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访赵公戴

访赵公戴

宋代 陈耆卿

西原仙境即西山,流水桃花隔世间。
自笑重来湖海客,红尘惹到白云关。

诗人陈耆卿的古诗

读商君传二首

宋代 陈耆卿

大信之信本不约,至诚之诚乃如神。
欲识唐虞感通处,泊然无物自相亲。

夷齐咏

宋代 陈耆卿

商道昔波荡,周王纲九围。
二子如冥鸿,翩然独高飞。
周粟固可耻,薇亦周之薇。
云胡挟孤愤,了不悟众诽。
天地有正气,日月无斜晖。
惜哉权一字,谬误无已时。
武德纣之虐,贤者诚知之。
为欲扶此教,之死不原违。
吁嗟臣道薄,千载常凄其。
欲上西山望,草际露未晞。

閒居杂兴六首

宋代 陈耆卿

稷契不明经,伊傅不决科。
方册镌勋名,千古光不磨。
百年等一死,自立须嵯峨。
啾啾候虫鸣,辛苦如之何。

磨镜

宋代 陈耆卿

蠹蚀宁堪久,挂揩长恨迟。
浮云手底尽,明月眼中移。
鉴垢浑能治,心尘不解医。
休云磨者贱,此百主人师。

鹧鸪天(再赋)

宋代 陈耆卿

艳朵珍丛间舞衣。蹴球场外打红围。小舆穿入花深处,且住簪花尽一卮。
秋欲尽,最怜伊。江梅未破菊离披。情知不与韶华竞,回首西风怨阿谁。

九日阻雨晚晴二首

宋代 陈耆卿

秋气重阳故故深,临栏极目一披襟。
紫萸黄菊常年事,冷雨凄风此日心。
节物将迎人易老,尘埃追逐我难任。
笑驱万虑归何有,独自低头课楚吟。

与二三友游天庆观

宋代 陈耆卿

适兴相携步晚凉,琳宫因得纵徜徉。
月翻杨柳尽头影,风擢芙蓉闹从香。
纵论从来难得友,清游似此喜逢场。
石栏坐久笑分袂,无酒浑疑在醉乡。

和黄临海咏雪

宋代 陈耆卿

剪水纷纷扑面来,须臾洒满旧琼台。
今年不用笺丹极,闻说金穰百室开。

以新凉入郊墟为韵简叶孟我丈

宋代 陈耆卿

日月不相贷,四序如昏晨。
话秋即秋随,化工一何神。
今年既悲秋,明年复怀春。
人心有去来,天道无故新。

种麦

宋代 陈耆卿

新谷未升陈谷罄,宵人托麦以为命。
今年种麦如去年,去年满怀今空田。
吁嗟皇天毋乃戾,去年浙右当死岁。
湘中死寇淮死兵,留得东州仅旒缀。
只今艰食遽如斯,岂是造化有乘除。
我无一语活四海,对之泣下徒沾裾。
催租官吏如束湿,里正打门急复急。
眼中安得豳风图,绘山麦田蓑与笠。

和清臣病后韵

宋代 陈耆卿

契阔芝眉两月中,往寻一笑思春融。
知君近日能寻乐,款我昨宵多联蒙。
快得联诗到侯喜,何当载酒过扬雄。
交情须作霜松老,莫学翻翻桃李风。

读经口占

宋代 陈耆卿

盘诰通凡民,风雅出贱隶。
后世诸老生,怀疑以没世。
喧呶挟训诂,洋溢满天地。
多闻岂无取,大义恐憔悴。
譬彼医之工,用药不相比。
未足以愈病,或者反致崇。
我欲刊众讹,引之於平易。
当世无圣人,谁其哀此志。

似村

宋代 陈耆卿

缚茅本不傍孤村,尽日焚香深闭门。
陌上红尘高没马,谁知巢父个中存。

过龙潭澳

宋代 陈耆卿

久阔松楸信,因为龙澳来。
四山黄恋叶,一水绿澄苔。
地旷樵声出,天寒雁影回。
无人且无酒,清坐兴悠哉。

寿章参政

宋代 陈耆卿

声名早已压人寰,手握枢机鬓未斑。
嘉会宛如鱼在水,远猷直放马帷山。
风生帷幄深沉处,春在边陲广莫间。
闻说吴儿眠正熟,月明夜户不曾关。

鹧鸪天 其二 再赋

宋代 陈耆卿

艳朵珍丛间舞衣。蹴球场外打红围。小舆穿入花深处,且住簪花醉一卮。

秋欲尽,最怜伊。江梅未破菊离披。情知不与韶华竞,回首西风怨阿谁。

挽陈知县

宋代 陈耆卿

为讯华亭鹤唳无,琴声断处客悲渠。
日边消息花争闹,露下光阴柳变疎。
未叹子云新第宅,最怜定国旧门闾。
风檐读罢閒居赋,向后何人奉板舆。

送叶子春赴官司慈溪

宋代 陈耆卿

眼边英气郁嵯峨,甫及同堂奈别何。
正心簿书观道力,且於言动卜天和。
圣门克己勤登岸,后学褆身感逝波。
三载归来话新益,梅花仍向腊前多。

鹧鸪天(母侯置酒南教场赏芙蓉)

宋代 陈耆卿

莫惜花前泥酒壶。沙场千步锦平铺。将军闲试临边手,按出吴宫里阵图。
清露里,晓霜馀。娇红淡白更怜渠。人间落木萧萧下,独倚秋江画不如。

閒居杂兴六首 其五

宋代 陈耆卿

狂飙捲春去,永日送夏来。天地一剧戏,役人如婴孩。

借使长青春,人生能几回。仰羡松心坚,雪里常崔嵬。

陈耆卿

陈耆卿

陈耆卿(1180-1236),字寿老,号篔窗,台州临海人。方回《桐江集》卷三《读筼窗荆溪集跋》云“水心生于绍兴二十年庚午,筼窗生于淳熙七年庚子,少水心三十年。端平三年卒,年五十七。”嘉定七年,(公元一二一四年)登进士。嘉定十一年,求学于叶适,为适晚年得意门生。同年,尝为青田县主簿。十三年,为庆元府府学教授。官到国子监司业。耆卿著有篔窗初集三十卷,续集三十八卷,《郡斋读书附志》以有论孟记蒙、赤城志等,并传于世。► 31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