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三月初二发京师

三月初二发京师

明代 陈琏

承恩升宪府,持节出神京。路向四川去,舟行几月程。

君亲俱在念,弟妹政关情。早晚当趋蜀,知谁识使星。

诗人陈琏的古诗

和杨嗣庆见寄韵

明代 陈琏

我爱西江老徵士,传家喜有百年书。才名重似连城璧,文采光如照乘珠。

洛社衣冠原自好,柴桑风致未应殊。山中著述人争诵,莫惜佳章远寄予。

送李给事省亲

明代 陈琏

几年居侍从,日得近清光。予告天恩重,还家道路长。

霜寒汀树老,雪霁野梅香。綵服趋庭日,双亲喜寿康。

访李秋谷祠堂遗址

明代 陈琏

前代有名臣,晚节号秋谷。声名隘寰宇,勋业重钧轴。

初年居许昌,别墅依水曲。光风泛崇兰,苍雪洒修竹。

当时择名胜,此地擅幽独。俯仰成百年,乐事随转烛。

故基长蒿莱,终日来樵牧。我今重经过,恻怆访遗躅。

清风已寥寥,芳草几回绿。

游韶音洞二首 其二

明代 陈琏

平生爱明胜,寻幽起辞远。折花度瑶涧,扪萝陟层巘。

目穷数百里,身历千万转。我心本无碍,浮云共舒卷。

留欢竟忘返,不觉归路晚。

望黄山

明代 陈琏

黄山屹中流,此日欣盻睐。初疑螺髫青,渐睹砥柱大。

长江来万里,混混俱此会。潮生岚气寒,浪触雪花碎。

海门望无穷,飞鸿渺天外。

车驾谒孝陵随侍有感

明代 陈琏

文武衣冠肃礼仪,谒陵盛典重今时。九重久切松楸念,此际尤深霜露思。

瑞霭霏微生辇道,荣光烜赫动旌旗。小臣稽首陈歌颂,不愧周人清庙诗。

战韶阳

明代 陈琏

战韶阳,日光薄,朔风南来撼山岳。梅关已碎淩江枯,斗大孤城竟谁托。

寒芒烛地狼星光,边声彻夜交锋铓。老奴潜缒城竟覆,残兵散走如群羊。

虎头将军面如铁,义胆忠肝逾激烈。仓惶巷战接短兵,三尺龙泉耀霜雪。

誓战死,无偷生,竟死不辱勤王名。崖山猛士多如雨,谁似韶阳战有声。

正月十九日至北京即事偶成八首 其四

明代 陈琏

北京古名都,士习素豪雄。伊昔有荆卿,畅饮燕市中。

悲歌和渐离,逸气犹长虹。流盻四海隘,仰视浮云空。

壮志虽不就,声誉垂无穷。

和吏部黄尚书与范徵韶韵

明代 陈琏

潇洒襟怀众所知,康强不用杖扶持。家中旧匣多收画,客里行装半是诗。

湖海交游皆好友,晨昏奉养有佳儿。近闻来谒尚书府,还纪銮江邂逅时。

徽庙蟹图

明代 陈琏

艮岳风高天已秋,闲将缣素写蝤蛑。自从远狩黄龙后,还忆横行介士不。

兴教寺

明代 陈琏

广陵城外寺,幽僻远尘氛。万竹秋含雨,高松暝宿云。

跏趺僧入定,慷慨客论文。欲觅开山事,残碑半藓纹。

寄祝仲山

明代 陈琏

自从滁水送归舟,别后俄惊十九秋。庶子泉甘曾共酌,醉翁亭好每同游。

停云赋就怀知己,今日书来喜便邮。闻道芝山是先陇,满林翠色蔼松楸。

寄定岩僧录

明代 陈琏

僧录声名重,高风不可攀。久居灵谷寺,只在紫金山。

斋设伊蒲供,朝联玉笋班。平生无俗念,心共白云闲。

赠礼部尚书吕公挽诗

明代 陈琏

关中人物擅才华,五福能全众所誇。一梦黄粱成永诀,九重紫诰遽三嘉。

官膺三品尚书秩,系出前朝仆射家。欲拜新阡观墓碣,栎原松桧隔烟霞。

黑葡萄

明代 陈琏

满架繁阴绿雾匀,夜深珠馆月华新。几回忆侍金銮殿,马乳堆盘出赐频。

寿襄城伯李公

明代 陈琏

寿星光粲映台躔,政是花朝八日前。香袅翠云腾宝篆,曲翻白雪度琼筵。

蟠桃成熟三千岁,铜狄摩挲几百年。报国忠诚今益著,丹青行见写淩烟。

墨松岭

明代 陈琏

浩亹关外墨松岭,驻马林边风日清。野树连阴消暑气,岩泉度响作秋声。

石门险峻真堪戍,土壤膏腴足可耕。忆昔先零曾犯塞,禄渠安国此屯兵。

恩赐宝楮四十定绵羊二羫黄封十瓶白粲二斛

明代 陈琏

朝正欣得近清光,宠锡便蕃喜倍常。十瓿初颁光禄酒,八蹄兼赐太官羊。

香粳满斛珠玑粲,宝楮盈缄翰墨香。祇荷鸿恩何以报,愿祈圣寿与天长。

李老谷

明代 陈琏

五更风露政凄凄,谷口云深路欲迷。马上酒醒天渐曙,如何不听子规啼。

寄潮州卫指挥王祯

明代 陈琏

忠孝双全迈古人,况兼能武更能文。兵书早学周司马,笔法原师晋右军。

先陇奉襄情独切,北堂献寿礼尤勤。素知报国丹心壮,好趁青年策异勋。

陈琏

陈琏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56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