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三月八日晚步溪上二绝

三月八日晚步溪上二绝

宋代 陈文蔚

绿杨芳草两边洲,不碍晴川日夜流。
我到忘机每终日,为谁飞去怪沙鸥。

诗人陈文蔚的古诗

庚戌春下鄱阳舟中诸作·过桃花台

宋代 陈文蔚

橹声终日听咿哑,碧浪红旌动彩霞。
独我船中无一事,安排诗句过桃花。

和周次公韵送郑恭叔城南并简次公

宋代 陈文蔚

春山曾记别匆匆,多少传言诗句中。
远目不穷天万里,几随西日送片鸿。

和余方叔题傅材甫筠欲韵

宋代 陈文蔚

一区投老将焉卜,扬雄草玄那可续,
何似山中种修竹,白驹皎皎人如玉。
山深九夏无炎溽,往来不着市廛足。
主人心地一泓渌,调高和寡阳春曲。
时闻樵歌起林麓,趺坐道人方闭目。
读书万里归妙瞩,等闲莫蹑巢由躅。
何妨春酒瓮头熟,便约幽人来卜贡。
伯夷清风千载肃,堪笑荒凉旧金谷。

十一日同诸友登南台二绝

宋代 陈文蔚

脚底云山叠叠低,面前一带绕清溪。
秋光总可供吟笔,写作登高第一题。

舟次兰溪和欧阳国瑞韵

宋代 陈文蔚

客子经行处,吴江万顷秋。
风烟晓浓淡,云树远稀稠。
缓去花相送,重来鸟劝留。
与郡无楚粤,一笑况同舟。

湛溪纳凉

宋代 陈文蔚

昌处皆炎热,澄江消客忧。
相邀读书罢,同作浴沂游。
自喜坐茂树,谁能唤小舟。
月华如有待,先在柳桃头。

贾元永寄诗有穷愁之叹和韵宽之

宋代 陈文蔚

我生抱孤贞,有似窗前竹。
却笑日用功,采绿不盈掬。
诗书负宿愿,发愤处幽独。
古人刮目处,论道不隔宿。
吾计决已久,不疑何待卜。
一书讯安否,双鱼勤往复。
丈夫气相许,云雨讵翻覆。
穷通付一醉,东邻酒方熟。

老人生旦

宋代 陈文蔚

人生富贵多繁华,每遇诞日张绮罗。
高堂宾从拥朱紫,金尊捧欢倾流霞。
青春未暮神仙醉,舞腰回雪皓齿歌。
难逢乐事买欢笑,千金不惜如泥沙。
贫家相去一何远,自叹居里非鸣珂。
平时只甘陋巷味,啜菽饮水之日多。
不知今朝是生旦,东邻旋问酒可赊。
烹鲜击肥非不愿,一室悬磬将如何。
阿爹从容呼儿语,我有至乐非由他。
立身亦足显父母,声名不必登高科。
颜色苟能奉新难,悦口不存旨与嘉。
满堂虽无金玉富,六籍诸子幸满家。
日率儿曹勤诵读,行慕颜闵心孔轲。
但得门庭无外事,竹林足以长婆娑。
子顺亲慈有馀乐,自然福至由家和。
篱边晚菊知人意,岁岁来荐黄金花。

庐乘杂咏·天池

宋代 陈文蔚

朝登天池峰,暮酌天池水。
一枕僧榻清,钟磬半空里。
平生此名乘,籍籍满吾耳。
乘兴作远游,杖策自不已。
行行到绝顶,尘世知隔几。
云烟出其下,渺视犹万里。
乘川与人物,往往尽蒙被。
始疑翻雪涛,混同一彭蠡。
顷刻开一罅,初见乘逦迤。
仿佛人世界,未可详目指。
乘中为予言,此地去天咫。
风雨晦冥候,与世殊不似。
霖潦方下作,乘头旋磨议。
云深此埋屋,乘下乃不尔。
历验予所言,其言亦非诡。
未必隔仙凡,高深实殊轨。
初夜现佛灯,数星林末起。
如萤复如炬,或明亦或上。
昔闻颇甚怪,今见乃如此。
寄语登乘人,仍须细穷理。

寄题列岫

宋代 陈文蔚

面面青山不记名,相知宜雨亦宜晴。
去来自在云千叠,高下无多屋数楹。
晨诵书弦俱乐事,春光秋月总诗情。
个中真乐谁能识,不问人间枯与荣。

国兴招饮后圃即席赋

宋代 陈文蔚

主人命酒嫌杯浅,狂客催诗恨句迟。
此放直须诗酒领,十分春色在花枝。

送周颜游章贡

宋代 陈文蔚

忆昔吾先师,慷慨歌远游。
超忽凌入荒,咫尺视九州。
东将征暘谷,挂衣扶桑头。
西不畏羊肠,而以摧其辀。
南辕有遐眺,直指百粤陬。
北驾何所之,亦欲穷燕幽。
堕地弧矢志,壮岁无不酬。
肯学鄙丈夫,拘剪守一丘。
今日因送子,歌此临清流。
江深不可极,负重万斛舟。
慨然动高兴,不作贾胡留。
发足真自此,行矣万里修。
倘或跨疲蹇,路长殊可忧。
愿言自努力,岁晚当遂谋。
江山有会意,寄书传置邮。

仓使亦为梅着句适与予意相合和其韵

宋代 陈文蔚

六花如觉厌春迟,桃未敷红柳朱垂。
只有红梅太孤寂,裁冰缀玉助清奇。

和徐子融见寄

宋代 陈文蔚

清时何故有遗才,酒胆如虹亦壮哉。
多谢论交比金石,自惭进德未涓埃。
政须尊酒风前共,莫作扁舟月下回。
风雪当门须有夜,要观四物一时来。

过赵清献墓居

宋代 陈文蔚

为读忠臣教子碑,欲行回首重依依。
纷纷车马门前过。知有几人琴鹤归。

和张元德奇昌甫末章见及之韵

宋代 陈文蔚

江南目断短长亭,会面无由见德星。
所及交情无皂白,且欣师训炳丹青。
君将偃室春鸣瑟,我但莱衣日过庭。
多谢新诗相勉进,敢忘圭复识中扃。

追赋台治诸景有怀仓使

宋代 陈文蔚

日日花光展翠游,芙蓉高树压城头。
招邀风月新添竹,管领湖山数上楼。
欲伴清琴庭舞鹤,不惊使节浦眠鸥。
花开红藕薰风细,恨不同撑柳外舟。

侍嘉言叔溪行和其韵

宋代 陈文蔚

山下江清水见沙,杖头沽醉酒旗家。
多情黄菊知人意,故放篱边三四花。

题傅岩叟悠然阁三章章八句

宋代 陈文蔚

悠然君之见,不与凡见同。
正似东篱下,山忽在眼中。
谁昔夜登阁,歌罢饮亦终。
恍若有真契,可知不可穷。

六月十七夜待月

宋代 陈文蔚

凝伫虚亭未惬心,清光隐隐隔疏林。
欲观玉鉴呈全体,独倚朱栏到夜深。
陈文蔚

陈文蔚

陈文蔚(约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饶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师事朱熹。尝举进士。庆元中,(1198)馆于朱熹家,课其诸孙。又讲读铅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书类编,有益治道,诏补迪功郎。学者称克斋先生。文蔚著有克斋集十七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232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