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韵观月

次韵观月

宋代 陈师道

风云随落日,河汉欲回天。
隔巷如千里,还家已再圆。
帘疏分细细,江净共娟娟。
他日吾何适,听诗说去年。

诗人陈师道的古诗

送高推官

宋代 陈师道

先生锺旧德,大府冠群能。
过手无难事,逢人有异称。
荐贤余一鹗,夙记契千灯。
看挽秦梁缆,头头数不胜。

菩萨蛮(七夕)

宋代 陈师道

行云过尽星河烂。炉烟未断蛛丝满。想得两眉颦。停针忆远人。
河桥知有路。不解留郎住。天上隔年期。人间长别离。

谢赵惠芍药

宋代 陈师道

九十风光次第分,天怜独得殿残春。
一枝剩欲簪双髻,未有人间第一人!

览胜亭

宋代 陈师道

断岸通横水,吹花满系船。
中年擅幽独,辍食买林泉。
草木真宜主,江山故作妍。
升沉有流转,且复赋归田。

观兖文忠公家六一堂图书

宋代 陈师道

生世何用早,我已後此翁。
颇识门下士,略已闻其风。
中年见二子,已复岁一终。
呼我过其庐,所得非所蒙。
先朝群玉殿,冠佩环群公。
神文焕王度,喜色见天容。
御榻谁复登,帝书元自工。
黄绢两大字,一览涕无从。
似欲托其子,天意人与同。
历数况有归,敢有贪天功。
集古一千卷,明明并群雄。
谁为第一手,未有百世公。
庙器刻科斗,宝樽蟠华虫。
缅怀弁服士,酬献鸣瑽瑢。
插架一万轴,遗子以固穷。
素琴久绝弦,棋酒颇阙供。
向来一瓣香,敬为曾南丰。
世虽嫡孙行,名在恶子中。
斯人日已远,千岁幸一逢。
吾老不可待,草露湿寒蛩。

酬王立之二首

宋代 陈师道

顿有亭前玉色梅,情知不肯破寒开。
似怜憔悴两公客,独倚东风遣信来。

寄张文潜舍人

宋代 陈师道

今代张平子,雄深次子长。
名高三俊上,官立右螭旁。
车笠吾何恨,飞腾子莫量。
时平身早达,未用梦凝香。

别黄徐州

宋代 陈师道

姓名曾落荐书中,刻画无盐自不工。
一日虚声满天下,十年从事得途穷。
白头未觉功名晚,青眼常蒙今昔同。
衰疾又为今日别,数行老泪洒西风。

谢宪台赵史惠米

宋代 陈师道

平生忍欲今忍贫,闭口逢人不少陈。
俸薄身清赵都史,也能作意向诗人。

十七日观潮

宋代 陈师道

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
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晚游九曲院

宋代 陈师道

冷落丛祠晚,回斜狭路赊。
平荷留夜雨,惊鸟过邻家。
云暗重重树,风开旋旋花。
病身无俗事,待得後归鸦。

和寇十一晚登白门

宋代 陈师道

重楼杰观屹相望,表里河山自一方。
小市张灯归意动,轻衫当户晚风长。
孤臣白首逢新政,游子青春见故乡。
富贵本非吾辈事,江湖安得便相忘。

送大兄兼寄赵团练

宋代 陈师道

贫有分离苦,官无早晚宜。
又为千里别,未觉十年迟。
日与江山远,风连草木悲。
平生刘子政,见可只论诗。

东山谒外大父墓

宋代 陈师道

土山宛转屈苍龙,下有盘盘盖世翁。
万木刺天元自直,丛篁侵道更须东。
百年富贵今谁见,一代功名托至公。
少日拊头期类我,暮年垂泪向西风。

次韵德麟植桧

宋代 陈师道

种木待成材,聊为十年事。
日中趋百里,宁问万牛费。
植桧三尺强,已有凌云气。
生世能几何,拟作千岁计。
众人笑拍手,君子用其意。
萧萧孤竹君,忘言理相契。
名以金石交,椿杨岂奴婢。
缅怀万仞颠,千丈蔚苍翠。
蟠根泉石底,用意霜雪外。
宁须大厦才,坐待斧斤至。
散为风雨声,密作牛马蔽。

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宋代 陈师道

平林广野骑台荒,山寺钟鸣报夕阳。
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
巾欹更觉霜侵鬓,语妙何妨石作肠。
落木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

戏元弼

宋代 陈师道

山头落日著窗明,花里来禽起笑声。
岂有诗成须白傅,独於酒可置公荣。

送江楚州

宋代 陈师道

濠梁初得意,阙里旧论诗。
晚岁何多难,经年始一辞。
淮人饥馑後,良吏拊循时。
欲托山阳簿,翁归不受私。

舟中二首

宋代 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起坐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登冥山

宋代 陈师道

东山如覆盆,石塔仍数层。
昔人行乐处,时过名不称。
秋风变草木,樵径余薪蒸。
四顾一水间,不复知淄渑。
菰蒲万世利,烟火千人罾。
平生登山脚,岁晚如不胜。
求田君勿问,抚髀吾何能。
飞鸿将目远,秋水留心澄。
兹游岂不朽,作歌记吾曾。
陈师道

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 406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