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过虞山

过虞山

清代 陈去病

海虞山色黯然收,夕照苍茫月一钩。拂水乍倾红豆萎,岂宜重问绛云楼。

诗人陈去病的古诗

浣溪纱 其四

清代 陈去病

薄薄罗衾裹梦单。秋深怎奈五更寒。不堪晓月又团栾。

藕断丝连萦病骨,香残粉褪息余欢。一番肠断唱孤鸾。

哭钝初

清代 陈去病

柳残花谢宛三秋,雨阁云低风撼楼。
中酒恹恹人愈病,思君故故日增愁。
豺狼当道生何益,洛蜀纷争死岂休。
只恐中朝元气尽,极天烽火掩神州。

百字今 偶经阊门酒家,得宋淳熙,明永历钱各一枚。用宋曾觌淳熙 ...

清代 陈去病

土花晕碧,相青铜、恰似古时明月。难得方兄完好在,真个二难奚别。

两片寒琼,一朝吴市,邂逅欣重叠。阮囊增采,清商应和新阕。

曾记破碎金瓯,如蚨飞去,半壁争凄绝。一掷何曾孤注判,陷尽中原宫阙。

陵散金钱,玺分御宝,国耻谁家雪。边声厉响,惊心何限亏缺。

菩萨蛮 其三 咏榴有赠

清代 陈去病

骄阳时节花如火。猩红一树裙儿妒。莫说柳三多。多男算是他。

并刀和露剖。粒粒相思豆。端的费相思。问伊知不知。

中元节自黄浦出吴淞泛海

清代 陈去病

舵楼高唱大江东,万里苍茫一览空。
海上波涛回荡极,眼前洲渚有无中。
云磨雨洗天如碧,日炙风翻水泛红。
唯有胥涛若银练,素车白马战秋风。

清平乐 其一 题钝剑《花前说剑图》

清代 陈去病

沈沈帘幕。午梦人初觉。一剑铓寒花影簇。知有翠眉飞绿。

悲歌莫认渐离。硫寮竹屋依稀。独我飘零长铗,何年去逐鸱夷。

天仙子 重谒张东阳祠

清代 陈去病

短艇轻桡随处舣。又到中丞香火地。神鸦社鼓不成声,哀欲死。

无生气。入门撮土为公祭。痛饮黄龙今已矣。亮节孤忠空赉志。

满园花木又飘零,余碧水。向东逝盈盈酷似伤心泪。

醉太平

清代 陈去病

黄花韵长。榴花蕊香。花花叶叶相当。傲王郎赵郎。

画图满床。钗鬟两行。烟波去去微茫。胜鸳鸯一双。

念奴娇 由山塘泛舟过野芳浜,游留园及戒幢寺有慨

清代 陈去病

兰桡轻飏,有云间佳士,秀州狂客。虎阜横塘随处舣,浜底野芳幽绝。

盛事难追,余馨犹在。我意良飞逸。为君道故,华屋丘山历历。

留园不是刘园,一花一石,大抵今非昔。只树香林谁继起,一笑相逢弥勒。

震旦香烧,恒河沙没,我佛应凄切。低眉入定,心事大雄谁测。

菩萨蛮 其二 题菖蒲佛手柑画幅

清代 陈去病

安期已服如瓜枣。麻姑未见舒长爪。钩弋拟前身。鬖鬖绿鬓匀。

青瓷宜供养。配以仙人掌。才尽笑江郎。文章妙吉祥。

浣溪纱 其二

清代 陈去病

月白风清几度秋。思量曾得似今不。隔河牛女为增愁。

十幅蛮笺寻旧约,数声柔橹讶中流。不堪邻笛唱凉州。

过虞山

清代 陈去病

海虞山色黯然收,夕照苍茫月一钩。拂水乍倾红豆萎,岂宜重问绛云楼。

浣溪纱 其一 雨中樱桃花

清代 陈去病

雨润樱桃湿几枝。含情脉脉费猜思。春愁无限似蛾眉。

爱护直教遮锦帐,飘摇谁与弄晴晖。不胜红瘦绿肥时。

高阳台 其一 有感徐湘苹夫人事

清代 陈去病

笔格横珊,镜奁嵌玉,南州高士人家。有个俜伶,小名记取苹花。

比肩嫁得元龙婿,逞豪情、湖海堪夸。好年华。翡翠兰苕,壁合无瑕。

徐陈本有苔岑契,况楼高百尺,奇气冲霞。玳瑁梁间,双栖海燕周遮。

略谈风月供消遣,尽凭阑、看遍山茶。只堪嗟。福慧修成,之子天涯。

临江仙 水仙花

清代 陈去病

好个潇湘妃子影,风风雅雅宜人。袜罗不染一些尘。

似怀瑶瑟怨,倾倒盏台银。

漫说江皋曾解佩,三生要有前因。微波欲动暗生春。

春情流不住,缭绕楚腰身。

清平乐 泰山绝顶骋望

清代 陈去病

登峰造极。双手扪天碧。匹练吴门乡路隔。惟有白云低拂。

松涛耳畔泠泠。当年翠辇曾停。浩荡神州何际,齐烟九点青青。

踏莎行 张家口旅行竟日,愁不能已,写此寄怀

清代 陈去病

揽辔登车,凭高瞰远。胡沙一片连天晚。故园消息近如何,梅花落尽愁难海。

瀚海烽多,哀鸿唳断。天涯白发人应倦。朔风吹彻乱鸣笳,伊谁解道春将半。

浣溪纱 其七

清代 陈去病

鲽鲽鹣鹣总合宜。不应抛撇任天涯。拒人千里太差池。

纵汝铁鞋双蹴损,觅来谁复似侬痴。怎生回盼故迟迟。

浣溪纱 其二 盆中绿萼花渐零落矣,为作锦囊贮之

清代 陈去病

一盎琼瑶贮古春。亭亭疑是洛波神。不堪明月老黄昏。

青鬓几曾簪蓓蕾,白头唯与共精魂。古欢新恨莫言恩。

浣溪纱 其三

清代 陈去病

日薄西风暮霭横。重帘低亸碧波生。乍翻还落不能平。

万事不如潮有信,千愁难慰梦无凭。镜花水月直销停。

陈去病

陈去病

  陈去病(1874—1933),中国近代诗人,南社创始人之一。江苏吴江同里人。因读“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毅然易名“去病”。早年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宣传革命不遗余力。在推翻满清帝制的辛亥革命和讨伐袁世凯的护法运动中,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其诗多抒发爱国激情 ,风格苍健悲壮。1923年担任国立东南大学(1928年改为中央大学,1949年改名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28年后曾任江苏革命博物馆馆长、大学院古物保管委员会江苏分会主任委员。1933年,病逝于故乡同里镇。

► 38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