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少年游 姑溪八月十八日寄怀里中同学诸子

少年游 姑溪八月十八日寄怀里中同学诸子

清代 陈世祥

去年此日,桂花影里,好句坐秋阴。今年此日,桂花何在,欹枕一秋心。

卷帘还起,何来明月,窥梦到孤衾。半秋匀染,已深深、潮长镇难禁。

诗人陈世祥的古诗

满江红 社集又赋红白菊

清代 陈世祥

是处栽花,遍园林、寻常蹈袭。尽岁月、留枝养叶,补疏删密。

骚客徒夸英正落,人间岂有花能实。看如今、两树占秋芳,成花国。

十日坐,旃檀席。五夜对,琼瑶壁。更红情不艳,白光如拭。

浸玉寒泉明夜雪,助妆金盏酣朝日。是臣髡、饮酒最欢时,甘千石。

醉落魄 江上大风

清代 陈世祥

一轮明月。正照得、云山如雪。千里长江流不竭。扣榜而歌,多少人兴灭。

飘零半世馀长铗。醉来自把新诗说。狂呼惊起蛟龙蛰。

掀倒青天,谁是英雄者。

点绛唇 闻笛

清代 陈世祥

烟霭全收,远空一色青如削。笛声依约。向酒肠频掠。

翻下庭花,字字相思托。牵情着。月儿将落。人在栏杆角。

醉太平 偶见

清代 陈世祥

珊珊玉钩。飘飘翠帱。倚栏觑见温柔。是谁家画楼。

欲窥又羞。欲行又留。盼人频转清眸。怎教人不愁。

减字木兰花 自遣

清代 陈世祥

忆春无几。愁到而今今夏矣。万顷寒谁。夏已赊秋二十分。

愁怀抖乱。晴雨难凭谁可断。雨意如疑。点滴都无丝又丝。

河传 赠歌童

清代 陈世祥

听半。听半。个侬魂断。吐玉揉香。都来字字总成双。

鸳鸯。不求凰。

曲终生遣寒窗暖。春恨满。写恨嫌笺短。铸将金屋待卿藏。

端相。温柔是此乡。

南乡子 倦

清代 陈世祥

重门深闭。细草如烟烟满砌。日长睡起独凭栏。看鸳鸯。

双双飞去又飞还。

鹊踏枝 柬诸公敬亭宴集。代作

清代 陈世祥

记得瑶花栖绝巘。转磴回溪,多少流云串。俯看万松攒翠线。

南湖平展琉璃面。

想到高人能缱绻。摇笔豪情,玉斝飞如箭。新月晓霞天不倦。

千年韩李将无见。

菩萨蛮 幽晤

清代 陈世祥

上弦月落黄昏院。惊人乍似双飞燕。更是出来难。疏屏又夜寒。

拼得相思各。莫更人前谑。欲语转娇睛。知卿梦里曾。

天仙子 立夏

清代 陈世祥

酒恶更嗔花气袅。起把落花和露扫。黄鹂一个上枝头,来报道。

添烦恼。今日五更春去了。

倦眼舒将烟渺渺。是处溪山今绿绕。却拈短棹问桃源,非故道。

人间杳。繁阴如雨无啼鸟。

相见欢 再晤西若

清代 陈世祥

轻轻飏起娇红。小春风。迎到栏杆侧畔、出帘栊。

敛眉语。携手步。意无穷。那时去也魂断、画堂中。

白苎 赠阶前老少年

清代 陈世祥

小屏中,觉布被,微凉淅淅。纸窗未启,早见晴光窥隙。

却原来、西风一夜吹空碧。花草悦新秋,总净叶柔枝欢适。

切切吟虫,吟而清而不激。有感慨之人,无语当阶立。

深惜。盈阶秋意,染绛匀黄,供人鉴赏,博个少年相识。

谁知道,已把壮时虚掷。如今老大,才和秋海棠,一般装饰。

只有霜深,那时枫叶,知他踪迹。多少闲愁,除酒难消得。

鹊桥仙 送别

清代 陈世祥

尊前云起,望中烟合,是处离愁如织。烟云明日又相逢,怎便把、人儿屡劈。

轻箫屡咽,好花频落,也为今朝珍惜。纵然沉醉不知离,酒醒后、如何过得。

如梦令 席上有赠

清代 陈世祥

听彻玉箫声里。字字雨云旖旎。醉眼艳层波,散作坐间霞绮。

倦矣。倦矣。好向人怀便倚。

昭君怨 春阴久寄姑孰

清代 陈世祥

烟雨萧萧寒重。待盼青山成梦。梦里是离愁。古扬州。

江水巫山云远。寸寸客怀如剪。莫要写新诗。晚来时。

眼儿媚 中秋

清代 陈世祥

露洗芙蓉弄晚红。和月到帘栊。去年此夜,今年此夜,一样秋中。

秦淮处处人如玉,箫管咽悲风。阿谁领略,曲阑双凭,小语初浓。

菩萨蛮 闺怨

清代 陈世祥

落花万片如堪数。和烟织就相思缕。甚处叫黄鹂。黄鹂却叫谁。

游丝无个事。只管随花住。归燕斗人愁。双双踏玉钩。

忆秦娥 其三 美人腰

清代 陈世祥

香罗幅。柳丝一尺围红玉。围红玉。泥人入抱,刚刚如束。

欠伸无力牵郎宿。欲扶不得娇难掬。娇难掬。回身笑睨,怕他明烛。

渔家傲 渔父

清代 陈世祥

未织晚烟纷似絮。涛牙嚼雪扁舟度。网得鱼儿茭叶覆。

呼阿妇。村中沽酒将钱去。

半醉归来船倚树。大江多少风波路。阿妇向前乂手诉。

君休误。风波除却何方住。

清平乐 次尤展成春闺韵

清代 陈世祥

嗔花怨草。怎得心情好。几日小姑猜着了。偏意诵郎诗稿。

愁来压梦难醒。背人偏要潜行。却被东风一吓,回廊敲动风筝。

陈世祥

陈世祥

 明末清初江南通州人,字善百,号散木。明学祯举人。入清官知县。有《楚云章句》、《半豹吟》、《园集》、《含影词》、《种瑶草》等。► 106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