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陈仁锡
元良齿学简成均,朴遫如臣厕友宾。坐对空江邀祖逖,遥呼三诏愧焦君。
深更细听鱼龙语,片苇平分吴楚云。独使至尊忧社稷,肯教终日醉曛曛。
中秋郊送龙节 其二
涛沸中秋都似雷,碧天如洗见蓬莱。东方月出来何晏,一朵红云拥节来。
中秋 其四
游人凡气尽,历历是神仙。但恐神仙去,独留冰雪天。
辛未重九前四日以封册至自滁太仆徐翁夜深载酒赋诗 其一
论交十载上公车,携手邮庭月色华。颇牧久高青镇闼,夔龙先借课骝骅。
间吟昔赋春梅赠,司鼓重将秋菊挝。商略龙兴建置意,救时应泛丈人槎。
中秋 其六
无计留月住,孤城绝域看。居延击刁斗,闺梦到城难。
再赴亮社与万司理 其三
历落风尘总不知,海棠开遍探阑迟。邦君好客翻寻主,亮社多贤乐取斯。
绿长羲台问奇字,白分轩帝带松枝。文章一变人稽古,砥柱狂澜自得师。
东阿李侯
千峰高枕绿炊烟,蕉叶题诗课野田。稽古已知卑管晏,匡时犹未薄鱼盐。
东湖令借西湖长,明圣池连泰岱泉。吏散空庭鸟雀静,远山云起任挥弦。
洛游燕赵怀古 其一
丹忠只有君侯血,兵冗先知宋室空。十载汤阴浑梦是,睢州又过岳王宫。
出陈留忆汴 其八
卧起何须改旧诗,名园幽兴白华滋。本无轩冕萦怀抱,遥寄秋风渡马迟。
江心道中 其二
田父如何说,中情慨以慷。下车入其室,举手贺年康。
何承渠副将军招同张午垣徐都阃饮首山时桃花一枝开汤泉重搆祖帅治 ...
徐孺陈蕃塞上从,侯谁在矣张仲同。君横长菜除丑虏,我有玄言问老龙。
山向至尊齐拱极,水因剑折必朝宗。如今不卖卢龙塞,万国车书四海瀜。
偶忆泇河善后纪事
泇河几百里,天下皆道斯。邳峄烦供忆,移邮设捕司。
再赴亮社与万司理 其二
夜阑始觉湿衣裳,闻道广寒深且长。绕岸唐隋分古树,隔林笑语属长杨。
蛟龙寂听惊人句,鸥鸟慈依牧郡场。有客明朝重载酒,相逢还似水中央。
出陈留忆汴 其三
曲度间云意自迟,夜阑独酌强裁诗。江山待我皆如旧,况有新红劈荔枝。
广武卫道中茶庵 其一
树密山隈立马看,卧牛冈岭近前滩。乍闻似落前峰涧,久听方知近尘龛。
未许尘容驻奔马,可教幽客写经函。病僧间傍溪边立,黄叶萧萧一草庵。
中秋郊送龙节 其三
中州宗学被甄陶,骏惠文孙天语褒。自有玺书耀河岳,奚劳玉兔数纤毫。
赵元戎招饮角山观海楼移酌署中
岩关开府镇羌氐,舜曰蝉联沛泽瀰。大海东来驻箕尾,男儿到此照须眉。
锦州苦战身为堞,渤澥狂歌浪是匜。我亦逢君大敌勇,且倾三百任樽移。
过归德董太守万司理即席夜泛
别有幽溪路自通,坐看秋镜挂墙东。乍移巨海澜生紫,忽坐仙舟灯晴红。
雨洗晴来天汉杪,月明人住水都中。四更照彻清讴发,绿竹乌纱影许同。
春水画骨歌
放舟春水听龙吼,九龙之山一培塿。我生有骨倩君手,笔走星辰酌大斗。
床头万卷去其朽,饱啖鲜霞如啖藕。采茶阳羡调尊卤,新植芙蓉二十亩。
竟日关门简徒偶,至尊独夏谁司咎。赤心事君以求友,肝胆应许奉元首。
生来不受利名牵,谈笑烟霞挥敝帚。添入长松鸣蚴蟉,敬赓天保上君寿。
东南力竭何所有,聊写莱麦在图右。我欲持图上黼扆,长随父老击牛酒。
九月朔过王庄偶读高适闭门无不可何事更登高句漫成三绝 其一
古人悔归迟,三径随刈藁。有客近家园,芙蓉树树好。
出陈留忆汴 其七
剪烛巴窗话雨时,翛然太古白云姿。花鲜月出人皆醉,静读黄庭意欲迟。
陈仁锡
(1581—1636)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明卿,号芝台。年十九,中万历二十五年举人。尝从武进钱一本学《易》,得其旨要。天启二年进士。与文震孟同科。授编修,典诰敕。以忤魏忠贤被削职为民。崇祯初召复故官,累迁南京国子祭酒。卒谥文庄。讲求经济,有志天下事,性好学、喜著书。有《四书备考》、《经济八编类纂》、《重订古周礼》等。► 100篇诗文
江心道中 其十
中秋 其七
江心道中 其十一
宁远鼓楼与将士痛饮励战 其一
江心道中 其六
前屯登赵将军城试万人敌放三火箭忽闻传烽登高阅战虏首至自瑞云堡
夜谒张许二公庙 其二
九日 其四
九日 其七
吴大中丞年伯即席 其一
中秋 其五
雨中渡淮有感 其二
出陈留忆汴 其一
江心道中 其七
江心道中 其四
周藩册封礼成时中秋夜雨 其四
九日 其一
周藩册封礼成时中秋夜雨 其三
出陈留忆汴 其五
宁远鼓楼与将士痛饮励战 其二
夜渡金山 其二
出陈留忆汴 其四
关山谒庙 其二
出陈留忆汴 其六
寄询同门庐州严太守
辛未重九前四日以封册至自滁太仆徐翁夜深载酒赋诗 其二
滁州 其二
九月朔过王庄偶读高适闭门无不可何事更登高句漫成三绝 其二
上雒王
江心道中 其九
雨中渡淮有感 其四
夜渡金山 其三
洛游燕赵怀古 其四
关山谒庙 其一
周藩册封礼成时中秋夜雨 其一
龙兴寺 其一
出陈留忆汴 其十一
洛游燕赵怀古 其三
出陈留忆汴 其十
江心道中 其八
雨中渡淮有感 其一
山海关前屯副将军饮 其二
中秋 其三
洛游燕赵怀古 其五
洛游燕赵怀古 其二
江心道中 其一
九日 其六
出陈留忆汴 其二
南宿州有感
山海关前屯副将军饮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