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寒食后一日赵国兴携具拉游清风峡登一览亭分韵赋诗以尘埃已逐双溪去为韵得已字

寒食后一日赵国兴携具拉游清风峡登一览亭分韵赋诗以尘埃已逐双溪去为韵得已字

宋代 陈文蔚

家家趁寒食,看花雒城里。孰知我辈人,屐去登山齿。

千峰据其高,一览无馀美。小溪山下来,青烟林末起。

俯瞰阛阓居,总在尘埃底。洒樽遽移下,诗兴良未已。

因念读书人,故事为重纪。

诗人陈文蔚的古诗

贺赵及卿黄定甫主宾联名登第

宋代 陈文蔚

人杰须知本地灵,鹅峰挺拔湛溪清。
新添九桂丛芳茂,帝发一枝花更荣。
文社只今传盛事,宦途从此展修程。
归耕愧我犹无地,仅有青山一笑迎。

晚步清晖不见主人题竹间

宋代 陈文蔚

饱食无馀事,逍的散步行。
清晖人不见,鸥鹭自相迎。

癸未二月廿五日访周道人西庵戏题

宋代 陈文蔚

道人邀我饭胡麻,半日清闲得远家。
多少欲来无路问,空於洞口觅桃花。

诸君用东坡玉堂观郭熙画诗韵题江山王君平远

宋代 陈文蔚

有客有客心地闲,楼外青林林外山。
风烟出没美无度,依约图画有无间。
眼随白鸟去边远,一声渔唱江村晚。
此时谁会倚栏心,云出不知何处巘。
岁寒松柏饱风霜,肯逐桃李争春阳。
安得共卧百尺楼,为挹江濑吞山光。
当年形过八砖日,坡仙想像频搔发。
无言细玩郭熙画,应思老去寻泉石。

新居六咏·半月池

宋代 陈文蔚

池东如月弦,池西如月弓。
池北千丈屏,倒影碧波中。

重阳侍老人饮

宋代 陈文蔚

九十慈亲鬓发播,今年菊早去年花。
一尊细说重阳事,似此清欢有几家。

舟行望龟峰

宋代 陈文蔚

面对灵龟最上峰,舟中活计不为穷。
半春台下桃花水,一霎岸边杨此风。
天巧此时穷险怪,渊泉终日悟流能。
一生堪笑渔翁拙,卧听潇潇雨打篷。

和正叔咏梅一绝

宋代 陈文蔚

儿童剪伐未须施,竹外横斜一两枝。
冷艳更开深雪里。此花应不冀人知。

穷冬积雪闵织妨妇

宋代 陈文蔚

长哦豳人诗,九月欲授衣。
方当流火辰,先已戒其期。
当春非不蚕,入夏非不丝。
一寸不上身,止为忧啼饥。
蚕毕起功绩,关心听鸣鵙。
岂不念人生,所急在衣食。
衣单寒不御,鹑结百千缕。
轻裘那得知,凄其良自苦。
穷冬岁将在,雪片大如掌。
怜他昨日织,安知今日纺。
娇痴贵安女,未始识机杼。
纨绮厌不华,缯帛何曾数。
贫富固有分,茫茫何足论。
感角此时心,宁不哀穷困。
冯谁歌七月,俾汝知时节。
塞墐聊补纫,轩栾围榾柮。

乙卯正月别子融

宋代 陈文蔚

相逢便欲作归谋,为子殷勤一日留。
山好不妨和雨看,水平重得绕湖游。
酒须更放微醺饮,诗亦无劳着意求。
别去不愁山水隔,兴来径理雪中舟。

和赵国兴访萧氏草堂

宋代 陈文蔚

四野山围面面屏,何人结屋趣方成。
好风吹过半湖碧,白鸟飞边一点明。
乘举半春携酒约,隔山遥夜读书声。
买邻为爱茅斋近,试倩诗人状此情。

徐子融以诗送余方叔吴介甫二书见示和韵以谢

宋代 陈文蔚

借得缄书卷又开,喜同千里故人来。
切嗟正为求真益,肯使鳞鸿泛往回。

行崧岭将半下瞰山中一人家似不与世者凝伫久

宋代 陈文蔚

几曲青山一亩宫,前村惟有小溪通。
鸡鸣鸟宿知昏旦,水碓无人自在舂。

赋决月

宋代 陈文蔚

每荐盘餐自觉清,尝於雨后撷其英。
未言服饵收奇效,翠叶黄花眼早明。

石井偶书中同来者

宋代 陈文蔚

为君半日留,得与诸贤集。
人生贵远游,何苦自维絷。
好鸟鸣更幽,远山青欲湿。
时有午边风,吹从木阴入。

和徐子融见寄

宋代 陈文蔚

清时何故有遗才,酒胆如虹亦壮哉。
多谢论交比金石,自惭进德未涓埃。
政须尊酒风前共,莫作扁舟月下回。
风雪当门须有夜,要观四物一时来。

寄题玉山周晦叔家似贤斋

宋代 陈文蔚

人心殊嗜好,黑白互相形。
农臭不自悟,荧荧飞青蝇。
一日对此君,炯然又眼明。
子猷虽借宅,绿阴仍满庭。
雅净两龚洁,高寒伯夷清。
可近不可狎,劲挺干青冥。
世人景先哲,绘画劳丹青。
想像不觌面,孔孟何由倾。
安知君子交,日日与相迎。
手种万苍玉,君家有典刑。
清风流至今,修好无渝盟。

武侯像

宋代 陈文蔚

堂堂千载人,遗像凛如生。
趋舍同一操,岂无当代英。
欲唤臣龙起,四海盲聋惊。
此意无今昨,未应归杳冥。

甲辰九月初访晦庵先生大安道中余正叔韵

宋代 陈文蔚

潇潇风露菊花秋,人在瓯闽第一州。
少日已尝怀壮志,今朝端不负清游。
陪君数日从容语,洗我平生散乱愁。
从此归来复何事,风涛虽险奈虚舟。

纵步过资福寺僧留饮出示净度文三教一理认经

宋代 陈文蔚

一编净度出玄文,因甜书窗醉酒尊。
儒释未须谈一二,且於花下立黄昏。
陈文蔚

陈文蔚

陈文蔚(约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饶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师事朱熹。尝举进士。庆元中,(1198)馆于朱熹家,课其诸孙。又讲读铅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书类编,有益治道,诏补迪功郎。学者称克斋先生。文蔚著有克斋集十七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232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