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疑冢

疑冢

清代 陈维英

阿瞒技俩惯瞒人,七十二坟无一真。人死猜疑心未死,兢兢无地可容身。

诗人陈维英的古诗

淡北八景 其五 坌岭吐雾

清代 陈维英

坌岭微茫八里间,连朝吐雾罩鸦鬟。此中定有深藏豹,未许分明见一斑。

次徐树人七十述原韵 其一

清代 陈维英

天护髯松不计年,杏花交荫五云边。道行也觉桴浮海,时急惟资楫济川。

鲁蜀浙闽碑众口,兵刑钱谷担双肩。年当致士民忧甚,乞勿遄归栗里田。

竹得林字 其二

清代 陈维英

不怕青霜白雪侵,千竿挺翠自成林。傍人只爱坚多节,但见君身未见心。

留髭自咏 其一

清代 陈维英

未岁生身本属羊,生髭羊岁恰相当。柔毛取义非无谓,主簿髯髭分外长。

淡北八景 其三 屯山积雪

清代 陈维英

丰年瑞雪积峰头,为兆磺溪岁有收。远望芙蓉无限白,教人错认玉山浮。

次徐树人七十述原韵 其五

清代 陈维英

群贤觞咏恍兰亭,自述诗应写御屏。来日喜看重燕杏,引年何必进豨苓。

汾阳福气天孙宿,扬郡祥占宰相星。开府府开莱丝戏,书香有后已衫青。

太古巢即事 其六

清代 陈维英

月临碧水倍生姿,山静水澄人醉时。明月也耽山水趣,既斜欲落故迟迟。

鄱阳湖

清代 陈维英

江右奇观五郡环,天教巨浸当难关。雁声含冷催涛起,龙气吹醒捲雨还。

一派白吞彭泽水,半痕青点大孤山。舟人色沮予无异,曾十回经沧海间。

一月十二日王蔼亭太守过访太古巢野人骇然观者如堵以为所未见也又 ...

清代 陈维英

山径向无车马行,今朝破例有驺鸣。锣声出树厖争吠,伞影穿林鸟乍惊。

未识长官环父老,不谙音语问先生。日斜客去村民散,仍闭柴门对短檠。

太古巢即事 其四

清代 陈维英

隔一重江佛国开,剑潭寺隐碧林隈。山僧日日通音问,故送钟声渡水来。

太古巢即事 其七

清代 陈维英

绝好山川不染尘,得诗点缀耸精神。山灵应共川灵说,多谢诗人为写真。

次徐树人七十述原韵 其二

清代 陈维英

和衷平贼檄交飞,宫保奇谋小保威。大树让功韬虎剑,泮林献捷盼鸾旂。

东山瓜苦天心转,南国棠甘地脉肥。况掌文衡衡赤崁,冰壶玉尺世间稀。

一品夫人 其一

清代 陈维英

父母虽生嫁即休,沈恩须向沈家酬。能知尽节便为孝,何事临行若死留。

太古巢即事 其三

清代 陈维英

留住香烟鄣石屏,小窗读史与温经。书声坠落空江去,舟子停桡侧耳听。

建醮偶感

清代 陈维英

祭鬼供神款客疲,富家难度况贫儿。衣裳典尽饥寒至,神鬼无闻客不知。

淡北八景 其六 芦洲泛月

清代 陈维英

棹歌渔唱泛蟾辉,两岸芦花水四围。此地风光真赤壁,满船载得月明皈。

六月大病几死呻吟稍间咏吟续之

清代 陈维英

自锻洪炉面上灰,鬼门关外足徘徊。老妻烂额祈菩萨,小子扶肩接秀才。

蚊厌血枯呼伴去,虱耽气腐挈家来。亲朋探问人如蚁,欲认何人眼倦开。

淡北八景 其七 峰寺滩音

清代 陈维英

潺湲十里响流湍,唤醒三更客梦阑。欹枕何人眠不得,轻舟疑傍子陵滩。

庚申1860下第后入内阁供职

清代 陈维英

五旬始得到京华,悔作多时井底蛙。薄命莫攀红杏朵,厚颜且对紫薇花。

身陪枢要貂毫润,手录纶音凤尾斜。入直玉堂严肃甚,隔墙便是帝王家。

陈维英

陈维英

陈维英(1811~1869),字硕芝,又字实之,号迂谷,清淡水厅人。咸丰九年(1859)举人。少时受业于庠生黄德辉、举人陈六山、拔贡郑用鉴及其长兄陈维藻。道光二十五年(1845)任福建闽县教谕;咸丰元年(1851),台湾道徐宗干举为孝廉方正;咸丰九年(1859)乡试中举,授内阁中书。回籍后掌教于仰山、学海两书院。同治元年(1862),戴万生起事,因助饷捐得四品头衔,并获赏戴花翎。晚年建读书之处于剑潭畔,名曰「太古巢」,著有《乡党质疑》、《偷闲录》、《太古巢联集》等。► 53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