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六言简耘业

六言简耘业

宋代 陈起

露湿萤光愈炽,月斜蛩韵尤清。
微物得时若此,人生可不求名。

诗人陈起的古诗

以仁者寿为韵寿侍读节使郑少师

宋代 陈起

一气妙磅礴,万汇屈者伸。
方寸函太极,宇宙皆吾仁。
端平改化弦,真儒手洪钧。
厥今扶公道,皆昔夹袋人。

井亭桥

宋代 陈起

桐花夹岸柳遮山,水面谁家燕子还。
摩利阁边唐相井,濯衣人散暮潺潺。

过三桥怀山台

宋代 陈起

卖花声里凭阑处,沽酒楼前对雨时。
景物如初人自老,夕阳波上燕差池。

寄汪起潜签判

宋代 陈起

飞云起伏龙,大鹏运以风。
风云一朝会,前塞今乃通。
敛翼贤景略,时哉使其逢。
腰钱与骑鹤,事或有适同。
青门瓜吹香,绿水莲泛红。
人物王谢家,风雅眼底空。
参画耸台府,宜护碧纱笼。
鄱江万折东,独鹗摩苍穹。
浮图快一掷,归骑先宾鸿。

寒吹

宋代 陈起

寒吹西轩入,罘罳设座隅。
腰围同沈约,指爪类麻姑。
静卧毡三叠,清斋饭一盂。
晓来香满室,岩桂侈瓶炉。

寿楼监丞

宋代 陈起

十洲三岛日月长,殷红软紫秋更香。
银河倒浸珊瑚冷,十二楼高玉露瀼。
九老仙都在何许,缥缈五云鸾对舞。
璇台宝榭居者谁,乃是仙翁宣献府。
芙蓉为城桂为房,商盘周鼎东西厢。
牙签漆玉纷宝墨,未数人间集古堂。
中有一仙炯双目,清于秋月温如玉。
尽得仙翁肘后传,千古韦经播馀馥。
环佩锵锵侍玉墀,补天妙手帝所知。
三十六宫焕王度,涉笔五工劳设施。
八极遨游思汗漫,山川先向峨眉玩。
江风千里月一轮,亟上崚嶒快分半。
风烟入兴知几诗,凤鸣鹍化今其时。
是谁纪德道旁石,重见邦人歌海沂。
登龙元是当年客,再遇江城头尽白。
怀思每与阿戎谈,清赏敢忘今阮籍。
双星佳会又兼旬,崧高此日曾生申。
东楼瑞彩接南极,长生录镂黄金文。
和仲吹商酌璇斗,白苎西风小垂手。
幅巾醉倚漆园椿,人比灵椿更长久。
我公自是天上人,商之霖雨虞卿云。
姑溪父老不余听,谓是圣宋之景星。

留题天乐寓张氏湖亭

宋代 陈起

沉水香销一局棋,客来浅酌旋分题。
画栏占得春多少,帘卷东风日未西。

葵窗送酒

宋代 陈起

久藏斗酒谋诸妇,婢子仓皇错授醯。
解后芸居初止酒,小厨海错旋开泥。

履斋先生下颁参附往体以谢

宋代 陈起

有客号奚毒,西来自赤水。
外负炎炎气,内存温粹美。
当年杨天惠,夸大不绝齿。
解后段氏子,即之殊可喜。
却邪乃素心,调中古无比。
世仰大医王,民瘼咨朝市。
二子愿托身,赴汤任驱使。
兴怜维摩老,遣前护衰毁。
病魔亟退舍,怡然得安垒。
缅想蓄牛溲,陋哉子韩子。
既非瞑眩剂,厥疾无瘳理。
一念卫生恩,百拜额加子。

芸隐再和复用以酬

宋代 陈起

大藏五千卷,斋沐启宝函。
强名禅教律,心了一一谙。
向来曾乞食,此味醍醐甘。
拈花饮先笑,意拈不待谈。
芸隐抱奇伟,未可论苦空。
吾皇乐询道,日御赋政宫。
拈看召严徐,敷奏陛殿中。
鸣靴踏龙尾,岂久莲依红。

与适安夜饮忆葵窗

宋代 陈起

人在江干月上卮,不妨想像一篇诗。
月来即是葵窗至,对景成三忆曩时。

送别曾幼广赴漕试归

宋代 陈起

疋马来东吴,策勋在一战。
文场老燕代,馀子自北面。
西风敲镫归,山应过处恋。
英气凛横槊,河海能几见。
自识韩将军,论交今惓惓。

凤凰曲

宋代 陈起

丹穴来凤皇,彩羽辉朝阳。
绿竹清溪边,激扬鸣宫商。
嗈嗈凤皇曲,清风轻度竹。
明时自歌舞,款步踏寒玉。
啾啁雀声喧,去觅梧桐宿。

东郊瞻四望亭有感

宋代 陈起

在杯莫向前山举,楚水吴云此地分。
竹外谁家霜鹤唳,吟逋梅下昔曾闻。

西兴道间

宋代 陈起

此心只欲与民安,不要人知道有官。
顾得簥来虽是小,买他船去却须宽。

一榻

宋代 陈起

一榻世缘轻,毋将事物萦。
昔人言岂误,慧自静中生。

挽宣教郎新差通判废元府王琮

宋代 陈起

前月相过了无恙,小窗画卷手亲开。
不知翁作仙游去,忽见儿封圹记来。
寂寂芸居香不断,恓恓公坞韵堪哀。
客中为洒秋风泪,尚想吟魂绕夜台。

贺友人丝桐复归

宋代 陈起

春到牡丹花事阑,惜春约客游湖山。
烟光万态属吟思,白石清泉流指间。
双成解后兰舟驻,索纸大书春草句。
成此风流一段奇,乐事百年能几遇。
薄暮归来雨湿衣,买舟庇此十三徽。
小梢愚怮阻人意,客散河梁灯火微。
方将清事夸儿妇,桐君羽化无何有。
一壶千金何处寻,愁绝瓠巴无措手。
要知烦恼所根株,以爱布种当芟除。
赵璧既返懽如初,哦诗称贺敢后欤。

奉酬竹溪陈史君新诗墨梅之贶

宋代 陈起

千里双鱼贲草堂,中藏环异夜腾光。
兴因东阁增怀想,影落前荣不寄香。
四韵休夸毛颖伎,几回曾误寿阳妆。
感公意过兼金餽,惭乏琼琚展报襄。

咏琴上曹先生

宋代 陈起

清如雅操直如弦,此意于今久不传。
月冷风高清禁地,只将古调奏钧天。
陈起

陈起

陈起,字辅圣,沅江(今属湖南)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进士。历知宁乡、秭归、湘乡、萍乡等县(清嘉庆《沅江县志》卷二五)。嘉祐间为永州通判(清道光《永州府志》卷一八)。► 11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