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宿华阴东郭客舍忆阎防

宿华阴东郭客舍忆阎防

唐代 岑参

次舍山郭近,解鞍鸣钟时。主人炊新粒,行子充夜饥。
关月生首阳,照见华阴祠。苍茫秋山晦,萧瑟寒松悲。
久从园庐别,遂与朋知辞。旧壑兰杜晚,归轩今已迟。

诗人岑参的古诗

送怀州吴别驾

唐代 岑参

灞上柳枝黄,垆头酒正香。春流饮去马,暮雨湿行装。
驿路通函谷,州城接太行。覃怀人总喜,别驾得王祥。

送郭司马赴伊吾郡请示李明府(郭子是赵节度同好)

唐代 岑参

安西美少年,脱剑卸弓弦。不倚将军势,皆称司马贤。
秋山城北面,古治郡东边。江上舟中月,遥思李郭仙。

火山云歌送别

唐代 岑参

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
缭绕斜吞铁关树,氛氲半掩交河戍。
迢迢征路火山东,山上孤云随马去。

送二十二兄北游寻罗中

唐代 岑参

斗柄欲东指,吾兄方北游。无媒谒明主,失计干诸侯。
夜雪入穿履,朝霜凝敝裘。遥知客舍饮,醉里闻春鸠。

送郭仆射节制剑南

唐代 岑参

铁马擐红缨,幡旗出禁城。明王亲授钺,丞相欲专征。
玉馔天厨送,金杯御酒倾。剑门乘嶮过,阁道踏空行。
山鸟惊吹笛,江猿看洗兵。晓云随去阵,夜月逐行营。
南仲今时往,西戎计日平。将心感知己,万里寄悬旌。

江上春叹

唐代 岑参

腊月江上暖,南桥新柳枝。春风触处到,忆得故园时。
终日不如意,出门何所之。从人觅颜色,自笑弱男儿。

寄宇文判官

唐代 岑参

西行殊未已,东望何时还。
终日风与雪,连天沙复山。
二年领公事,两度过阳关。
相忆不可见,别来头已斑。

送张卿郎君赴硖石尉

唐代 岑参

卿家送爱子,愁见灞头春。草羡青袍色,花随黄绶新。
县西函谷路,城北大阳津。日暮征鞍去,东郊一片尘。

虢州南池候严中丞不至

唐代 岑参

池上日相待,知君殊未回。徒教柳叶长,漫使梨花开。
驷马去不见,双鱼空往来。思想不解说,孤负舟中杯。

登嘉州凌云寺作

唐代 岑参

寺出飞鸟外,青峰戴朱楼。
搏壁跻半空,喜得登上头。
殆知宇宙阔,下看三江流。
天晴见峨眉,如向波上浮。
迥旷烟景豁,阴森棕楠稠。
愿割区中缘,永从尘外游。
回风吹虎穴,片雨当龙湫。
僧房云蒙蒙,夏月寒飕飕。
回合俯近郭,寥落见行舟。
胜概无端倪,天宫可淹留。
一官讵足道,欲去令人愁。

送严诜擢第归蜀

唐代 岑参

巴江秋月新,阁道发征轮。战胜真才子,名高动世人。
工文能似舅,擢第去荣亲。十月天官待,应须早赴秦。

石上藤(得上字)

唐代 岑参

石上生孤藤,弱蔓依石长。不逢高枝引,未得凌空上。
何处堪托身,为君长万丈。

登古邺城

唐代 岑参

下马登邺城,城空复何见。
东风吹野火,暮入飞云殿。
城隅风对望陵台,漳水东流不复回。
武帝宫中人去尽,年年春色为谁来。

暮春虢州东亭送李司马归扶风别庐

唐代 岑参

柳亸莺娇花复殷,红亭绿酒送君还。到来函谷愁中月,
归去磻谿梦里山。帘前春色应须惜,世上浮名好是闲。
西望乡关肠欲断,对君衫袖泪痕斑。

六月三十日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得潭字)

唐代 岑参

亭晚人将别,池凉酒未酣。关门劳夕梦,仙掌引归骖。
荷叶藏鱼艇,藤花罥客簪。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失路情无适,离怀思不堪。赖兹庭户里,别有小江潭。

送李卿,赋得孤岛石(得离字)

唐代 岑参

一片他山石,巉巉映小池。绿窠攒剥藓,尖硕坐鸬鹚。
水底看常倒,花边势欲欹。君心能不转,卿月岂相离。

陪群公龙冈寺泛舟(得盘字)

唐代 岑参

汉水天一色,寺楼波底看。钟鸣长空夕,月出孤舟寒。
映酒鸣山火,隔帘闻夜滩。紫鳞掣芳饵,红烛然金盘。
良友兴正惬,胜游情未阑。此中堪倒载,须尽主人欢。

山房春事二首

唐代 岑参

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
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闻崔十二

唐代 岑参

闻君寻野寺,便宿支公房。溪月冷深殿,江云拥回廊。

然灯松林静,煮茗柴门香。胜事不可接,相思幽兴长。

衙郡守还

唐代 岑参

世事何反覆,一身难可料。头白翻折腰,还家私自笑。
所嗟无产业,妻子嫌不调。五斗米留人,东谿忆垂钓。
岑参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385篇诗文

唐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