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老柏三首

老柏三首

宋代 陈师道

英姿带枯槁,劲节阙和柔。
物理有兴坏,人情成去留。
稍看栖鸟集,聊待晚风秋。
解道庭前柏,何曾识赵州。

诗人陈师道的古诗

王察院挽词二首

宋代 陈师道

良贵官何与,长年死不亡。
身须御魑魅,气已慑豺狼。
不尽胸中蕴,犹堪地下郎。
岂惟吾道庆,编简亦辉光。

寄晁载之兄弟

宋代 陈师道

人言婚宦情欲本,我始求脱君已半。
孰知一世如一梦,在梦而觉宁待旦。
寒檐冻雨作秋声,冷屋风灯挑不明。
樽前已作十年语,後会未期吾屡惊。
一闻七字心已识,钩章棘句天与力。
念子方壮我已衰,不见参天二千尺。
季也亦有诗百篇,叔子拟度骅骝前。
端能过我三冬学,可复参侬一味禅。

夜句三首

宋代 陈师道

过雨作秋清,归云放月明。
入帘摇竹影,塞耳落洪声。

何复教授以事待理

宋代 陈师道

负俗宁能累哲人,昔贤由此致功名。
骥收盐坂车前足,琴得焦桐爨荆声。
三献荆山时未识,一鸣齐鸟众方惊。
传闻荆诏搜遗逸,劝讲方思用老成。

病中六首

宋代 陈师道

日眚浮珠佩,声尘籁玉箫。
晚秋潘鬓秃,午梦楚魂消。
注水瓶花醒,吹薪药鼎潮。
南柯何处是,斜日上廊腰。

隐者郊居

宋代 陈师道

高斋缭绕度双沟,老气轩昂盖九州。
不谓江山开悒怏,正缘风味得淹留。
招携好客供谈笑,拆补新诗拟献酬。
小摘自锄稀菜甲,旁观虚作不堪忧。

谢田氏

宋代 陈师道

登门执别有不答,惭愧公家父子孙。
顾我何堪能至此,正缘同德又同门。

拱翠亭

宋代 陈师道

千年茅竹蔽幽奇,一日堂成四海知。
便有文公来作记,尚须吾辈与题诗。
至人但有经行处,宝盖仍存朽老枝。
能事向来非促迫,经年安得便嫌迟。

寄外舅郭大夫

宋代 陈师道

丈人鲁诸生,明刑如皋陶。
幸宽右顾忧,未惜一身遥。
西南万里行,可以断绳桥。
慎勿用惠文,神母仁如尧。

送晁无咎出守蒲中

宋代 陈师道

一麾出守自多奇,四十专城古亦稀。
解榻坐谈无我辈,铺筵踏舞欠崔徽。
的桃作剧聊同俗,遇事当前莫後几。
圣世急才常患少,栈羊酾酒待公归。

送郑祠部

宋代 陈师道

持节还家未白头,有亲八十更何求。
又须急诏登天去,不为寒乡尽岁留。
四著儒冠甘送老,数经奇运得销忧。
拟登碣石临朝日,浩荡沧溟没白鸥。

次韵苏公西湖徙鱼三首

宋代 陈师道

穷秋积雨不破块,霜落西湖露沙背。
大鱼泥蟠小鱼乐,高丘覆杯水如带。
鱼穷不作摇尾怜,公宁忍口不忍鱠。
修鳞失水玉参差,晚日摇光金破碎。
咫尺波涛不生死,安知平陆无滩濑。
此身宁供刀几用,著意更须风雨外。
是间相忘不为小,濠上之意谁得会。
枯鱼虽泣悔可及,莫待西江与东海。

黄梅五首

宋代 陈师道

花里重重叶,钗头点点黄。
只应报春信,故作著人香。

登冥山

宋代 陈师道

东山如覆盆,石塔仍数层。
昔人行乐处,时过名不称。
秋风变草木,樵径余薪蒸。
四顾一水间,不复知淄渑。
菰蒲万世利,烟火千人罾。
平生登山脚,岁晚如不胜。
求田君勿问,抚髀吾何能。
飞鸿将目远,秋水留心澄。
兹游岂不朽,作歌记吾曾。

寄豫章公三首

宋代 陈师道

生须百斛买双鬟,水截龙章试虎斑。
老觉才粗浑不称,自携云月泻湲潺。

寄寇元弼

宋代 陈师道

朱樱青子已尝新,白帢黄衫见未频。
载酒对棋无俗士,闭门高枕有闲人。
有底百年须薄禄,相看一笑郤关身。
肯留恶客开家酿,惊坐何人更姓陈。

南柯子(贺彭舍人黄堂成)

宋代 陈师道

故国山河在,新堂冰雪生。万家和气贺初成。人在笙歌声里、暗生春。
今代无双士,当年第一人。杯行到手莫辞频。明日凤池归路、隔清尘。

登彭祖楼

宋代 陈师道

城上危楼江上城,风流千载擅佳名。
水兼汴泗浮天阔,山入青齐焕下明。
乔木下泉余故国,黄鹂白鸟解人情。
须知壮士多秋思,不露文章世已惊。

奉陪赵大夫游桓山

宋代 陈师道

後水喧江落浑黄,晚云障日作微凉。
笙歌声里旌旗动,罗绮丛中语笑香。
劝相秋郊开稔熟,摩娑苔壁吊荒亡。
风流一代今山简,有底樽前著葛强。

碓磨寨

宋代 陈师道

以人为食杀为戏,自昔无闻尔所先。
信有亡身一言尽,独能遗臭万人传。
陈师道

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 406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