

牛图为毕通政文英赋

明代 陈琏

水边杨柳绿阴多,引犊乌犍上草坡。最爱阿童骑处稳,笛声吹出太平歌。

石首县

明代 陈琏

廛市临江澨,涛声白昼寒。丹青卫公庙,紫翠锦林山。

芹泮儒风盛,花封化日闲。偶逢陈大尹,能慰客怀宽。

游新安烂柯山王乔洞

明代 陈琏

峨峨烂柯山,日夕生紫烟。仙人启洞府,涧水导其前。

白石寒齿齿,幽篁静娟娟。绀露泫瑶席,庆云集蕙櫋。

泠风从东来,可以散烦悁。万变纷在目,泛览何茫然。

王事有严戒,胡能久周旋。振衣下山去,满耳凄鸣蝉。

挽国子助教费公良弼

明代 陈琏

学行推前辈,功名际盛时。伏生空有女,伯道竟无儿。

白璧埋黄壤,清霜悴紫芝。讣来偏感慨,挥泪写哀词。

永思堂为钱孟常赋

明代 陈琏

武肃裔孙纯孝士,痛慕双亲形梦寐。高堂华扁名永思,铁画银钩日星丽。

双亲谢世今几年,先茔宰木栖寒烟。天台世系从来盛,序伦堂基犹俨然。

亲容寥寥无复睹,日夜哀思泪如雨。蓼莪忍诵重衋伤,风木才闻转酸楚。

光阴迅速不可追,萱花已谢椿枝摧。秋霜春雨感衷素,蘋藻粢盛严礼仪。

我闻孝诚天所佑,况尔高门先德厚。传家诗礼喜能存,子子孙孙宜自懋。

平塘秋意

明代 陈琏

平塘波浪深,荷叶鸣秋响。惊起锦鸳鸯,双双共来往。

龙舌泉

明代 陈琏

闻昔励布衣,寻龙称地仙。此井渠所发,至今出寒泉。

游石经山见杏花偶赋

明代 陈琏

村前红杏犹未放,山上花开照眼新。不是化工有私意,向阳草木易为春。

哀洸口

明代 陈琏

哀洸口,天为愁,海风吹鬓寒飕飕。五羊城头天狗堕,南汉伯气应全收。

天吴海鲸恣吞噬,漠漠妖氛遍南裔。皇风闻已畅中原,岭海疮痍待湔洗。

禹馀宫使输忠言,主聪不悟诚堪怜。舟师甫自屯洸口,此身已殒谮人手。

至今山下有遗祠,日色惨淡行人悲。

长安杂诗十二首 其六

明代 陈琏

闻昔未央宫,缔构极弘丽。周遭数十里,台殿咸称是。

虽云可重威,何以训来裔。文皇撒露台,诚足范后世。

宣府

明代 陈琏

堂堂藩屏临边塞,旧筑高城百雉坚。已见华风清绝漠,肯教黎庶染东膻。

水声东去经隆庆,山色西来自万泉。此日防秋多虎将,拟看勋业勒燕然。

陈琏

陈琏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56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