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陈琏
昔忝同官居胄监,客情都付笑谈间。校书共照青藜火,待漏曾联玉笋班。
时雨寻常生璧水,祥云咫尺近钟山。别来几度怀清赏,安得诗同数往还。
题方壶画
龙虎仙山在何处,玄馆琳宫锁烟雾。人间昨夜风雨过,瑶草琼芝长无数。
金门羽客方方壶,早年曾在山中居。身如野鹤无定着,心与浮云同卷舒。
平生喜作南宫画,醉墨淋漓恣挥洒。峰峦远近分淡浓,笔意神奇多变化。
斯图自信超凡流,眼前景致清而幽。树昏似觉云初起,石润应疑雨乍收。
神乐道人能鉴识,得此宝之犹重璧。方壶仙去已多年,龙虎风光宛犹昔。
碧梧轩为严公子赋
君家奕叶居茹溪,骥林高与青云齐。当轩尽是碧梧树,秀色在目恒萋萋。
萋萋菶菶真堪爱,静坐钩帘喜相对。日转清阴生嫩凉,露晞密叶明新翠。
不用栽依金井阑,轩前地位尽宽闲。莺声出林春昼永,鹤迹满径苔花斑。
国朝名卿称乃祖,赫赫勋华耀寰宇。乔木千章拥故居,至今人说尚书府。
君家世德不可当,况逢四海歌时康。梧兮梧兮善培植,拟见乔枝栖凤凰。
寄徵士尹伯弘
读书林下称幽居,云气满山如画图。门对竹溪凡几曲,庭栽松树只三株。
苔痕无数上蜡屐,花片有时粘酒壶。笑我宦游淹岁月,卜邻何日赋归与。
过轘辕关
峨峨轘辕关,关门据层巘。若非鬼斧凿,安得此奇险。
淩晨喜经过,百折路回转。身居万仞高,目极千里远。
缑山与嵩岳,秀色互葱茜。登临俯仰间,怀古兴不浅。
欲招浮丘公,来此共游衍。
十台怀古 其四 黄金台
子哙沽名堕庙社,燕昭信是真王者。黄金不惜筑高台,郭隗能言千里马。
一时云集俱英豪,剧辛乐毅非儿曹。建功已酬国士报,声名不让燕山高。
春秋义战由来少,何限生灵膏野草。王风不作周道东,慷慨令人怀二老。
送李给事省亲
几年居侍从,日得近清光。予告天恩重,还家道路长。
霜寒汀树老,雪霁野梅香。綵服趋庭日,双亲喜寿康。
送吕少卿致仕归山阴
解组荣归似二疏,菊松三径想如初。寻盟宜结香山社,访古须寻禹丹书。
知有丹心驰帝阙,应无清梦到公车。相思好寄平安字,闻道春江多鲤鱼。
云阳张侯庙
张侯祠宇俯江滨,碧瓦朱檐锁白云。三国战争闻远略,千年史传著奇勋。
香腾宝鼎祥光袅,风动旌旗翠影分。眺览不胜怀古意,摩挲石刻半苔纹。
梁溪秋思
梁溪风景似潇湘,翠竹黄芦近草堂。荷露带香浮砚沼,柳烟分绿到琴床。
闲情不羡文鸳侣,逸兴飞随白鹭行。为厌市喧思习静,书声多在水云乡。
宣圣手植桧
宣圣殿后手植桧,枝叶团团宛如盖。青霄耸干近百寻,厚地蟠根知几代。
重重白昼布繁阴,瑟瑟虚檐度清籁。异质肯随凡卉变,奇材独受高人爱。
当年老树久摧残,旁茁孙枝今幸存。扶持自是神明力,长养偏承雨露恩。
冬来不改冰霜操,春去犹含苔藓痕。九畴之诗人共爱,南宫之颂时所称。
我闻大别有古柏,黛色参天二千尺。神鬼英灵长为护,风云变化应难测。
大禹之功久不磨,素王之德终无极。圣泽流芳可并传,作歌为刻琅玕石。
永思堂为钱孟常赋
武肃裔孙纯孝士,痛慕双亲形梦寐。高堂华扁名永思,铁画银钩日星丽。
双亲谢世今几年,先茔宰木栖寒烟。天台世系从来盛,序伦堂基犹俨然。
亲容寥寥无复睹,日夜哀思泪如雨。蓼莪忍诵重衋伤,风木才闻转酸楚。
光阴迅速不可追,萱花已谢椿枝摧。秋霜春雨感衷素,蘋藻粢盛严礼仪。
我闻孝诚天所佑,况尔高门先德厚。传家诗礼喜能存,子子孙孙宜自懋。
战韶阳
战韶阳,日光薄,朔风南来撼山岳。梅关已碎淩江枯,斗大孤城竟谁托。
寒芒烛地狼星光,边声彻夜交锋铓。老奴潜缒城竟覆,残兵散走如群羊。
虎头将军面如铁,义胆忠肝逾激烈。仓惶巷战接短兵,三尺龙泉耀霜雪。
誓战死,无偷生,竟死不辱勤王名。崖山猛士多如雨,谁似韶阳战有声。
试罢游云居庵奉和户部尚书夏公韵三首 其二
一自中峰后,寥寥岁月遥。我来寻古迹,僧迓集诸僚。
竹露寒苍玉,松风响翠涛。可人清净境,白日远尘嚣。
谢恩出偶成
随班晓入谒金鸾,面对天颜咫尺间。身披赐衣深雨露,手提教铎重丘山。
王通千载称高士,杨震当年亦冷官。自愧菲才何以报,平生惟有寸心丹。
扁鹊墓
灵骨閟重泉,墓石久已坏。至今业医人,犹思伏道艾。
风木操
维风之飂飂兮,而树之相樛兮,念夫亲之悠悠兮。
维风之淅淅兮。而树之槭槭兮,念夫亲之不可复得兮。
树之有风,犹可止兮。吾之念亲,终无已兮。
经李陵台有怀苏武
自徙居延大泽中,上林忽报雁书通。长安京国归心切,落日河梁别意浓。
扶地住多惊皓首,节旄落尽见丹衷。偷生陵律何须数,遗臭流芳迥不同。
正月十九日至北京即事偶成八首 其四
北京古名都,士习素豪雄。伊昔有荆卿,畅饮燕市中。
悲歌和渐离,逸气犹长虹。流盻四海隘,仰视浮云空。
壮志虽不就,声誉垂无穷。
和汤灵台见寄韵
多君文采迈玄晖,新拜灵台住帝畿。地望清高公事简,门庭严静俗人稀。
仰观日月星辰象,深识乾坤造化机。自是太平多瑞应,御前频奏卿云飞。
青云轩为罗宗润作
青云轩,南海湄。绿窗洞然启,云山见参差。轩中之人冰雪姿,文采晔晔珊瑚枝。
月中仙桂亲折得,归来轩子增光辉。明年会试赴春闱,青云平步应有期。
陈琏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562篇诗文
陪驸马沐公襄城伯李公礼部尚书张公等九日同登雨花台
迎翠楼
金人出猎图为宪使黄存诚赋
送陈叔敬北上省亲
沧浪渔隐为陈规训导赋
游琅琊和祝太仆韵
留别河东教谕周德润
翠云轩为吴谦赋
开平怀古
送吴丁二太仆送马之京七首 其二
游韶音洞二首 其二
游云居寺在石经山二首 其二
掘甘草
天平一
寄松江畬山鼒长老
海子桥
题雁图四首 其一 飞
挽道士龙碧潭尝住神乐观
挽国子助教费公良弼
恩赐宝楮四十定绵羊二羫黄封十瓶白粲二斛
番易施氏重庆堂
哀洸口
嵩山
挽庄教谕克敬
德生桥
罗稚川山水为桂林郡守孙伯贞赋
圣驾幸北京率僚属父老郊迎
和驸马沐公柬陈祭酒韵
寄庄克敬广文
张留书院
重修上清观因系以诗
大店驿
题杨炼师月夜诵经图
会同馆对雪
吴江晚眺二首 其一
和吏部黄尚书与范徵韶韵
晁错墓
太初宫怀古
留别太仆寺滁州卫诸公
夔府
和杨嗣庆见寄韵
入夷陵
元宵赐观灯诗五首 其二
送吴丁二太仆送马之京七首 其五
望罗浮二首 其二
苏武牧羝图
十六日晚发六合
韩蕲王墓
画鹰二首 其二
莲社图
云州
太祖皇帝挽诗
题弋阳王知县尚㻞族谱
寿和州徐知州母江宜人八十一
龙洲书舍为佥都御史张公纯赋
相国寺
偏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