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得廷实报定山谢事归忆东白仲昭诸先生有作 其二

得廷实报定山谢事归忆东白仲昭诸先生有作 其二

明代 陈献章

当时不出意何如,得丧难逃真数书。更忆往年张学士,西山对面说河图。

诗人陈献章的古诗

得伦长官诗疑其果于游而未可以游次韵复之 其二

明代 陈献章

短檠细字写蝇头,衰老而今尚好游。何处与君谈半偈,玉台留作济人舟。

慈母石歌

明代 陈献章

岩石江头峻如壁,舟人指为慈母石。慈母名来不可闻,巉岩兀嵂秋江碧。

我闻慈母名,起我父母思。人有父母谁不思,我思父母徒伤悲。

忆昔生我童稚时,家贫逐日图生资。析薪与我代灯烛,鬻衣与我买诗书。

朝夕俾我苦勤学,戒我勿似庸常儿。况生我命苦多疾,父母提挈绵岁月。

一朝我病忽呻吟,父母咿哑面如漆。父母衣我兮宁自寒,父母食我兮宁自饥。

我今身为一命仕,薄俸堪将备甘旨。二亲已去掩荒丘,薄俸还将饱妻子。

几回举箸食腥膻,默默不知双泪涟。收泪还将酒杯奠,杯奠不到音容前。

慈母石,世罕有,汝在江头天地久。我思父母不能养,恨恨当同尔齐朽。

呜呼罔极恩难报,幸今赖有移忠孝。尚当竭力事吾君,庶可扬名酬二亲。

诗曰:谁化江边石,世传慈母名。神枯真可想,意得貌如生。

行路三回顾,题诗独见称。丹青在人目,千古共沾缨。

送薛廉宪江门 其二

明代 陈献章

无端声色谢盲聋,多少人心弊弊中。万里青天今日送,江门津口一帆风。

筑室

明代 陈献章

辛勤结吾庐,经始算一策。广狭更度量,卑高在平秩。

堂以备荐享,阁以邀风日。前榜贞节门,后治渭川室。

四垣谢粉饰,牡蛎高为骨。仰瞻势微峻,其间仅容膝。

前以储简编,犹堪敛袍笏。是年秋在仲,筮日欣得吉。

良友交助余,众工告易毕。把酒对梅花,浩歌新突兀。

题李子长画 其一

明代 陈献章

青山影里人家少,绿树阴中石径微。偶出洞门回首望,白云何处有柴扉。

次韵罗明仲先生见寄 其一

明代 陈献章

白头一枕小庐山,偶寄孤松十竹间。朝市山林俱有事,今人忙处古人閒。

候方伯刘东山先生至 其一

明代 陈献章

客从天柱得琅函,来试丹砂岭以南。有个道人眠不起,洞门深锁白龙庵。

邹吏目书至有作兼呈吴县尹 其一

明代 陈献章

倾盖投缄不自轻,人间造次几晨星。天涯放逐浑閒事,消得金刚一部经。

闻黄泽发解

明代 陈献章

笑领秋风第一花,文章谁敢谤飞沙。狂歌欲买花前醉,不怕无钱付酒家。

厓山杂诗 其二

明代 陈献章

北风半夜卷沧溟,杖屦船头候晓晴。满目寒云吹不散,一帆细雨湿汤瓶。

木犀 其五

明代 陈献章

名花得见太平年,击壤声高压管弦。化日熙熙春荡荡,华夷何处不同天。

经都会故居 其二

明代 陈献章

总角展书溪树根,风光不比洛阳园。碧桃尽属西王母,绿橘先分小弱孙。

和答王佥宪乐用 其二

明代 陈献章

静处春生动处春,一家春化万家春。公今料理春来处,便是乾坤造化人。

树穴兰 其二

明代 陈献章

大托千寻树,真堪托此生。春风卷骚怨,秋月照琴声。

南极峰连起,东溟水一横。所栖非近地,持赠若为情。

有怀故友张兼素 其三

明代 陈献章

万里长安看我病,夜阑两马出携灯。如今只有西涯在,宿草江边露满茔。

半江十咏为谢德明赋 其一

明代 陈献章

江湖城市气交吞,谁放兰舟系柳根。肯与渔翁通水界,白头破浪在江门。

寄题严州严先生祠壁

明代 陈献章

既上桐江台,复弄桐江钓。不食桐江鱼,不怕严光笑。

衣巾人笑侬,羊裘终未了。堂堂范公碑,千古称独妙。

田夜读 其二

明代 陈献章

扫突炊粳及早鸦,东皋时有未芸瓜。田家乐事如翁少,男恋诗书女恋麻。

卧游罗浮 其三 下黄龙

明代 陈献章

天风吹我笠,吹下黄龙顶。两手捉笠行,不知白日暝。

赤松见我笑,却立千丈影。童子问赤松,云深各不领。

容圭挽诗三首 其一

明代 陈献章

师友道久衰,穷乡无可者。是非真妄间,彼此不相假。

滔适一以偏,较然见趋舍。滔滔复滔滔,风俗日益下。

圭也何滔之,终身在陶冶。

陈献章

陈献章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64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